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淡定是一種人生態度(3 / 3)

淡定的人懂得遠離刻薄和庸俗,明白什麼是愛,什麼不是愛,什麼屬於自己,什麼不屬於自己。而一時衝動也許會葬送自己一生,這並不是危言聳聽。某報寫了這樣一篇報道:

因QQ聊天引發口角,陳強參與鬥毆致人死亡,昨日他被依法刑拘。

在某網吧,李明和陳強兩人通過QQ聊天。因為瑣事,在淩晨3時左右,雙方聊天時發生爭執繼而對罵起來。這時,李明主動找到對方解釋,稱在QQ中罵人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同伴。恰巧此時,李明的同伴王濤博趕來“助威”,並與陳強發生了口角。氣憤難平的陳強叫來七八個朋友“幫忙”,與李明及同伴開始爭執。雙方又因話不投機,在網吧外發生混戰。事後陳強說,當時現場一片混亂,他和李明扭打在一起,但是身材稍顯單薄的他並不是李明的對手,被對方打破嘴唇並倒在地上。這時,氣急敗壞的他掏出隨身攜帶的彈簧刀,朝李明背部猛刺兩刀,趁其不備,又將刀刺向其胸部。事後警方確認,李明全身有6處刀傷。該縣公安局刑警大隊屍檢認定,李明係被銳器刺傷失血性休克死亡。

在看守所內,提起李明,陳強心中充滿了悔意,“我家在農村,條件不好,3個月前我還在東莞打工掙錢,本想過段時間再去的,誰知……”19歲的陳強後悔地說,他不認識李明,他們隻是網絡遊戲中的網友,他與李明更沒有矛盾。事發時,自己太衝動了,沒能控製住自己的情緒,現在感到很後悔。19歲,本該是個有很多夢想的年齡。然而,在鐵窗內,19歲的陳強悔恨不已,如果不是幾天前的那次“衝動”,他現在也是個懷揣夢想,努力打拚的青年。

我們在生活中也常常遇到這樣的事,無意中和別人爭執起來,頭腦一熱就忘了淡定是什麼,往往造成不可想象的後果。類似的事時常就會發生,我們總是能夠看到這樣的新聞,這些令人惋惜的血案也提醒我們自己要時刻保持淡定和冷靜。不要讓悲劇再次上演後才感到後悔,一切已經來不及了。

年輕人熱血沸騰,更容易衝動,因為我們在不斷地超越自我,追求我們所懷有的激情與夢想、抱負和信念。為此我們積極生活,想一股勁兒地超越自己和周圍的人,急於做出一些成績來,但是往往事與願違,當一大堆日常的工作撲麵而來的時候,自己就手足無措了,為了應付這些瑣碎的事,把自己搞得筋疲力盡,開始的理想和信念就不知不覺被拋到十萬八千裏以外了,當初的冷靜和淡定已經全然不見了,人變得容易衝動,可能時間是短暫的,有時甚至隻有區區幾秒鍾,但其造成的後果常常能夠讓人們後悔一輩子。

魯國有一個名叫公山不狃的人,原是魯國大夫季氏的家臣,後來造反,大旗一舉,公山“大王”也就有了對人才的渴望,他想到了孔子,孔子呢,還真動了心,準備前去投靠,但被忠勇耿直的子路給攔阻了。事後滿心抱負的孔子說:“隻要有人用我,我一定不讓他失望的。”不久後晉國的某位大夫,也弄了塊“二龍山”的地皮,扯起了反旗。當時孔子正在周遊列國的流亡途中,聽說這位大夫也想請自己出山,居然又動了心,結果再次被子路給阻攔了。這回孔夫子很有些急躁了,衝子路說道:他是反賊怕什麼?不是有種堅固的東西,怎麼磨也磨不碎嗎?不是有種潔白,怎麼染也染不黑嗎?

其實每個人的性格中都隱藏著衝動的一麵,就連聖人孔夫子都有忘乎所以的時候,要不是因為子路的提醒和阻攔,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後果。但並不是每個人在衝動的時候都能有人幫助攔阻的,所以我們要時刻學會提醒自己要“淡定”。

沒有人真的喜歡自己衝動,願意自己衝動,熱衷於自己衝動。但是現實總是事與願違,紛亂的生活讓我們忘記了如何淡定。我們可以把實現願望當做快樂,把未能實現當做動力,不斷提醒自己,激勵自己,要克服浮躁的思想,磨煉出最合理的性格,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命運。現在你是否處在頭腦發熱的時候,是否你已經忘記了讓自己冷靜下來,這時趕快提醒自己要淡定,因為生命是有限的,不要再讓自己把時間都浪費在悔恨上,隻要我們不忘每天提醒自己要有淡定的心,我們就一定能夠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人生。

擁有一顆平常心

在這個個性張揚的時代,在這個充滿誘惑的世界,各種各樣的占有欲和享受欲,都能把人撩撥得心慌意亂,按捺不住而躍躍欲試。各種欲望的滿足都能給人帶來幸福,可是生活似乎總是那麼冷酷無情,跟我們作對似的。我們心裏想的與實際中遇到的差距又是那麼大,特別是當一生中災難和打擊一個接著一個,簡直沒完沒了的時候,隨之而來的必然是痛苦和煩惱。當找不到工作,生活沒有著落,到處都是麻煩的時候;當太多太多無奈的現實和不堪回首的往事,壓得人喘不過氣來的時候,要想以從容的步履走好人生之路,至關重要的是保持一顆平常心。

什麼是平常心?平常心,是一種心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為環境的變化而喜憂;平常心,是一種境界,保持一顆平常心,意味著不驕不躁,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保持一顆平常心,意味著在現代緊張生活的壓力下,仍有心情去感受那份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的自在。

師父交代一個小沙彌去山下買一缽油,小沙彌小心翼翼地端著這缽油走上山,不論他如何謹慎,回到師父那兒時,這缽油已經隻剩半缽油,路上已經灑出不少油了。幾天後,師父又交代他去山下買一缽油回來。小沙彌這回更是小心翼翼,但是仍然灑出油來。這時候,有個老人就對小沙彌說:“你想要不讓油灑出來的最好方法,就是保持你平常的走路方式,平時你怎麼走路,捧油時你就怎麼走路,不必太緊張,這樣,油反而不會灑出來。”小沙彌就按照老人教的方法,果然能夠很平穩地把一缽油捧回給他的師父。師父問他這次的油為什麼沒有灑出來,當小沙彌告訴師父那個老人教導的方法後,老和尚就語重心長地說道:“這就是為師要教你的平常之心,這就是道。”

在社會急劇變革的今天,擁有一顆平常心顯得越來越重要。生活中並不能一帆風順,有成功,也有失敗;有開心,也有失落。如果我們把生活中的這些起起落落看得太重,那麼生活對於我們來說永遠都不會坦然,永遠都沒有歡笑。平常心應該是一種“常態”,是有一定修養後方可具有的,它屬於一種堅持終身的“處世哲學”。如孟子所說的:“仁是人的心,義是人的路。” 比如生意場上的競爭,輸贏乃是常事,甚至會遭逢逆境,這並不完全是經營方法的問題,也不一定是運氣的原因,有可能是我們心態出了問題,可能是我們缺少了一份成功生意人的淡定,如果我們沒用平常心去對待這種局麵,相信這樣的生活不會有陽光。

未來的生活是一個未知數,沒有人能夠知道自己的未來。生活中,常有許多人怨歎自己懷才不遇,生不逢時。需要指出的是,於時下這個人才競爭十分激烈的社會裏,社會的高速發展和各種人才短缺的矛盾明顯存在,真正有才幹的人終不致被長期埋沒。自以為懷才不遇,問題的症結或許在於孤芳自賞、夜郎自大。擁有一顆平常心的人往往是一個寬宏大量的人,當年諸葛孔明滿腹經綸,胸納天下之事,卻不求聞達於諸侯而躬耕隆中,草堂之上羽扇綸巾何其悠然!後遇劉備三顧茅廬才出山。舌戰群儒,火燒赤壁,智取蜀中,東聯孫吳,北抗曹魏,七擒孟獲,平定南方。他治下的蜀漢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可謂功績顯赫。試想當初若諸葛亮浮躁,自命不凡,迫不及待地亂投庸主以求聞達,或許現在史書上就難尋武侯的英名了。

禪偈語說:“岩鬆無心,風來而吟。”意思是說山岩上的鬆樹不是有意擺出一副姿態來顯示自己傲然獨立的品質的,它靜靜地挺立在山岩上,當山風吹來的時候,鬆樹枝葉呼應,才展現出自己的風采和風韻,風一停,它又恢複原來的自然姿態。這就是平常心的境界。人之一生能平靜地麵對一切,做到浮沉不亂,榮辱不驚,坦然接受社會對自己的評價,這是一種極高的生活境界;反之,好高騖遠地作不切實際的空想或者追名逐利隻能使人勞心傷神,疲憊不堪。保持一顆平常心,成功的機會將永遠伴隨自己。

有一位老人,在一個烏風陡暗、山雨欲來的傍晚經過一片墳地,看見一位大漢瑟縮在一棵大樹下虛汗淋漓。老人問他何以至此,驚恐萬分的大漢說不成句,隻是結結巴巴地說了一句“怪……怪……怪蛇”就癱軟下去了。老人一看,原來草叢裏有一條大蛇正在吞食一條與自己不相上下的大蛇。前者即將脹死,在艱難地搖動著尾巴;後者即將憋死,也在艱難地搖動著尾巴。問題是這裏是墳地,前不巴村,後不巴店,大漢在這陰森的環境裏突見此兩頭是尾的“怪蛇”,便驚慌失措,疑是死路一條了。老人向大漢說明實情後,大漢立即恢複常態,並拾起“怪蛇”帶回家去了。生活也是如此,我們可能遇見各種怪事,擁有一顆平常之心可以讓我們淡然麵對得失,也能讓我們戰勝未知的恐懼。

平常心是一把平衡心理的鑰匙,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我們需要平常心來感受真實,陶冶情操,體味平淡瑣碎中的縷縷深情;我們需要平常心來獨守寂寞,走過泥濘風雨,潛心播種與耕耘;我們同樣也需要平常心來撫平創傷,化解恩怨,梳理愁緒,擦淨心靈上的汙垢。平常心是人人都想擁有的,是一種美好的理想。可是,擁有它並不容易,保持就更難了。沒事的時候容易,有事的時候難;勸人的時候容易,勸己的時候難。特別是遇到了逆境時,能做到保持平常心,那就更難了。

也許,你天生有領導的命,但你沒有領導的運;那麼,無論如何也不會有大的出息;同樣,即使你有一個領導的命,也有一個當領導的運,但給你的環境不是一個能夠將領導力發揮的環境,那麼,你也是很難有大的發展前途的;要解決這些問題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許需要你用一生去探索,也許現在的你已經明曉了,明天可能就會變了,未來永遠是未知的,而我們麵對未知的態度才是探索人生的關鍵。

說服自己保持一顆平常心,這是你不至於跌入低穀的有力保證。如果總是好高騖遠,雖有可能成功,但讓你陷入深淵的概率卻非常大。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說到底,平常心不過是無為、無爭、不貪、知足的彙合。 麵對著這個紛繁複雜、充滿誘惑的世界,如何能時刻保持心理平衡、心態平穩、心境平和,我想隻要能充實頭腦,把握自我,珍惜現在,一個人短暫的一生也可看做一種瞬間的永恒。平衡點就在自己心中!

淡定地麵對未知生活

生命中或許有許多已知與未知,我們也許無法把握未來所有的一切,我們也許不能知道明天會遇到什麼人,不知道明天會有什麼機會?有位學者說得好:不能控製人生的長度,卻能控製人生的寬度;不能控製天氣的好壞,卻能控製自己的心情;不能選擇自己的容貌,卻能展示自己的笑容;不能改變他人,卻能改變自己;不能預知明天,卻能把握今天。唯有淡定地麵對未知的生活,我們才有了活下去的勇氣和動力。

生活在這喧鬧的城市中,每天都會發生不同的事。也許會有不同的驚喜,不要異想天開,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對於將來可以有目標,但不能抱著幻想!因為在我們麵前,將來還是一個未知數。也許,我們的每一步都走得很辛苦;也許,你放棄了待遇優厚的工作,卻發現讀書如此艱辛;也許,你試圖尋找一份好工作,卻四處碰壁;也許,你錯過一段無法忘懷的戀情;這些在未來都是可能發生的事,但是,此刻,你有如一個新生的嬰兒一樣淡定地看待明天,相信一切全在你腳下的每一步。

有兩位年近70歲的老太太,一位認為到了這個年紀可算是人生的盡頭,於是便開始料理後事;另一位卻認為一個人能做什麼事不在於年齡的大小,而在於怎麼個想法。於是,她在70歲高齡之際開始學習登山,其中幾座還是世界著名的山峰。就在最近還以95歲高齡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了攀登此山年齡最高的紀錄。她就是著名的老太太胡達·克魯斯。

70歲開始學習登山,這乃是一大奇跡。但奇跡是人創造出來的。一個人如果以積極的思維和淡定的態度去麵對明天、接受挑戰的話,不論未來怎樣,至少此刻他是充實和快樂的。其實如何看待人生、把握人生,由我們自己決定。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和最豐富的經驗可以支配、控製自己的人生,掌握未來。

許多人都會在想,等我老的時候,我會不會很懼怕死亡?我會怎麼樣死掉?死了還有感覺嗎?會去哪?我們刻意回避的往往都是必須發生的。因為麵對生活,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客體,淡定的心讓我們沒有理由好高騖遠地去渴望海市蜃樓的美景,沒有理由用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霸氣去開掘莫須有的寶藏,徒勞地追逐不存在的東西,到頭來隻能是頭破血流的空歎。但是淡定地麵對明天,腳踏實地地耕耘,兢兢業業地在自己的生存空間中放飛自己的智慧和靈感,也許得到的就是自己所要追求的。就像胡達·克魯斯一樣永遠對未來充滿希望。

蝴蝶在變出一雙美麗的翅膀時毋庸置疑地需要捅破外麵的繭子。但是捅破繭子後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對蝴蝶來說也是個未知數。有一天,那蛹破了一個小口,一個觀察者仔細地看胖胖的蝴蝶寶寶費力地掙紮著,想要破繭而出,小生命折騰了幾個小時,還沒有出來。於是他就拿了一個小剪刀,給蝴蝶繭打開了一個通道。小蝴蝶毫不費力地出來了。然而,蝴蝶沒有展翅而飛,隻是哆哆嗦嗦地蠕動,直至死亡。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這隻蝴蝶天生就有殘疾嗎,其實不是,蝴蝶在破繭而出的時候,從狹小的縫隙中使勁兒地鑽是為了擠出身上的水分,身體會變得輕盈,這樣,就會展翅而飛。這是它們迎接未來生活的方式,雖然困難,但是這是唯一的生路。不能因為生活中的各種不幸而拒絕未來的生活,我們更需要淡定地麵對。

生活永遠是個未知數,你不知道什麼在等著你,也不知道你的一生會怎樣,即使你為自己規劃了一個很完美的一生,但是中間還是會被篡改,因為你遇到了不同的人,給了你不同的影響,不同的感觸,人生的意義或許就在於用心去感受,擁有一顆淡定和知足的心,未來的人生就會很幸福。

隻有淡定地麵對未知生活,一切才皆有可能。我們應該以樂天派去迎接屬於自己的那份挑戰。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要有梅花香自苦寒來的信心,淡定的人,不在乎太多的身外之物,而是執著於自己腳下的路。擁有一顆平靜如水的心,擁有淡定的生活態度,不失為人生的另一種幸福。

生活是個未知數,麵對屬於自己的空間,我們要淡定自若,大智若愚,你會拋開更多的煩惱和憂愁,相信生活會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陽光總在風雨後,經曆風雨的洗禮後,人生才會綻放美麗的花朵。要坦然地麵對未知的將來,有時並不容易。我們應該生活在現實的希望中,而不能生活在對未來的幻想中,不能讓未來複未來,不能讓可望而不可即的做法成為一種習慣性的循環和固定的生活方式。人生好比博客,塗來塗去,聽別人喝彩。人生猶如賭場,贏的人不少,滿足的人少,所以輸的人多。人生仿佛電影,不論觀眾多少,不論演技如何,我們都要好好地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