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愛迪生一如既往的執著於實驗研究,然而生活卻總是時不時地給他開個玩笑。1914年12月9日那天晚上,影片試驗室突然起火,火借風勢,還有各種化學藥品作為助燃劑,等愛迪生驅車趕到時,這裏已是一片火海。
這場火災的原因至今仍未清楚。
愛迪生指揮人們救火,不時從衣兜裏掏出小本子記點什麼。大家都覺得有點奇怪,以為這場突如其來的大火燃毀了愛迪生健康的神經--思維有點不正常。後來才知道,愛迪生正在寫著再建膠片車間的方案草圖。事實上,大火幾小時後撲滅時愛迪生的重建計劃藍圖已經完成,並立即在第二天上班時付諸實施。
愛迪生的樂觀風趣在這場大火麵前表現得更加突出。他一邊指揮消防隊員滅火,一邊在本子上記著重建計劃,嘴裏邊一個勁地喊:“喂,小家夥(對兒子的昵稱),快去喊你媽媽來,這麼大的焰火千載難逢,以後可沒這樣的機會看這麼大的火焰了。”誰也沒有想到,第二天愛迪生不但開始動工建造新車間,而且又開始他的另一項發明--消防隊員所使用的便攜式探照燈。因為在滅火過程中,愛迪生看到消防隊員在黑暗中難以舉步。
這場火災使愛迪生蒙受了重大損失,據說他的直接損失達300多萬元。不僅如此,他還損失了花在廠房和機器上的錢,尤其是他建造的一些機器還沒來得及被人們購買。米娜難過得幾乎要哭出來,傷心地說:“我們的心血就這麼完了!”愛迪生安慰她說:“沒關係,67歲並不是很老。從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將重新開始,我相信沒有一個人會老得不能重新開始工作的。”
第二天,愛迪生的實驗和研究又開始了,他全然像沒有經過這場災難似的,重整旗鼓,比以往更加勤奮,他又在有聲電影的研製道路上開始疾跑了。一場大火對於堅強不屈的愛迪生來說隻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插曲而已。
在無聲電影發展、完善的同時,發明家一直在試驗將聲音與圖像完美地合成一體。但是在實驗室中往往隻能做到放映時使用鋼琴、風琴,至多使用樂隊伴奏。1923年後,才有人試著利用蠟盤在電影膠卷上錄製音樂,但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直至1927年10月23日,華納兄弟電影公司才第一次拍攝成功了有聲響、對白、音樂和歌唱的有聲電影《爵士歌手》。
至此,電影第一次真的開口說話了。它宣布了無聲電影時代的結束,拉開了電影有聲時代的序幕。從此,人類又多了一片五光十色的奇妙世界。
電影的發明人雖不止愛迪生一人,但他卻真實地使電影走出了實驗室。雖然愛迪生為電影的興起和發展奠定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基礎,可晚年的愛迪生仍然謙虛地表示,對於電影的發展,他僅僅是在技術上出了點力,其他的都是別人的功勞。他留給電影界的至今仍有價值的遺產,是35毫米的標準規格和用以改進每幅影片畫麵的4個鏈輪齒孔的定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