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談的雙方往往都抱著同一個目的,那就是盡全力使談判結果對自己有利。不管這場交談的具體過程如何,這始終都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反駁,或是被反駁,都在所難免。在這場戰爭中,交談雙方狹路相逢,有勇有智者才是常勝者。
簡短、精準的話能讓對方感覺到你的氣勢要殺死一條蛇,並不需要將它打得遍體鱗傷。事實上,隻需要一下,打中蛇的致命弱點——七寸,它就一命嗚呼了。所以,切中要害、簡短精辟才是交談的要點。
難以捉摸的談判專家
在商務談判中,贏家往往並不是在談判過程中口若懸河的人,而是那些看起來非常“沉默”的人,他們往往一張嘴,就能點中問題的要害,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經驗豐富的談判高手在談判的時候都是“寡言少語”的。
談判專家在談判的過程中非常善於運用心理戰術,他們往往能用很簡短的幾句話,就讓對方感覺到他的氣勢。因為你說得越少,對方就越覺得你難以猜透,對於你下一步要說什麼,對方都是毫無頭緒,從而覺得你是一個“高深莫測”的人,仿佛你能洞察一切,任何事情都逃不過你的眼睛。
傑瑞是一家廣告公司聘請的談判專家,有多年談判經驗,和他打過交道的公司不計其數。這一次,聘請他的這家廣告公司要和一家手機廠商商談有關廣告費用等問題。在談判中,傑瑞發現手機廠商代表是一個口若懸河的人,當雙方有不同意見的時候,對方都采取激辯的方式,而且情緒很容易激動。而傑瑞在談判中都是用短短幾個字或者幾句話來回答手機廠商代表提出的問題,對於有的條件甚至不作出任何解釋,而是引導手機廠商代表按照他的思路來走,給對方一種難以捉摸的感覺。談判結束的時候,手機廠商代表說:“你們公司真是派出了一個出色的談判專家,他既讓我們抓不住頭緒,又用幾句話就說服了我們,太厲害了。”
6分鍾會談影響了他的一生
馬雲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企業家,他所創辦的阿裏巴巴是全球國際貿易領域最大、最活躍的網上市場和商人社區,被國內外媒體、矽穀和國外風險投資家譽為與雅虎、亞馬遜、易趣和美國在線比肩的五大互聯網商務流派代表之一。馬雲能取得這些成就,源於他所作出的一係列正確選擇,其中一個影響了他一生的決定,就是他和日本軟銀集團總裁孫正義的一次短短6分鍾會談。
在1999年12月,馬雲和孫正義見了第一次麵的20多天後,他和蔡崇信飛到日本東京,與孫正義正式展開談判。
馬雲在談判一開始就提出了三個條件:“一是希望孫正義本人親自做這個項目;二是希望用軟銀自己的資金;三是價格問題。”對於這三個問題,孫正義的回複是:“我們會投資,要占30%的股份。我從來不做任何公司的董事,就做你的顧問吧。我也可以將我的資金給你。至於價格,我們現在就開始商量。”
經過一番商議之後,最終,孫正義同意了馬雲的條件,軟銀投資阿裏巴巴2000萬美元,阿裏巴巴管理團隊仍然絕對控股。關於這次風險投資的談判結果,蔡崇信說:“這是他(孫正義)投資經曆中讓步最多的一次”。
馬雲在這次和孫正義的談話中僅用了短短幾句話,就說服了孫正義投資阿裏巴巴。孫正義擁有遍及美國和歐洲的合資或獨資企業近千家,軟銀集團是日本前十大會社,馬雲成功讓這樣一個資本雄厚的對象開先河,作出極大讓步,原因就在於孫正義從馬雲短短幾句話裏,就知道馬雲注定是會成功的。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
時隔9年,當兩人再次聚首的時候,孫正義說:“我相信楊致遠,我很興奮,我發現了他,我從他的眼睛裏看到了熱情,看到了力量。所以雅虎剛剛創立時,我投了1億美元,幫助他更快取得成功,在世界範圍內取得成功。同樣,9年前我見到你的時候,你一無所有,中國的互聯網行業也僅僅是剛起步。但是你的雙眼冒光,閃爍著夢想和激情。我覺得你和楊致遠一樣瘋狂,所以我決定投資你的公司。你和我都是瘋子,不同的是,今天的你和當年的你一樣瘦,而我可能重了一點。”
請相信,隻要說出的話夠力量,你的短短幾句話,就能讓對方看到你身上散發出來的力量和氣勢。
簡短和精準並不是說你不具備談判口才,那些口若懸河、總是據理力爭的人也並不總是談判中的大贏家,很可能弄巧成拙。畢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浪費時間去聽那些長篇大論,有時候,用最簡短的幾句話表達出核心意思,反而更有說服力。
對待謠言,極力否認隻會使結果更差
這個世界上從不缺少產生謠言的溫床。謠言就像生命力旺盛的蝗蟲,你越是把它們當回事,越是想把它們一網打盡,它們就“泛濫”得越厲害。我們無法消滅謠言,但是我們完全有更好的辦法阻止它對我們造成不良影響。
用事實打敗謠言的公司
世上有一種東西,它比肆虐的蝗蟲、蟑螂更加讓人厭惡,卻又沒有特效藥可以去除,這種東西就是謠言。其實,謠言也是辦公室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天下誰人不造謠,又有哪個沒有為謠言所累?人們不管在有心還是無心的情況下,都做過謠言的製造者或傳播者,而且很可能也成為過謠言的受害者。對付謠言,有一點要切記,如果是針對自己的謠言,你越是去極力否認,越會在這個旋渦中越陷越深。
某公司開發了一個新產品,一經推出後,市場反應非常好,公司股價瘋長。突然有一天,又傳來了該公司新產品違規操作、侵權的消息。一時間,公司股價一路下跌。為此,公司召開了兩次記者招待會,又是拿出證據,又是下保證書,想要極力澄清這件事。但是大眾普遍認為該公司這是欲蓋彌彰,企圖蒙混過關,外界評論也是一片喊打喊殺。
就在這時,該公司突然沉寂了,消失於媒體和公眾麵前,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采訪。大家都說這家公司是認清了無法欺騙公眾,所以躲起來了,都在猜測這家公司還能堅持幾天。
一個月後,該公司突然宣布,成功收購另一大型企業,交易將在明天正式結束,請各大媒體共同見證。一時間,公眾嘩然,大家又開始一邊倒地說對於產品專利的懷疑純屬造謠。公司由此渡過難關,堅持到兩個月後專利局宣布調查結果——該公司新產品專利合法,無侵權行為發生。
原來,公司在遭遇謠言之初,並沒有意識到它的可怕,因為清楚自己的產品確實沒有侵權,所以以為開個新聞發布會解釋清楚就可以了。結果他們發現情況並不像想象的那麼簡單,謠言一旦形成,光是解釋是起不了什麼作用的。於是公司管理層果斷改變策略,提出收購計劃,並向專利局求助,利用專業權威機構來證明自己的清白。一試之下,果然奏效。
對付謠言的三原則
生活中,我們都有可能受到謠言的攻擊,不管是來自朋友,還是來自同事,我們都需要用正確的方法來對付謠言。當然,最好的辦法並不是極力否認,那樣隻會讓人覺得確有此事。
確實,遇到謠言,你越解釋,別人越以為你是在欲蓋彌彰。關鍵時刻,當事人極力去否認,想讓大家相信自己是“清白”的,卻隻會加深別人的懷疑,讓事情愈演愈烈,還會增加謠言的“精彩程度”。關鍵時刻,要用事實說話,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清白”。
麵對謠言,有三大原則。
第一,平穩自己的心態,如果一聽到不利於自己的謠言就暴跳如雷,在別人眼裏會被解讀成醜事被揭穿後的惱羞成怒。
第二,冷靜下來之後要積極尋找對策,不能不聞不問。
第三,對付謠言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用事實說話”,事實能打破一切謠言。
比如說當你和某位異性同事走得很近的時候,可能就會有傳言說你和這位同事在談戀愛,或者有不同尋常的關係。當你聽到別人對此議論紛紛的時候,不要急著向大家解釋、否認,可以先苦笑一下,然後說:“我這麼快就成名人啦,嗬嗬,誰給我傳的啊,幫我謝謝他啊,人家可心最近在幫我女朋友在網上開店,所以走得比較近而已,別陷害可心了啊。回頭我女朋友的店開不成,我可就要找你們啊。”比起和別人爭得麵紅耳赤,用幽默化解謠言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
所以,當你發現有關自己的謠言時,請記住下麵的話。先不要急於找到始作俑者,當然,也不可不管不顧,畢竟謠言的傳播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你對其置之不理,也許有人就會認為你是默認了謠言的真實性。如果你向所有人一一說明情況,甚至情緒激動,那麼不僅不會得到你想要的結果,反而會讓謠言帶來的影響越來越大。要想打破謠言,首先就要正確認識它,冷靜下來,想想如何讓謠言不攻自破。要記住,極力否認隻會讓結果更差。
說話要客氣,但肢體語言要表達出“憤怒”
作為禮儀人士,我們需要表現出我們溫文爾雅、平易近人的一麵,但有的時候,對方的行徑著實令人氣惱,客氣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唯有衝冠一怒,才是對對方最好的應答。
理性的“憤怒者”
麥克發現最近同事保羅經常有意或者無意諷刺他工作做得不好,或者是暗示他這個人喜歡溜須拍馬。這讓麥克非常憤怒,有幾次都想和保羅大吵一架,讓他給自己道歉。但轉念一想,兩人同在一個公司,發生正麵衝突畢竟不太好,還會影響自己在領導眼中的形象,因此不得不強壓怒火,盡量不和他一般見識。
這一次,公司讓麥克負責接待一位來自法國的經銷商。麥克非常認真地安排接待工作,贏得了這位法國經銷商的認可和稱讚,而保羅卻挖苦麥克說:“都知道你是經理眼中的大紅人,就算做得不好,也沒有人批評你,真羨慕啊,我是沒有這種溜須拍馬的能力。”當聽到這些話的時候,麥克強壓住心中的怒火,很客氣地對保羅說:“這都多虧了同事們和領導平時對我的幫助,我才能進步這麼快。我一直希望能夠為公司創造更多利益,既然機會來了,我自然不會放過。”保羅看到麥克說這些話的時候雙臂緊抱,而且眯著眼睛,眉毛上揚,因此知道自己激怒了他,就知趣地走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