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次山
原文
又西三百裏,日大次之山,其陽多堊,其陰多碧,其獸多羊、羚羊。
譯文
再往西三百裏,有座山叫大次山。南坡有很多堊土,北坡有很多青綠色玉。山中的野獸主要有牛和羚羊。
薰吳山
原文
又西四百裏,曰薰吳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譯文
大次山再往西四百裏有座山,名叫薰吳山。山上長年不生長草木,但有很多金玉埋藏在這裏。
陽山
原文
又西四百裏,曰陽之山,其木多稷、枬、豫章,其獸多犀、兕、虎、犭勺、牛。
譯文
再往西四百裏有座山,名叫(zhǐ)陽山。這裏長的樹主要有水鬆、楠樹、樟樹。山上的野獸多半是犀牛、兕、虎、豹、牛。
眾獸山
原文
又西二百五十裏,曰眾獸之山,其上多琈之玉,其下多檀楮,多黃金,其獸多犀兕。
譯文
再往西二百五十裏有座眾獸山。山頂有很多得琈玉,山下長有很多檀香樹和構樹,山中有豐富的黃金。這裏的野獸主要是凶猛的犀牛和兕。
皇人山
原文
又西五百裏,曰皇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黃。皇水出焉西流注於赤水,其中多丹粟。
譯文
再往西五百裏有座皇人山。這座山的山頂蘊藏有豐富的金礦和玉石,山腳有很多青色的雄黃石。皇水從這山澗流出後再向西流入赤水。皇水中有很多細丹砂。
中皇山
原文
又西三百裏,曰中皇之山,其上多黃金,其下多蕙、棠。
譯文
再往西三百裏有座山,名叫中皇山。在這山頂上有很多黃金,山下長滿蕙草和棠樹。
西皇山
原文
又西三百五十裏,曰西皇之山,其陽多黃金,其陰多鐵,其獸多麋、鹿、牛。
譯文
再往西三百五十裏有座山叫西皇山。山南坡有很多黃金,山北有很多鐵礦。山上的野獸主要有麋鹿、鹿和牛乍牛。
萊山
原文
又西三百五十裏,曰萊山,其木多檀楮,其鳥多羅羅,是食人。
凡西次二經之首,自鈐山至於萊山,凡十七山,四千一百四十裏。其十神者,皆人麵而馬身。其七神皆人麵而牛身,四足而一臂,操杖以行,是為飛獸之神。其祠之,毛用少牢,白菅為席。其十輩神者,其祠之毛一雄雞,鈴而不糈:毛采。
譯文
再往西三百五十裏有座山萊山。山上生長的樹主要是檀香樹和構樹。山上還有很多羅羅鳥。這種鳥還會吃人。
縱觀西山第二列山係,從鈴山到萊山,總共十七座山,綿連四千一百四十裏。其中有十座山的山神都長著人的麵孔和馬的身形。另外七座山的山神,都長著人的麵孔和牛的身形,這七個山神都長著四隻腿,隻有一隻臂膀,行走時拄著拐杖。自稱“飛獸之神”。祭祀他們時,供品用豬和羊,擺設供品用的墊席用白茅草製成。祭這十個山神時,隻用一隻雜色公雞羽毛,禱告時也不用精米。
崇吾山
原文
西次三經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塚遂,南望之澤,西望帝之捕獸之丘,東望蟲焉淵。有木焉,員葉而白柎,赤華而黑理,其實如枳,食之宜子孫。有獸焉,其狀如禺而文臂,豹虎,而善投,名曰舉父。有鳥焉其狀如鳧,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飛,名曰蠻蠻,見則天下大水。
譯文
西山第三列山係的最東端的山,名叫崇吾山。這山位於黃河南岸,向北可以遠眺塚遂山,朝南可以遠眺澤,朝西可遠眺帝之捕獸丘,朝東可以遠眺蟲焉淵。山上生長有一種樹木,葉子是圓的,花萼是白色的,花朵是紅色的,木紋是黑色的,結的果實就像枳。人吃了這種果實,有利於繁衍子孫。這座山上生長有一種野獸,身形似禺,但臂膀上有花紋,尾巴似豹尾,擅長投擲,名叫舉父。山上有一種鳥,形狀似鳧,但隻長有一隻翅膀和一隻眼睛。這種鳥因隻有一隻翅膀而無法獨自飛翔,必定結對比翼齊飛。這種鳥叫蠻蠻,隻要它出現,天下便要洪水泛濫。
長沙山
原文
西北三百裏,曰長沙之山。泚水出焉,北流注於泑水,無草木,多青雄黃。
譯文
西北三百裏有座山,名叫長沙山。泚水從這座流出山澗後便向北流入泑水。山上不生寸草,地下有豐富的青色雄黃石。
不周山
原文
又西北三百七十裏,曰不周之山。北望諸之山,臨彼嶽崇之山,東望泑澤,河水所潛也,其原以渾渾泡泡。爰有嘉果,其實如桃,其葉如棗,黃華而赤柎,食之不勞。
譯文
長沙山往西北三百七十裏有座山,名叫不周山。在這山上,北望諸山緊連嶽崇山,向東可遠眺泑澤,泑澤是河水潛入地下流出而形成的,那從地下流出的水如噴泉湧出一樣。這座山上還有一種很好吃的果子,果實似桃,葉子似棗樹葉,花朵是黃色的,花萼是紅色的。吃了這果子可解除疲勞。
峚山
原文
又西北四百二十裏,曰峚山,其上多丹木,員葉而赤莖,黃華而赤實,其味如飴,食之不饑。丹水出焉,西流注於稷澤,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湯湯,黃帝是食是饗。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本五歲,五色乃清,五味乃馨。黃帝乃取峚山之玉榮。而投之鍾山之陽。瑾瑜之玉為良,堅粟精密,濁澤有而色。五色發作,以和柔剛。天地鬼神,是食是饗;君子服之,以禦不祥。自峚山至於鍾山,四百六十裏,其間盡澤也。是多奇鳥、怪獸、奇魚,皆異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