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西山經(2)(3 / 3)

再往西南四百裏,有座昆侖丘。據說這裏是天帝下界的都邑,由陸吾神管理。陸吾神身形似虎,但長著九條尾巴,麵孔似人,腳似虎爪。陸吾神主管天界九域以及天帝苑圃的時節。昆侖丘上有種獸,身形似羊但長有四隻角,名叫土螻(lóu),是吃人獸。昆侖上有種鳥,形似蜂,但比蜂大,如鴛鴦大小。這種鳥名叫欽原。它如螫一下鳥獸,鳥獸便會死去;螫一下樹木,樹木便會幹枯。還有一種鳥,名叫鶉鳥,也就是鳳凰。它主管天帝的服飾。昆侖丘還有一種樹木,形狀似棠樹,開著黃色的花,結著紅色的果實,果實味道甜似李子,但沒有果核。這種樹木名叫沙棠,可用它來抗洪水。它的果實吃了可使人不溺水。山上長有一種草,名叫草,形似山葵,味如山蔥,吃了可以消除煩惱。黃河發源於昆侖丘,流出後便向南流去,再向東彙入無達水。赤水也發源於昆侖丘,從昆侖山流出後便向東南流,入氾天水。洋河也發源於昆侖丘,從昆侖丘流出後便向南流入醜塗水。黑水也發源於這座昆侖丘山,從山澗流出後便向西流入大杅。昆侖丘上有很多奇鳥和怪獸。

樂遊山

原文

又西三百七十裏,曰樂遊之山。桃水出焉,西流注於稷澤,是多白玉,其中多魚,其狀如蛇而四足,是食魚。

譯文

再往西三百七十裏有座樂遊山。桃水發源於此,它流出山澗後便向西流入稷澤。桃水中有很多白色玉石,還有很多魚。這種魚形似蛇,長有四隻腳,可以吃。

蠃母山

原文

西水行四百裏,曰流沙,二百裏至於蠃母之山,神長乘司之,是天之九德也。其神狀如人而豹尾。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石而無水。

譯文

樂遊山再往西走四百裏水路和二百裏流沙,就到了蠃(luó)母山。這座山是由長乘神管理的地方。長乘神是天的九德之氣生成的。他形似人,但長著一條豹尾。山上有很多玉石,山下有很多青石頭,這裏沒有水。

玉山

原文

又西北三百五十裏,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發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有獸焉,其狀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見則其國大穰。有鳥焉,其狀如翟而赤,名曰勝遇,是食魚,其音如錄,見則其國大水。

譯文

再往西三百五十裏有座玉山。玉山是西王母的住處。西王母身形是人,豹尾、虎牙,不時發出長嘯,披散著頭發,佩帶著玉勝。她主管天下的災禍、五刑殘殺等事。玉山上有一種獸,身形似犬,豹皮花斑,頭長一對牛角。名叫狡。它的吼叫聲似狗叫。這種獸出現在哪裏,就預示著那個國家將豐收。玉山上有一種鳥,形狀似長尾雉,但周身鳥毛是紅色的。這種鳥名叫勝遇。勝遇以吃魚為生。它的嗚叫聲像鹿鳴。它出現在哪裏,那個國家將有嚴重洪水出現。

軒轅丘

原文

又西四百八十裏,曰軒轅之丘,無草木。洵水出焉,南流注於黑水其中多丹粟,多青雄黃。

譯文

玉山再往西四百八十裏有座山,名叫軒轅丘。山丘沒有寸草。洵(xuán)水從這山澗向南流入黑水。水中有很多丹砂和青色的雄黃石。

積石山

原文

又西三百裏,曰積石之山,其下有石門,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萬物無不有焉。

譯文

再往西三百裏有座積石山。山下有個石門,河水從這個石門裏冒出來後就向西流去。山上什麼都有,無法統計。

長留山

原文

又西二百裏,曰長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獸皆文尾,其鳥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實惟員神磈氏之宮。是神也,主司反景。

譯文

再西向二百裏有座長留山。神話中講的白帝少昊就住在這座山上。山上的野獸都長有五光十色的尾巴,鳥類都有五顏六色的腦袋。這裏還有很多帶有花紋的玉石。這座山實際上就是員神磈氏的宮殿。這個員神是主管日落時向東方反照晚霞之事的神。

章莪山

原文

又西二百八十裏,曰章莪之山,無草木,多瑤碧。所為甚怪。有獸焉,其狀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擊石,其名如猙。有鳥焉,其狀如鶴,一足,赤文青質而白喙,名曰畢文,其鳴自叫也,見則其邑有訁為火。

譯文

再往西二百八十裏有座山,名叫章莪(é許)山。山上沒有草木,卻有很多瑤玉、碧玉。還有許多奇怪的動物。有一種獸,身形像紅色的豹,卻長著五隻尾巴和一隻角,不時發出如敲擊石頭的叫聲。它的名字叫猙。山上還有一種鳥,形狀似鶴,卻隻有一隻腳,全身是青色的羽毛,嵌有紅色的花紋,嘴殼是白色的,它名叫畢文,它的叫聲好像是在叫自己的名字。這種鳥在哪裏出現,那裏就將發生奇怪的火災。

陰山

原文

又西三百裏,曰陰山。濁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於蕃澤,其中多文貝。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禦凶。

譯文

再往西三百裏有座陰山。濁浴水從這座山澗流出後便向南流入蕃澤。濁浴水中有許多顏色豔麗的貝類。山上有種獸,身形像野貓,但腦袋是白色的,名叫天狗。天狗的叫聲像榴榴。這種野獸可用來抵抗凶惡的敵人。

符惕山

原文

又西二百裏,曰符惕之山,其上多棕枬,下多金玉。神江疑居之是山也,多怪雨,風雲之所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