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激情燃燒的歲月(3)(2 / 3)

馬雲說:好,那我就準備一下。

6點15分,馬雲正式走進了演播台。主持人對著鏡頭說:Welcome,現在是BBC總部全球直播!

(這裏要提及一點,根據BBC收視率統計,BBC總部全球直播的節目平均有3億觀眾在看。

也就是說,馬雲此刻將要成為全球3億人目光的焦點。)

還有更要命的呢。鏡頭剛開始切換到馬雲身上,主持人便開始狂轟濫炸地發問了:你是中國的公司,又在英國創辦分公司,你會成功嗎?你想當百萬富翁嗎?你認為你可以當百萬富翁嗎?你當得了百萬富翁嗎?

馬雲一下懵了:跟我準備的那5個問題一點兒關係沒有!

好在馬雲也是見過世麵、經曆過大風大浪的人,有恃無恐,盡管心裏有點緊張,臉上還是帶著微笑,總算把場麵應對下來了。

節目快結束時,馬雲對著鏡頭說了一句話:我會證明我們能活下去,而且會活得很不錯!

若幹年後,馬雲成了BBC的常客,不過是真正的“常客”,而不是被人家“常克”。

當然,馬雲“征戰世界杯”的故事還有很多。比如,他第一次去德國做演講時,阿裏巴巴的會員已經有4萬多,但1000人的會場裏麵愣是隻有3個聽眾。等到第二次再去德國,馬雲回憶說:“裏麵坐得滿滿的,還有從英國專門飛過來的會員。”

此後的阿裏巴巴,正如坐著火箭騰飛一般,聲音響徹整個世界:

2000年1月,中國互聯網絡大賽組織委員會將阿裏巴巴評為商務類優秀網站!

2000年6月,阿裏巴巴獲《互聯網周刊》授予的2000年度中國百家優秀網站!

2000年6月,美國權威財經雜誌《福布斯》將阿裏巴巴選為全球200家最佳B2B站點之一!

2000年11月,在《遠東經濟評論》雜誌全球最佳B2B網站的讀者評選中,阿裏巴巴榮列第一!

截至2000年12月15日,阿裏巴巴彙聚了來自202個國家和地區的46萬注冊商人會員,每天發布2500條商業供求信息,成為全球國際貿易領域內最大、最活躍的網上市場和商人社區。阿裏巴巴成為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的政府部門及民間機構向本地區企業推薦的國際商務站點!

就這樣,馬雲帶著他那個“芝麻開門”的夢想,帶著“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使命,從香港到歐洲大陸,從太平洋東岸到大西洋西岸,全球“布道”,成為“跑遍全球的營銷機器”。

世界大得令人無法想象,唯一可以與之媲美的就是人的夢想。

為夢想而走遍世界,你會發現成功其實就在眼前。

8.最大的對手就是自己

在競爭中敗下陣來,不是因為敵人太強,而是因為你太弱。

在馬雲看來,無論多麼殘酷的競爭,都會有勝利的機會。強者不隻是那些硬實力雄厚的對手,即使硬實力不占優,如果軟實力較好,因勢利導,依然可以不被對手打敗。

人是個複雜體,既有好的一麵,也有不好的一麵。並且人的優缺點始終處在競爭之中,隻要稍不留神,人的缺點占了上風,就會壞事。

競爭中更是這樣,你必須時時提防著自己,不能幹出傻事。

人最大的對手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最能證明這一點的就是對待榮譽的態度。麵對接踵而至的榮譽,馬雲顯得很冷靜:

“首先,榮譽是團隊帶來的,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其次,對於阿裏巴巴這麼年輕、還處於創業階段的公司來說,現在過多的榮譽是害處大於益處。本來我們可以悄悄發展,但現在評論多了,關注也多了。我真的挺怕,榮譽是毒品,讓你醉過去,飄飄然。”

在馬雲看來,最大的競爭價值,不是戰敗對手,而是發展自己。在他的理念裏隻有夢想達成的距離,發展規劃,根本沒有對手的影子。

他曾這樣說過:“我認為真正的競爭對手是自己,所以我們不去研究競爭對手。為此,我花了大量的口舌來說服我的高才層管理傷害了你,因為你把自己的強項都丟掉了。”

對於那些總在花時間找競爭對手的人,馬雲不屑一顧。他認為一心隻想打敗別人的人往往已經失去了自己應堅持的發展軌道。

“很多所謂阿裏巴巴的對手跑到杭州來說要打敗我,那跟學武之人說要打垮少林寺一樣狂妄,你見過有人拿著放大鏡在身上找癌症的嗎?傻子才會有時間找競爭對手,如果我去跟他弄,我不是crazy(瘋狂),是stuipid(愚蠢)!我知道還是會有人喜歡這樣做,OK,Have fun!”

馬雲不太在乎競爭者怎麼樣,而是把精力放在了提高自身上。

在外界看來,阿裏巴巴現在已經是一個很成功的企業了,但在馬雲的眼中,阿裏巴巴還需要不斷提高。不僅是市場總在不斷變化,還因為阿裏巴巴必須避免危機。

“阿裏巴巴有沒有危機?我覺得危機很大,要不我怎麼可能這5年來沒重過一斤肉,而且現在越來越瘦。我以前也在想公司大點可能老板就輕鬆了,我現在發覺越大越累,CEO天天想的就是危機在哪裏。我有時候在公司裏麵看到公司內部的危機,感冒你治也是7天,不治也是7天,但是找出了公司內部的問題確實是件好事,因為團隊需要融合,有些東西也許今天沒有用但是可能會成為癌症,作為CEO必須不斷關注癌症的癌變,這個很痛苦,你如果能夠真的找到癌症了,那你也是頂尖人物了,今天馬雲不是頂尖人物,但天天在關注。”由這段話中我們不難發現,企業發展需要危機感,尤其是自我危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