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極天櫃,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麵鳥身,名曰九鳳。又有神銜蛇銜操蛇,其狀虎首人身,四蹄長肘,名曰強良。
譯文
大荒中有座山,名叫北極天櫃山。海水向北注入這座山的山洞裏,這座山上有尊神,鳥身人臉,共長有九個腦袋,這就是九鳳。山上還有尊神,口中銜著蛇,手裏握著蛇,身形似人,腦袋似虎,長著四個蹄子,小手臂很長,名叫強良。
誇父追日
原文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誇父。後土生信,信生誇父。誇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穀。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應龍已殺蚩尤,又殺誇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
譯文
大荒中有座山,名叫成都載天山。山上有個人,兩耳垂各穿著一條黃蛇,兩手握著兩條黃蛇。他就是誇父。誇父是信的兒子,信是後土的兒子。誇父不自量力,想追隨太陽的影子,到禺穀逮住太陽。他太渴了,想喝水,結果將黃河水喝幹了也還不解渴。於是他又打算去大澤,可還沒到那裏他便渴死在成都載天山。還傳說當初應龍把蚩尤殺死後,便又殺死了誇父,然後便跑到南方住了下來。因為應龍是龍,所以從此南方便多雨水了。
無腸國
原文
又有無腸國,是任姓。無繼子,食魚。
譯文
成都載天山上還有個國家,名叫無腸國。無腸國人都姓任,沒有後嗣,以吃魚為生。
共工臣相繇
原文
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環,食於九土。其所鳥欠所尼,即為源澤,不辛乃苦,百獸莫能處。禹湮洪水,殺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穀;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為池,群帝因是以為台。在昆侖之北。
譯文
共工有個下臣名叫相繇,身形似蛇,長有九個腦袋,身子盤繞成一團。他以食九座神山的動植物為生。他所吐出的東西便成了一個大沼澤。這個沼澤味道腥臭無比,不是辣味就是苦味,沒有一種野獸敢生活在那裏。後來大禹為治理洪水,將相繇溺死。相繇死後所流出的血膏腥味難聞,血膏浸透著土地,使那裏無法再種植五穀。而且那裏因血水太多,也無法住人。後來禹將這裏的水築了三次堤壩,也塌了三次,最後終於圍成了一個大水池。眾帝因此在周圍做了自己的祭台。這些祭台都位於昆侖山脈的北邊。
嶽山尋竹
原文
有嶽之山。尋竹生焉。
譯文
那裏還有一座嶽山。生長著一種極長的竹,名叫尋竹。
不句山
原文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句,海水入焉。
譯文
大荒中還有座山,名叫不句山。海水向北注入這座山的山洞中。
黃帝女魃
原文
有係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射。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魃不得複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後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為田祖。魃時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決通溝瀆。
譯文
大荒中有座山,名叫係昆山。山上有共工祭台,因此善射的人都不敢向北射箭。山上有個人,身穿青色衣服,名叫黃帝女魃。當初蚩尤興兵攻打黃帝,黃帝令應龍攻打冀州之野。應龍打算蓄水。而蚩尤則請風伯、雨師,興風作雨,使應龍失計。為助應龍,黃帝派天女魃下凡,使風靜雨止,助應龍殺死蚩尤。但從此女魃沒有神力不能再回天界,便留在下界。女魃所住的地方從此再不下雨,給下界帶來災害。叔均將這件事告訴黃帝,於是黃帝將女魃遷徙至赤水北岸,而叔均從此成為主管田地的官。女魃常常逃離這個地方,到別處居住,但又給別處帶來旱災。她走到哪,那裏的人們就想趕她走,祈禱說:“女魃神啊,請回赤水北岸吧!”並且都先清除水道,挖通溝渠,便於讓女魃早早返回。
深目民國
原文
有人方食魚,名曰深目民之國,昐姓,食魚。
譯文
那裏有個人正在吃魚,是深目民國的人。這個國家人都姓昐(fěn音焚),以吃魚為生。
赤水女子獻
原文
有鍾山者。有女子衣青衣,名曰赤水女子獻。
譯文
鍾山那裏,有個女子身著青衣,人們叫她赤水女子,這位赤水女子叫獻。犬戎(赤獸戎宣王屍)
原文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順水入焉。有人名曰犬戎。黃帝生苗龍,苗龍,苗龍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為犬戎,肉食。有赤獸,馬狀無首,名曰戎宣王屍。
譯文
大荒中有座山,名叫融父山。這座山是順水的盡頭。山上有個人名叫犬戎,是黃帝的後人。黃帝生了苗龍,苗龍生了融吾,融吾生了弄明,弄明生了白犬。白犬兼具雄雌兩性。自相交配而生下了犬戎。犬戎主食是肉。這座山上還有一頭紅色的野獸,身形似馬,但沒長腦袋,名叫戎宣王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