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電視作為傳播媒介的發展(2 / 3)

(六)激光彩色立體電視

這標誌著電視在盡善盡美再現物質世界的能力上的巨大飛躍。激光電視是為實現更理想的大屏幕彩色電視的效果而對原來的電視進行根本變革,采用全新電視係統的一種電視。激光電視的顯像方法與一般電視完全不同。它不以電子束轟擊熒光屏來發光,因而不需要顯像管。它是將受電信號控製的激光束投射到普通的電視銀幕上,直接顯示出電視圖像,可以獲得更接近真實效果的立體彩色電視。

1982年3月,荷蘭菲力普公司和聯邦德國北部一家電視台聯合組織了一次45分鍾的立體電視試播。這是歐洲第一次立體電視播放。兩國幾千名觀眾看到了這次試播的節目。觀眾收看時,需戴一種特製的有色眼鏡,才能對圖像產生立體感,否則,屏幕上的圖像是模糊不清的。但觀眾所看到的電視節目是黑白的,原因是戴上這種眼鏡後,彩色隨之消失。1986年6月,在日本NHK放送技術研究所昭和61年公開展上,展方展示了利用激光錄像的35cm膠片節目製作新技術。利用這一新技術製作的電視節目,即使蠅頭般的極小圖像,也可在巨大的銀幕、屏幕上播映出巨大的圖像,而且毫不失真,清晰依舊。

(七)遙控全自動電視攝像機

1986年6月,在日本NHK放送技術研究所昭和61年公開展上,展方展出了一部遙控全自動電視攝像機。這部攝像機與一台小巧的平台車聯成一體。攝像機的推拉搖移、俯仰升降等拍攝動作全都可由一人在遠處操縱遙控器完成。

(八)電纜電視

也稱有線電視。在國外叫做CATV,是地方天線電視係統的縮寫。它是一種經由特設的強力天線,接收電視台發射出來的電波,再通過特設電纜輸送到每一家的電視機。其電視信號不容易受地形、建築物或其他電波等因素的幹擾,接收效果較好。

電纜電視出現在1949年。當時美國的電視廣播得到了發展,但在費城西麵的一個山村,電視機生意卻很蕭條,原因是受到阿巴拉契亞山的阻隔,來自費城的電視廣播的信號很糟糕。這個山村的電視機商就在山上架設大天線,然後鋪設同軸電纜把電視信號送到人們的家裏。這樣,電纜電視就問世了。電纜電視一出現,果然很快就因其種種優越性,吸引了不少用戶。1977年,美國已有3500個電纜係統為1050萬個家庭(占有電視家庭總數的15%)提供服務。這些係統收取的安裝費平均為15美元,每月另收6~9美元的服務費,每年估計收入7.75億美元。

近年來,一種新的通訊手段纖細光或光波通訊,又為有線電視提供了更加光明的前景。這種光導纖維係統可以使用一根頭發絲那樣細的玻璃纖維,通過光來傳送電視信號。盡管它比同軸電纜細很多,卻能承載更多的信息,而且信號損耗較少,成本更低。

(九)衛星電視

通過衛星收看新聞等電視節目,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最了不起的電視成就。衛星轉播電視的質量大大優於微波傳送。因為它隻需要一次轉播,並不像微波那樣需要幾站接力,這樣,中間環節少,電波信號自然損耗少,質量就高。一般情況下,要接收衛星上的電視節目,還需在當地建立衛星地麵站或架設拋物麵天線,將接收到的來自衛星上的信號變成音視頻信號,通過家用電視接收機播放。不過,要在一般電視機上直接收看衛星上的電視節目,則需加大衛星的發射功率或采用調頻方式傳播。

1962年7月10日,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成功地發射了“電星”,實現了美國和歐洲之間第一次實況圖像傳輸。這些圖像是一些舞台演出,每次傳輸隻是信號可以從運行著的衛星上發回來的那幾分鍾。1963年11月,美國無線電公司的衛星把肯尼迪總統被刺的圖像播送給23個國家。日本和美國間的第一次衛星電視轉播播送的就是這一新聞。為了達到連續播映的目的,美國又在1964年發射了一顆在完全同步的軌道(指衛星的軌道和速度能使衛星固定在地球上某一地方的正上空)上運行的衛星同步通訊衛星三號。

(十)彩色電視畫麵複印機

1988年10月,索尼總公司東京第二分部展廳展示了這一新設備。這種彩色電視畫麵複印機,可以僅用一分鍾,就將任一所需的電視畫麵複印成一張8寸左右的彩色照片,色彩鮮豔,圖像清晰。更妙的是,如果將其與攝像機配合,可進行任意背景選擇合成的“電視照相”。比如,如果想拍攝一幀以富士山為背景的照片,隻需調整好作為背景的富士山景片與被攝對象的位置,從電視屏幕上監看達到滿意的構圖和光線色彩,然後一按複製鍵,瞬間,一幀同電視屏幕上所見一模一樣的照片就“拍成”並送到手中。

(十一)數字攝像機

在電視節目製作中,以前一直存在一個使製作部門頗傷腦筋的問題,即錄像帶每經過一次複製,圖像及聲音的質量就會有一定程度的損失,尤其是圖像質量。但電視節目在製作過程中,又不得不經過多次複製。所以,往往拍攝得很好的一些圖像素材,經過一次又一次編輯製作,到播出時,已如“半老徐娘”,無端損失了不少青春的風采。0世紀90年代以來,數字技術被廣泛運用到電視產品的開發研究中,出現了數字攝錄、編輯、播放、傳輸等設備。數字攝像機可以很好地保證電視台播出節目的畫麵質量,並且使電視節目的畫麵清晰度較之前得到較為明顯的提高。

(十二)高清晰度電視

1986年6月,在日本NHK放送技術研究所昭和61年公開展上,展方展示了正在研製的1125線高清晰度電視。在形如遮幅電影銀幕的巨大電視銀幕上,所播映的圖像色彩鮮豔,異常清晰,具有十分強烈的色光表現力和感染力,就像寬銀幕電影一樣。高清晰度電視的問世,猶如黑白電視向彩色電視邁進一樣,標誌著電視技術質量的一場革命,被稱為“未來電視”。現在,高清晰度電視已經逐漸進入普通家庭,世界上的許多國家都紛紛進行了高清晰度電視節目的試播,並且製定了相應的模擬電視向數字化電視整體轉換的時間表。可以預見,不遠的將來,電視觀眾在家中可以看到非常清晰、色彩豔麗的電視節目,而且可以通過數字點播係統,選擇自己喜愛的電視節目,參加電視互動娛樂活動,查詢自己關心和需要的信息。

(十三)手機電視和移動電視

手機作為一種通訊工具發展到今天,已經突破單一的通話功能,成為一種可以提供音視頻服務的多媒體。特別是隨著3G手機的開通和普及,手機也可以被認為是一部掌上電視機。手機用戶可以通過電信運營商,在線觀看新聞和各種電視節目。現在一些網絡公司推出了所謂手機電影,就是在探索適合手機特點的電視節目。

移動電視的產生也得益於數字技術的普及。從一定意義上說,手機電視也是一種移動電視。但這裏所說的移動電視,是指目前安裝在大型的交通工具如公共汽車上的數字電視機。傳統的模擬電視信號容易受幹擾,移動電視設備根本無法接收,現代傳輸技術解決了這一難題,使得人們在移動的空間中也可觀看電視節目。

(十四)網絡電視(IP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