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級醫療機構之間的溝通
同一等級的醫療機構之間因醫院規模、專業人員、硬件設施等構成基本相似,醫療服務水平也基本相近,一般能夠建立較為平等的溝通,相互之間在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礎上確保患者利益的最大化,盡量做到檢查、診斷、治療三認可,即互相認可患者在不同醫療機構所做的影像學、免疫學、電生理、血液生化等檢查結果,減少不必要的重複檢查;互相認可患者在不同醫療機構已經明確的診斷,不再做重複論證,盡量減輕患者的負擔;互相認可患者在不同醫療機構已經實施的治療方案,沒有充分依據不隨意更改,確保患者治療方案的完整性和治療的規範化。
同級醫療機構之間的溝通主要通過以下四種形式:
(1)通過查詢病案記錄、檢查報告、診療記載等形式,了解患者在其他醫療機構中的診療126 醫患溝通基礎 情況,分析既往疾病及診療情況與當前健康狀況的關係及影響。
(2)通過電話詢問、郵件寄發、電子信箱等方式,與患者既往就診的醫療機構及主診醫生聯係,借調檢查報告,了解患者既往的醫療經過及相關情況。
(3)通過申請會診或借助網絡平台進行因特網聯絡會診,相互交流患者信息、發表學術意見、討論醫療處理等。
(4)舉辦院際病案討論或學術活動,討論和分析病案信息及治療方案。
同級醫療機構之間缺乏溝通,診療結果互不認可,往往會造成不必要的重複檢查、治療方案隨意變更,會增加患者的心理和軀體痛苦以及經濟負擔,是導致醫患關係惡化、引發醫療糾紛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與上級醫療機構的溝通
對於一、二級醫療機構來說,上級醫療機構往往具有更大的規模,擁有專業水平更高的醫務人員、更為先進的醫療硬件設施。基層醫療單位的醫務人員通常把上級醫療機構視為自身醫療技術支持的後盾,對上級醫療機構的診療結果比較容易認可,經過上級醫療機構診療的患者在基層醫療單位繼續診療,往往能夠延續既定的診療方案。
與上級醫療機構之間的溝通主要通過以下四種形式:
(1)經過基層醫院初步醫療處理之後因醫療條件所限或者根據患者及其家屬的要求向上級醫療機構轉診之際,基層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一方麵詳細記載自己所掌握的患者信息、處理措施、病情演變過程及轉診的原因,以供上級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參考;另一方麵向患者及其家屬說明轉診的原因、建議轉診的上級醫療機構及相應科室,並在可能的情況下與上級醫療機構取得聯係。
(2)在基層醫療機構就診的患者需要尋求上級醫療機構的技術支持而申請會診之際,通常由臨床醫務人員向本單位提出申請,由基層醫療機構中的醫療業務部門與上級醫療機構取得聯係,確定會診及其他醫療技術支持的具體方式。
(3)因基層醫療機構醫務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提高的需要,委派人員赴上級醫療機構進修學習,或上級醫療機構派人來基層單位開展業務指導。通常由基層醫療機構根據醫療業務發展計劃進行安排,由醫療機構的科教部門具體實施。
(4)根據當地衛生發展規劃或醫療機構本身的發展需要,由醫院或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定期邀請上級醫療機構的相關專家對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質量進行評估,對醫院發展方案進行論證或建議。
(三)與下級醫療機構的溝通
二、三級醫療機構通常需要承擔來自基層醫療機構的轉診患者和對基層醫療機構進行醫療業務指導等工作,主動與基層醫療機構進行溝通既有利於從基層醫務人員中獲得第一手臨床資料,對來自基層醫院轉診的患者及時作出準確的判斷與處理,也有利於加強與基層醫務人員之間的聯係,促進醫務人員對基層醫療服務現狀的了解,還有利於鞏固和擴大醫療機構的服務區域,增強醫療機構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