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南山經(2)(2 / 3)

天虞山

原文

南次三經之首,曰天下虞之山,其下多水,不可以上。

譯文

南山第三大山脈,叫天虞山。山下到處是水,不好上去。

禱過山

原文

東五百裏,曰禱過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多象。有鳥焉其狀如而白首,三足、人麵,其名曰瞿如,其鳴自號也。泿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海。其中有虎蚊,其狀魚身而蛇尾,其音如鴛鴦,食者不腫,可以已痔。

譯文

往東行五百裏就是禱過山。山上有很多的黃金和主石。山下生長著很多凶猛的犀牛,還有很多象。山中生長有一種鳥,身形像魚鷹,但頭是白色的,腳長著三隻,臉像人。這種鳥名叫瞿如。之所以取這個名,是因為它的嗚叫聲是“瞿——如——”。山間有條溪流流出,名叫泿水,向南流去,最終流入南海。泿水中有種名叫虎蛟的動物,身形像魚,但長著似蛇的尾巴,嗚叫聲像鴛鴦叫。人若吃了它的肉,就可以不生癰疽病,而且還可以醫治痔瘡。

丹穴山

原文

又東五百裏,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渤海。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凰,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

譯文

再往東走五百裏,有座山叫丹穴山。山上多有金和玉。有條丹水向南流入渤海。山上有一種鳥,形狀像雞,身上花紋五色斑斕。這種鳥名叫鳳凰。頭部的花紋像“德”字,翅膀的花紋像“義”字,背部的花紋像“禮”字,胸部的花紋像“仁”字,腹部的花紋像“信”字。這種鳥啊,飲食自然界的精華,自歌自舞,無憂無慮。若有這種鳥出現,那天下就和平安寧了。

發爽山

原文

又東五百裏,曰發爽之山,無草木,多水,多白猿。汎出焉,而南流注於渤海。

譯文

再往東行五百裏,有座發爽山。山上寸草不生,這裏多水,多白猿。有條汎水從山裏流出,向南流入渤海。

旄山

原文

又東四百裏,至於旄山之尾。其南有穀,曰育遺,多怪鳥,凱風自是出。

譯文

再往東行四百裏,就到了旄(máo)山的盡頭。旄山的南麵有個山穀,人稱育遺。山穀裏有許多奇怪的鳥,柔和的南風從這山穀裏吹了出來。

非山

原文

又東四百裏,至於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無水,其下多蝮蟲。

譯文

再往東四百裏,就是非山的首段。山上有很多金玉,就是沒有水。山下有好多蝮蛇。

陽夾山

原文

又東五百裏,日陽夾之山,無草木,多水。

譯文

再往東五百裏,有座山叫陽夾山。山上沒有草木,卻很多水。

灌湘山

原文

又東五百裏,曰灌湘之山,上多木,無草;多怪鳥,無獸。

譯文

再往東行五百裏,有座灌湘山。山上有很多樹木,隻是沒有草。有許多奇奇怪怪的鳥,隻是沒有野獸。

雞山

原文

又東五百裏,曰雞山,其上多金,其下多丹雘。黑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海。其中有魚,其狀如鮒而彘毛,其音如豚,見則天下大旱。

譯文

再往東行五百裏有座雞山。山上有不少黃金,山下的石頭多為可製作成顏料的赤石風化物。有條黑水流出,向南流入南海。黑水中有種魚,名叫魚。這種魚的形狀像鯽魚,但長著一條像豬尾巴一樣的東西。它有時還能鳴叫,聲音像小豬叫聲。如果出現了這種魚,那天下就要出現嚴重的旱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