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電視作為傳播媒介的優勢(2 / 3)

我們討論電視媒體的綜合優勢,是要討論電視傳播手段對其他諸種傳播手段的綜合,以及電視媒體對其包羅萬象的傳播對象(即傳播內容)進行綜合的能力。

電視可以說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傳播工具。對於這個20世紀誕生的電子奇跡來說,將其功能僅限於記錄和傳播時間,或是對其他藝術起轉播器作用的時代早已過去了。電視本身也已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它具有自己獨特的藝術和傳播規律。作為電影和廣播之後的又一新的藝術形式,電視有著繼承和綜合其他藝術手段並吸取其豐富滋養的得天獨厚的優勢。

電視藝術是在人類諸種藝術手段趨於完備,藝術觀念臻於成熟的豐厚基礎上出現和完成的。因此,電視藝術是一種容量更大,視野更寬,起點更高,手段更新,觀眾更多,綜合性優勢更強的獨立藝術樣式。

電視媒體進入成熟期之後,翻新各種編播方式,開辟多種傳遞渠道,傳播豐富多樣的節目,強化了電視媒體傳播內容的綜合能力。從1980年起,美國各獨立私營電視台、公共教育電視台和有線電視網對三大商業電視網(NBC、CBS、ABC)形成了不可小覷的挑戰。他們對頻道做了專門劃分,有的專門播放音樂、舞蹈節目,有的專門播放電視係列片、電影,有的專門播放“肥皂劇”。另有一個被稱為“迪斯尼樂園頻道”,每天16個小時播送家庭和兒童片,其中不少是以迪斯尼樂園為背景的動畫片。這些分門別類的頻道,以五花八門的節目種類,別具風格的藝術形式吸引了不少電視觀眾。這正顯示了電視媒體多種經營方式、多種編播方式和多種傳送渠道以及多種節目內容構成的綜合優勢。

三、製作優勢

(一)電視傳播內容的極大豐富性和傳播方式的多元速成性

電視節目種類的多樣和節目性質、規模的多元化,要求製作手段包羅萬象,花樣翻新。美國《萬象》雜誌編輯布魯斯·阿帕說:“如果40年代為廣播時代,50年代為電視時代,60年代為彩色電視時代,70年代為高保真度的立體聲時代,那麼80年代肯定是視像時代的黎明。”所謂視像時代,是指利用電視屏幕收看各種各樣並非完全由電視台播出的電視節目。這意味著新的電視製作樣式的出現,如電視雜誌資料、盒式錄像帶、錄像唱片、電纜電視、家庭錄像一體化等等。除了多種傳送渠道外,電子新聞采集係統、纖維光波通訊、激光束等新製作手段的研究和廣泛利用,使電視製作優勢形成了又一個高潮。

(二)豐富多彩的美學追求與先進的電子視聽優勢相結合

當今的電視攝錄像器材不斷朝高清晰度、高保真度發展。綜合剪輯方式、數碼特技等電腦控製的合成手段,讓人眼花繚亂,歎為觀止。

(三)電視製作的高效率、高速度、短周期甚至同步完成的時間優勢

這使得電視節目的質量日益提高,也使得電視媒體在諸種藝術門類中極大限度地發揮了它本身所特有的視聽優勢。

四、視聽優勢

(一)電視集視聽之娛,占聲色之美,是現代視聽手段之集大成者

有關研究表明,人類的整個文化形態和生活正不知不覺地漸漸遠離文字,因為它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勁敵視覺和聽覺的媒體手段。這些媒體進入每個家庭,甚至深入臥室。以娛樂性而言,視聽媒體可以用來解釋文學(如小說的電視化或電影化),而文字很難用來解釋視聽藝術元素。電視作為電影之後的最新視聽綜合形式,自然具有與生俱來的優勢。

人們從視覺獲得的信息占84%,來自聽覺渠道的占11%;從記憶效果看,閱讀的信息能記住10%,聽到的信息能記住20%,目睹的信息能記住30%,邊看邊聽的信息能記住50%。由此不難看出,視聽兼備的電視媒介遠比單為聽覺的廣播媒介優越。應當指出,電視的視聽優勢首先來源於人類視覺和聽覺的綜合心理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