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四(2 / 3)

雪堂之前後兮春草齊,雪堂之左右兮斜徑微。雪堂之上兮有碩人之頎頎,考盤於此兮芒鞋而葛衣。挹清泉兮,抱甕而忘其機;負頃筐兮,行歌而采薇。吾不知五十九年之非而今日之是,又不知五十九年之是而今日之非,吾不知天地之大也寒暑之變,悟昔日之臒而今日之肥。感子之言兮,始也抑吾之縱而鞭吾之口,終也釋吾之縛而脫吾之鞿。是堂之作也,吾非取雪之勢,而取雪之意;吾非逃世之事,而逃世之機。吾不知雪之為可觀賞,吾不知世之為可依違。性之便,意之適,不在於他,在於羣息已動,大明既升,吾方輾轉一觀曉隙之塵飛。子不棄兮,我其子歸!

客忻然而笑,唯然而出,蘇子隨之。客顧而頷之曰:「有若人哉!」

人物

堯舜之事

夫學者載籍極博,猶考信於六藝。《詩》、《書》雖闕,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堯將遜位,讓於虞舜,舜、禹之間,嶽牧鹹薦,乃試之於位,典職數十年,功用既興,然後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統,傳天下若斯之難也。而說者曰堯讓天下於許由,由不受,恥之,逃隱。及夏之時,有卞隨、務光者。此何以稱焉?東坡先生曰:士有以簞食豆羹見於色者。自吾觀之,亦不信也。

論漢高祖羹頡侯事

高祖微時,嚐避事,時時與賓客過其丘嫂食。嫂厭叔與客來,陽為羹盡轑釜,客以故去。已而視其釜中有羹,由是怨嫂。及立齊、代王,而伯子獨不侯。太上皇以為言,高祖曰:「非敢忘之也,為其母不長者。」封其子信為羹頡侯。高祖號為大度不記人過者,然不置轑釜之怨,(左蜀右犬)不畏太上皇緣此記分杯之語乎?

武帝踞廁見衛青

漢武帝無道,無足觀者,惟踞廁見衛青,不冠不見汲長孺,為可佳耳。若青奴才,雅宜舐痔,踞廁見之,正其宜也。

元帝詔與論語孝經小異

楚孝王囂疾,成帝詔雲:「夫子所痛,『蔑之,命矣夫』。」東平王不得於太後,元帝詔曰:「諸侯在位不驕,然後富貴離其身,而社稷可保。」皆與今《論語》、《孝經》小異。離,附離也,今作「不離於身」,疑為俗儒所增也。

跋李主詞

「三十餘年家國,數千裏地山河,幾曾慣幹戈?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惶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揮淚對宮娥。」後主既為樊若水所賣,舉國與人,故當慟哭於九廟之外,謝其民而後行,顧乃揮淚宮娥,聽教坊離曲!

真宗仁宗之信任

真宗時,或薦梅詢可用者,上曰:「李沆嚐言其非君子。」時沆之沒,蓋二十餘年矣。歐陽文忠公嚐問蘇子容曰:「宰相沒二十年,能使人主追信其言,以何道?」子容言:「(左蜀右犬)以無心,故爾。」軾因讚其語,且言:「陳執中俗吏耳,特以至公猶能取信主上,況如李公之才識,而濟之無心耶!」時元佑三年興龍節,賜宴尚書省,論此。是日,又見王鞏雲其父仲儀言:「陳執中罷相,仁宗問:『誰可代卿者?』執中舉吳育,上即召赴闕。會乾元節侍宴,偶醉坐睡,忽驚顧拊牀呼其從者。上愕然,即除西京留台。」以此觀之,執中雖俗吏,亦可賢也。育之不相,命矣夫!然晚節有心疾,亦難大用,仁宗非棄材之主也。

孔子誅少正卯

孔子為魯司寇七日而誅少正卯,或以為太速。此叟蓋自知其頭方命薄,必不久在相位,故汲汲及其未去發之。使更遲疑兩三日,已為少正卯所圖矣。

戲書顏回事

顏回簞食瓢飲,其為造物者費亦省矣,然且不免於夭折。使回更吃得兩簞食半瓢飲,當更不活得二十九歲。然造物者輒支盜蹠兩日祿料,足為回七十年糧矣,但恐回不要耳。

辨荀卿言青出於藍

荀卿雲:「青出於藍而青於藍,冰生於水而寒於水。」世之言弟子勝師者,輒以此為口實,此無異夢中語!青即藍也,冰即水也。釀米為酒,殺羊豕以為膳羞,曰「酒甘於米,膳羞美於羊」,雖兒童必笑之,而荀卿以是為辨,信其醉夢顛倒之言!以至論人之性,皆此類也。

顏蠋巧於安貧

顏蠋與齊王遊,食必太牢,出必乘車,妻子衣服麗都。蠋辭去,曰:「玉生於山,製則破焉,非不寶貴也,然而太璞不完。士生於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蠋願得歸,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娛。」嗟乎,戰國之士未有如魯連、顏蠋之賢者也,然而未聞道也。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是猶有意於肉於車也。晚食自美,安步自適,取其美與適足矣,何以當肉與車為哉!雖然,蠋可謂巧於居貧者也。未饑而食,雖八珍猶草木也;使草木如八珍,惟晚食為然。蠋固巧矣,然非我之久於貧,不能知蠋之巧也。

張儀欺楚商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