寶寶的哭鬧
哭鬧的學問
在出生後的6個月,寶寶的哭聲是他能發出的最為尋常和頻繁的聲音。
現在,你對寶寶的性格已經非常熟悉了:他有時候會心平氣和,想要安靜;有時候會有點難纏,要這要那;也可能某一天脾氣會很不好,隻想哭,讓你抱他。如果你了解他的脾氣,哄他還是相對容易的。隨著他吃奶次數的減少,每一覺睡得越來越長,他醒著的時間和各種各樣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多。
寶寶現在哭鬧的原因,和前3個月可能是相同的。因此,根據以往的經驗,你現在已經能很快地識別出寶寶的“爆發點”了,隻要盡快采取措施,就能避免寶寶哭鬧。寶寶和以前明顯的不同就是,他喜歡也希望和你之間的互動,也就是說,如果你不關注他,或者他得不到你的認可、不能加入你們的談話,就會抱怨。如果你拿走他喜歡的,但是不安全的東西,他就會排斥更多的東西,因為他還不知道危險。為了不至於讓寶寶有不良情緒,你應該趁他不注意的時候悄悄地拿走,他很快就會忘得一幹二淨。剛開始添加輔食也會讓他哭鬧,他的腸胃可能還不適應輔食;或者是餓了,想吃東西了;也有可能是因為不熟悉的氣味。
哭和睡眠的關係
有時候到了晚上該睡覺的時候,寶寶會有所抗拒。你可以哄哄他,直到他安靜下來為止。比如睡前給他講個故事,可能很快就能讓他進入夢鄉,這個習慣可以一直持續到童年。如果寶寶晚上起夜了,不用采取什麼措施,讓他自己安靜下來會比較好。實際上,很多寶寶到了3個月之後,晚上起夜哭鬧的次數就比以前明顯減少了。如果你想改掉他晚上起夜的壞習慣,短期內他會有抵觸情緒,哭個不停。
哭和寶寶的情緒的關係
哭是寶寶和外界交流的一種重要方式,如他會用某種語調的哭聲來表示自己很失落。但是,寶寶怎麼會覺得失落呢?當然會,比如當他拿不到想要的玩具或者覺得不舒服,而你又隻顧著煲電話粥不理他時,他就會有種失落感,隻能通過哭來讓你知道。隻要你掛上電話,把玩具遞給他,他馬上就不哭了,不用擔心這樣會慣壞寶寶,你要明白,哭是這個年齡段最自然的表達方式。
哭和家庭氛圍的關係
寶寶哭的聲調、時間長短和其他特征,也和當時所在場所的氛圍、你照顧得是否周到有關。當然,你很難對所有可能引起寶寶哭的細節都明察秋毫,因為你和寶寶並不是從同一個角度看問題。因此,有時你應該試著站在他的立場上看問題。如果你匆匆忙忙,心情煩亂或者對他顯得不夠熱心,他就會擔心、焦慮,覺得不被重視,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還有,大人在他麵前吵架或者保姆沒有照顧周到,也會讓他覺得很受傷。此外,還可能是和其他寶寶性格不合引起。
當你覺察出當時的氛圍有點不對勁,或者什麼事沒辦妥,可能惹寶寶哭時,趕緊陪寶寶一起待會兒,哄哄他,給他一點優質時間。如果你每天都能給他一段優質時間,他就會覺得你很在乎他,很關心他,從而有種安全感。如果你覺得目前的照看方式不適合他,可以在下班後專門安排一點時間陪陪他,或者讓保姆把寶寶每天的活動都記錄下來。也可以趁寶寶不注意的時候,在旁邊觀察他的一舉一動。如果是因為保姆照顧不好常惹寶寶哭,可以考慮換一個保姆。
哭和關懷的關係
寶寶哭時,你的第一反應就是看看哪兒不對勁了,怎麼才能讓寶寶不哭。絕大多數情況下,你都能對寶寶的哭聲做出正確的反應。你的反應不僅能使他停止哭聲,同時,還是對寶寶的一種關懷:你的關懷以及和寶寶之間的互動,能維護他的自尊,讓他有種被需要的感覺;而且,你的擁抱和撫摸能刺激寶寶的皮膚,不僅使他身心愉悅,還能幫他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此外,還有你的鼓勵和愛,對他的心靈健康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說在前3個月你還覺得不能熟練照顧寶寶,那麼到4~6月時,你已經能應對自如了。對其他人來說,寶寶的哭聲可能很難捉摸,難以應付,但是作為寶寶的媽媽,你應該覺得這是寶寶和外界交流的一種最直接、自然的方式。如果你能明白他為什麼而哭,還能對寶寶的哭聲做出合適的反應,說明你倆心意相通,已經很有默契。如果他哭個不停,而你除了一味著急就不知道該怎麼應付,說明你還需要家人或醫生的幫助。
哭和生病的關係
如果寶寶的哭聲提示他身體出現問題,可以帶他去看醫生或者叫醫生過來看看。盡管疝氣痛在寶寶3個月以後就不常見了,但還是有可能發生的。其他可能引起寶寶哭的原因還包括長牙,長牙有時候會有斷斷續續的疼,也可能持續幾天的不舒服。如果寶寶不舒服了,要多關懷他,先暫時不要理會平時的規矩,他想睡覺或者想吃東西都要滿足他,讓他盡快康複。寶寶不舒服時會特別需要你的關懷,想要跟你一塊兒睡,一塊兒洗澡,坐同一張椅子,這些你都應該滿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