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血匕首(1)(3 / 3)

仧上人並沒有和老天對話,他隻是蹲下身子不知道在馬路旁邊尋找著什麼,在馬路旁邊的一棵樹旁又拽了一片樹葉。

仧上人回到車上,渾身已經濕透了。他身上滴答著水滴,弄了大奔車裏一車水。許環歎了口氣說:“這次副局長肯定會把我囫圇吃了。”

小宋說:“副局長可把這車當成親兒子,還是副科長麵子大,一般人估計還借不出來呢!”

仧上人似乎並沒有聽進許環和小宋的談話,隻是一手一片樹葉看個不停。過了一會兒,他問許環:“是怎麼發現凶案現場的?和你第一時間到現場的法醫是誰?”

六雨中,去別墅的路上

死了的人永遠不會再活過來,而活著的人隨時可能會死。每一分鍾都有很多人死去,卻沒有一個死去的人活了過來。

每一名立誌成為法醫的人,都得學會麵對死人,不管是死了很久的死人還是剛剛死了的死人。而成為法醫之後,他們就更深深地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這個世界上最不可怕的就是死人,而應該小心提防的是活著的人。

當仧上人問許環“是怎麼發現凶案現場的、和你第一時間到現場的法醫是誰”這些問題時,小宋搶先回答了問題,他說:“我是第一個到現場的法醫。”許環補充說:“小宋是我們科室裏除了老五最好的法醫了,別看年紀不大,見了屍體是一點不犯怵。我們是接到報案才去案發現場的,一個附近的村民忙完農活,去洗煤廠解手,解完手想隨便順點什麼東西,結果就發現了羅福一家人的屍體,把他嚇了個半死,據說現在好像還是神神叨叨的。”

仧上人沉思了一下,把手裏的兩片樹葉遞給小宋,問小宋:“你說這兩片樹葉最大的不同是什麼?”小宋拿著葉子看了一眼,又遞還給仧上人說:“都是楊樹葉子,挺相似的,最大的不同就是這個葉子的大小不同唄!”仧上人笑了笑說:“這個大葉子是大人,我問他話,回答的全是假話;而這個葉子還是小孩,說的話全是真話。”

許環和小宋隻有無奈地搖搖頭,仧上人繼續著他的高論:“大小不是這兩片葉子最大的區別,有區別的是它們的紋理。一棵樹上的葉子,任意摘下兩片來,它們的紋理幾乎是相同的。如果你從不同的樹上分別摘下兩片葉子,它們的紋理截然不同,相似率就好比人的指紋,很小很小。我最近在《刑偵學報》上發表過一篇討論指紋與性格的論文,裏麵就提到了樹葉的紋理,環子,你不會沒看過吧!”

許環說:“老仧,我可沒有那麼多時間研究你那些奇怪的理論,《刑偵學報》我們從來就不看的,隻是上級非要我們訂購,履行公事而已。”

仧上人正想炫耀發表論文的成就感,但是被許環當頭潑了一瓢冷水。仧上人還是不死心,轉移目標,對小宋說:“把你的手遞過來,我來從你的指紋分析你的性格。”

仧上人把兩片葉子放在左手,右手握住小宋的左手,認真地研究了起來。快要到羅福的豪華別墅了,外麵的雨下得更大。這時,小宋提醒許環說:“許科長,注意!前麵有個大坑!”許環沒有注意到前麵路麵有一個大坑,大奔車突然顛簸了一下,可能擦到了底座。

許環懊惱地叫了起來:“這次副局長該把我蒸著吃了!”突然,仧上人大叫道:“小宋,凶手就是你!”

七嫌疑人小宋

殺人的理由有很多種,而很多時候凶手殺人沒有理由。但是警察辦案,尋找凶手,一定要給凶手找一個殺人的理由,那就是所謂的殺人動機。找到了殺人動機,很多案件往往就被一步步的偵破。也有很多時候,警察先認定某人是殺人凶手,然後再尋找某人殺人的動機。不知道什麼理由,仧上人突然說法醫小宋是殺人凶手,就好像這暴雨一樣來得突然。

在瓢潑的雨中,仧上人突然說小宋是殺害羅福的凶手。小宋顯然是被嚇了一跳,當時就怔住了。

仧上人拿眼睛冷颼颼地看著小宋,仿佛要看穿小宋的每一個細胞。小宋緩了緩神,問道:“我怎麼可能是凶手?”許環也說了句話“:老仧,小宋可是我們科室的老實人,別瞎說!”仧上人問小宋:“外麵那麼大的雨,根本看不見路麵有坑。你怎麼知道這裏有坑?這裏路況一路很好,突然一個坑,隻有經常開車來這裏的人才會知道這個坑。況且這片地方除了羅福的別墅,應該沒有別的什麼建築了!這條路應該是羅福自己修的,關於這個坑的形成我不便猜測,很有可能是和羅福有點過節兒的人故意整的。”

小宋辯解道:“我是來過啊,我們上次來羅福的別墅調查,就被顛了一下,所以我記住了啊。”

仧上人突然轉移話題問道:“你們調查來過幾次,有沒有在關鍵部位取指紋?”

小宋見仧上人的矛頭轉向別處,鬆了口氣說:“就來過一次,在門把手、保險櫃、餐具、水杯、電燈開關上,都有套取指紋。遺憾的是沒有發現什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