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中期,由於工業各部門的發展,鋼鐵的需求量比以前大大增加。1860年,鐵的年產量尚不足100萬噸,然而到1900年就已經提高到1378.9萬噸。鋼的產量激增,在1874年和1882年間,由於采用了英國人柏塞麥的煉鋼法,煉製的鋼由19.1933萬噸躍至169.645萬噸,1870年美國鋼的產量遠不及英法兩國,但到了1890年,就超過這兩國了。當時紐約的尚普蘭湖區的主要鐵礦和賓夕法尼亞東部礦地的生產都不能滿足工業的需要。19世紀90年代初期,愛迪生就著手了一項他從未接觸過的龐大事業--低品礦精選工作。然而從這以後,愛迪生的運氣似乎開始減退了。
愛迪生在從事鐵礦精選之前曾經做了大量調查工作,他詳細地搜集了有關資料。後來,利用自己製造的一種特別靈敏的磁針,愛迪生和助手們在新澤西州北部的塞塞克斯郡發現了一座很有開發前途的鐵礦山。這裏是一片無人居住的森林,就在它的腳下,儲存了近2億多噸的低品位礦石。
買進礦山的愛迪生,不用其他礦山所用的選礦法,而采用大規模的新方法。在設計與建造的過程中,他認為應該盡量取消手工勞動,粉碎巨石最初應由機器完成,並在其他各道工序中使用傳送帶。在“愛迪生式選礦機”完成之前,他已試驗過近50種機械,經過不斷修改,到最後完成已經花費了將近3年的時間。當時除了蒸汽鏟、發動機、發電機以外,其餘的機器都是愛迪生親自設計製造的。
愛迪生同時還建造了一座獨立的礦粉加工廠,以每秒鍾一塊的速度生產礦粉磚。所有這些工作,愛迪生都是親臨現場指導,有時甚至不顧個人安危,他曾經兩次險遭不測。有一次,正當愛迪生站在機器旁進行試驗時,一隻墊圈斷了,彈簧把鐵棒“嗖”地彈到了天花板上,又從離愛迪生鼻子一寸的地方落在工作台上,穿透了兩英寸厚的木板。正像後來人們說的,“隻差一寸愛迪生的命就沒了!”還有一次,礦石不能順利地滾入垂直的幹燥器的開口中,上麵的石塊堆積成僅有一個能容兩個人出入的洞口。為了解裏麵究竟發生了什麼障礙,愛迪生便和助手一同爬了進去。這時忽然有塊14噸的礦石從上麵崩裂下來,把洞口一下子牢牢地塞住了。後來,工人們花費了好長時間才把愛迪生和他的助手從石洞裏救了出來。
愛迪生發明的選礦法,出產的鐵礦質量不僅比那種用舊式機械生產得好,而且售價也比過去低廉了許多。開始營業的第一天,鋼鐵公司就訂了1萬噸。他們每天產的礦沙可以裝75輛20噸的貨車。對此,愛迪生十分開心。愛迪生首先在鐵礦山的周圍建起了50棟房屋。接著,在紐約的各大報紙上刊載了招工廣告。不久,應征的人越來越多。這裏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市鎮,大家為它取名“愛迪生鎮”。
不久意外發生了,明尼蘇達州的蘇必利爾湖發現了很大的、成本較為低廉的露天采掘方式開發的鐵礦,不僅品位高,而且分布廣,這樣一來,鐵礦石的價格立即下跌,愛迪生的選礦廠不得不低價出售礦磚。然而虧本經營畢竟不是長久之計,辛苦經營8年的礦廠還是關閉了。這次的失敗使他蒙受了近400萬美元的財產損失,幾乎將他推入破產的深淵。但是堅強的愛迪生毅然從深淵中爬起來,像年輕人一樣,憑著熱情勇往直前,再度向發明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