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裏那凡把下一步打算的提議交給大家討論,征求大家意見。艾爾通提出將船直接開到哇福灣,但船壞了,隻有到墨爾本才能修好。

巴加拉爾卻提出讓“鄧肯號”到墨爾本,然後組織一小隊人員橫貫澳大利亞,並提議讓海倫夫人和格蘭特小姐一道前行。

格裏那凡征得了海倫夫人的同意後,決定馬上去做準備,他們打算在第二天,12月22日出發。

這次橫貫澳洲的旅行會有什麼結果呢?既然哈利·格蘭特在澳洲大陸是一個無可辯駁的事實,那麼這次遠征的結果可能是有收獲的。

這次遠征必然會有更多找到格蘭特船長的機會。

“那麼,你呢,艾爾通?你肯跟我們一同去找‘不列顛尼亞號’的遇險船員嗎?”格裏那凡爵士問道。

艾爾通沒有立刻回答這問題。他遲疑了一會兒,說:

“好吧,爵士,我跟諸位一起去。如果我不能領著諸位找到格蘭特船長的蹤跡,至少也要把諸位領到船被撞壞的地點。”

這位“不列顛尼亞號”的水手贏得了“鄧肯號”乘客們的熱烈感謝,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向他不知作了多少親切的表示,大家歡天喜地地回了船。一切情況轉變,任何疑慮都沒有了。那些勇敢的尋訪者再也用不著在37度線上瞎轉了,毫無疑問,哈利·格蘭特是流落在澳洲大陸上。每個人心裏都充滿了那種懷疑後重獲信心的愉悅。

如果一切都順利的話,兩個月後“鄧肯號”就會把哈利·格蘭特送往蘇格蘭海岸登陸了。

約翰·孟格爾也把駕駛“鄧肯號”的重任交給了大副湯姆·奧斯丁,因為約翰·孟格爾對大副絕對信任。這樣,約翰也加入了橫貫澳洲的行列。

帕第·奧摩爾接受了格裏那凡請他供給橫貫澳洲的交通工具的請求,他為女客們準備了牛車。

這車子是那種20英尺長的大拖車,上麵一個大皮篷,底下4個板輪,輪子沒有廓,沒有鐵箍,僅僅是四塊圓木料。車頭上安著35英尺長的車轅,6頭牛成對地站在轅邊,用頭和頸子拉車,牛的頸子上拴軛,軛上又用鐵鍵鍵著一個項圈。這樣一個又窄又長又搖搖擺擺的大家夥,很容易滾出車道。要能掌握這樣一個大車,要用裝有鐵頭的牛鞭子趕牛,非有技巧不可。但是艾爾通已經在愛爾蘭人的農莊裏學習過,帕第又保證他是個趕車能手。因此,駕車的職務就歸了他。

車子沒有彈簧,坐在裏麵不舒服,大家也隻好將就點兒了,但約翰·孟格爾卻盡力把車內布置得好一點兒。他把車廂分成兩截,中間隔層木板。後截裝糧食、行李和司務長奧比先生的行裝,前截完全由旅客們乘坐。

孟格爾費盡了心思要在一塊狹小的空間裏把一切女客需要的東西搬進來,他居然成功了。海倫夫人和瑪麗小姐住進這個滾動的房子裏是不會留戀“鄧肯號”舒適的艙房的。

至於男賓,就比較簡單了。7匹壯馬給格裏那凡、巴加拉爾、羅伯爾·格蘭特、麥克那巴斯、約翰·孟格爾5個人和威爾遜、穆拉地兩名水手騎。奧比先生不愛騎馬,他很願意就坐在行李車廂裏。

一切安置妥當,格裏那凡出於禮節在“鄧肯號”盛情回請了帕第·奧摩爾一家。帕第·奧摩爾也對船上的家具什物以及裝飾大加讚賞,而艾爾通則不以為然,認為這種禮節簡直就是不必要的耗費。他從航行的角度對這艘遊船作了一番徹底的考察。他特別關心武器間、船頭上的大炮和這尊大炮的射程,並詳細詢問了遊船的噸位、馬力,對“鄧肯號”大加讚賞。當他詢問這些時,少校在一旁懷疑地看著他——這個突然出現的水手總讓他覺得有那麼點兒不對勁兒的地方。

不過,當艾爾通得知隻帶兩名水手同行,並勸格裏那凡多帶人手同行時,少校心裏的那點兒懷疑也就完全消除了。

最後,隨著艾爾通一聲特殊的高叫,這隊人馬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