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4~6個月:愛笑的寶寶(3)(1 / 3)

出牙後要常給寶寶吃些較硬的食物,如餅幹、烤麵包片、蘋果片、水蘿卜片等,以鍛煉咀嚼肌,促進牙齒與頜骨的發育。1歲以後,寶寶的大牙(臼齒)長出後,應當經常吃些粗硬的食物,如蔬菜等,如果仍吃過細過軟的食物會使咀嚼肌得不到鍛煉,頜骨不能充分發育,但牙齒卻仍然生長,這就會導致牙齒擁擠,排列不齊或顏麵畸形。

發現乳牙有病要及時治療。乳牙因病而過早缺失,恒牙萌出後位置會受影響,使得恒牙裏出外進,造成咬合關係錯亂,可導致多種牙病的發生。

寶寶的飲食

牛奶

在這3個月裏,母乳或者配方奶,還是寶寶日常飲食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母乳和配方奶能提供充足的營養、比例合適的維生素、礦物質,而且吃奶時你和寶寶之間的身體接觸,讓寶寶有種被愛、被保護的感覺。母乳還能給他提供抗體以及一些其他必需的營養成分,迄今為止還是寶寶最為理想的食物。有些媽媽在第1個月的時候就不再讓寶寶吃母乳了,有些是第5個月的時候停止,還有一些更晚。如果你已經開始人工喂養了,要堅持用寶寶已經習慣了的配方奶。6個月之前,他的消化係統發育得還不完善,總是更換配方奶會讓他無法適應。

有規律地喂奶

在這幾個月裏,你希望寶寶能減少夜間吃奶的次數,如果能不用起夜吃奶那就最好不過了。寶寶的吃奶量、吃奶頻率和晚上的睡眠密切相關。如果從晚上8點到第二天淩晨6點或7點,你還需要給他喂1~2次奶,添加輔食之前的這個月,是讓他養成新的吃奶習慣的好機會。如果你能大致估計出寶寶什麼時間會餓,可以事先準備好輔食,寶寶在餓的時候添加輔食往往比較容易接受。

把從早上醒來到晚上吃完最後一頓奶,然後睡覺的這段時間看作是一天,在這一天裏讓寶寶有規律地進食。

一個有代表性的吃奶時間表可以是這樣的:6點或6點半吃“今天”的第一頓;9點吃“早餐”;“午餐”在12點或者1點;“午後點心”在3點或者4點;6點或者7點左右吃“晚餐”。每餐之間的平均間隔大約3個小時,也可以有上下波動。

隨著寶寶的活動比以前頻繁,餓得也更快,可以增加每頓的奶量,但是不要增加進餐次數。

如果寶寶每頓都吃得很好,一般就不會因餓而醒來。這種情況指母乳喂養每次吃光雙側乳房,人工喂養每次吃175毫升左右,就可以認為寶寶吃得不錯了,但是不同的寶寶,實際情況會有所不同。如果寶寶還是起夜吃奶,應該考慮其他原因。

開始添加輔食

寶寶從什麼時候開始添加輔食最好?目前比較一致的觀點認為,足月產的寶寶應該在16周以後添加輔食,但是如果是早產兒,還應該算入早產的時間。有些寶寶的斷奶時間更晚。寶寶要到6個月底的時候才能完全適應輔食。即使每次輔食的攝入量都不多,也沒關係,應該順其自然,他會慢慢適應的。

過早地給寶寶添加輔食可能引起疝氣痛,也可能導致便秘和腹瀉(腹瀉比較少見)。如果寶寶出現食物不耐受,很可能是過早添加輔食的緣故。每個寶寶都需要時間來適應輔食,免疫係統也才會逐漸完善。

第一次添加輔食

給寶寶斷奶,並不是說一天之內就讓他停止吃奶,和你一樣一日三餐。輔食不能取代母乳或者配方奶,而是要根據寶寶對輔食的反應酌量添加。如果某一天他對你的食物表現出很大的好奇心,甚至看到你吃,就想伸手抓,或者對著你的食物不停地咂嘴,就差不多該添加輔食了。第一次添加輔食要先添加清淡、口感好的食物:比如湯或者馬鈴薯泥,就要比肉湯和橄欖醬好得多。寶寶第一次吃輔食還需要你的幫助,可以讓他坐在你膝蓋上,用手喂。如果他先用舌頭細細地感覺食物的軟硬,然後再撅起小嘴兒咬下一小塊兒,仔細品嚐,就說明寶寶做得非常好。這是因為在把食物吃下去之前,他先動用自己的感官,對食物有大致的了解。輔食對他而言是一樣全新的東西,他還需要更多的時間慢慢適應。

寶寶品嚐之後,如果喜歡,就會要更多的食物,如果不喜歡,就會閉上小嘴,再也不想吃了。吃下一頓時,他可能又會對你的食物表現出興趣,也有可能到第二天或者第三天才會想品嚐第二次。最好在寶寶心情好的時候添加輔食,讓他自己慢慢吃。最重要的是有你在旁邊支持他,讓他學會開心地享用美食。要麵帶微笑,鼓勵他,表揚他,對他而言,這是一個全新的“探索”遊戲。

4~6月寶寶可以吃的食物

開始時,蔬菜和水果的品種要單一,不能太雜,之後再慢慢地增加種類,如把土豆和洋蔥或西芹、甘藍和胡蘿卜、山藥和花椰菜一起煮。你還可以把梨和蘋果泥,或者香蕉和獼猴桃混合在一起,也可以在給寶寶吃的飯泥中加入蔬菜或水果。可以嚐試很多種不同的組合,如梨和香蕉,沒準寶寶恰巧就喜歡這種口味。

要注意,無論怎麼吃,寶寶最好的營養都是從母乳或配方奶中獲得的,因此,添加輔食的同時一定要堅持喂奶。

可以嚐試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