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生了一段很奇怪的小插曲。距襄陽七百餘裏的地方有個小城,石城,其太守經常犯邊,羊枯很生氣,然後莫名其妙的製服了對方,使後者直接放棄石城!守卒沒沒仗可打,便集體轉行做了農民,硬是開墾出八百多頃田地。
《晉書》記載:“吳石城太守距襄陽七百餘裏,每為邊害,枯患之,竟以詭計,令吳罷守…”羊枯到底用了什麼“詭計”,史書沒記載,我們也不得而知。
可羊枯為何不對建業略施“詭計”呢?(笑笑)
6亢到底沒乃父之才,時間一長,逐漸鬆懈下來。直到一封信送入6亢帥帳:
“吾軍將明ri攻城,約定擂鼓三通為號,望君提前做好準備!”
“雕蟲小技!”6亢把信揉作一團,隨手扔進大帳zhong
yang熊熊燃燒的炭盆裏,然後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爬上了城牆。
第二天,晉軍的行軍策略果如信上所言,吳軍失利,險要之處亦不見晉伏兵。
6亢大駭。
之後生的兩件事,使6亢徹底放下了jing惕之心。
吳將陳尚,潘景攻晉,未果,被殺。羊枯盛讚二將氣節並厚斂,其子弟前來迎喪,羊枯以禮相待,歸之。
吳將鄧香劫掠夏口,被擒,羊枯寬宥之,香感其恩德,遣眾歸降。
夏秋吳地多瘴氣,6亢不幸染疾,羊枯送來草藥,6亢想都沒想便吃了下去。6亢病好後,讓人給羊枯送去了一封感謝信,順便捎上幾壇美酒。
邊境線上奇怪的一幕就此生了,有點類似二戰時期英法對德宣而不戰的景象,晉軍烤肉串,順便吆喝對麵的吳軍兄弟來兩塊;吳軍盔甲壞了,找晉軍的鐵匠補補.。吳地多名勝,想必晉軍組個團來個吳地七ri遊也是可以的,運氣好的,說不定還能帶回一吳地美女做老婆。
多麼美好啊!
因為戰爭過,所以明白和平的可貴;因為經曆過和平,所以了解戰爭的可怕。國與國之間的互相攻訐殺伐,不就是為了得到和平的局麵嗎?
可現在就是和平。
司馬炎和孫皓真的應該來前線看看,吃上一塊烤肉,幹一杯美酒,不勝過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嗎?
事情做到這個份上,傻子都能猜出羊枯的真正意圖,糖衣炮彈往往是最具殺傷力的。
不過後人有理由相信,6亢寧願冒著通敵的危險來享受這暫時的安寧——即便他猜出了羊枯的用心不良。
古書中有個成語“文人相輕”說的是文人之間互相輕視;但還有“英雄惜英雄”的說法,武將沒有那麼多的心機。手下的將士不再流血犧牲便是他們最大的心願。
但這種用信義鑄就的和平並沒有維持多久。
因為羊枯病了,需要返回洛陽治病,畢竟國都的醫療條件會高些。
不過他回來的很不是時候。當他乘車到達洛陽城門時,他看到了一副場麵,長長的送殯隊伍從內宮一直延續到城門,靈車上立著一塊大大的牌位,白底黑字,令他看得分外真切。
“章獻太後之靈位”
羊枯於不久前得到了姐姐去世的消息,隻是那時正領兵在外,無暇東歸。姐弟倆終究沒能見上最後一麵。而現在姐姐,這個世上最親的人竟要永永遠遠地離他而去!
此情此景,讓人情何以堪!
一番慟哭之後,羊枯病逝加重(哀慟至篤)。以致武帝召見時,不得已乘輦入殿。
掙紮著陳述完伐吳之策,羊枯長出一口氣。他隻能為大晉盡忠到此了!
而司馬炎還想讓羊枯臥榻指揮軍隊!在反映出武帝對他信任的同時也暴露出統治階層的貪得無厭:生是大晉人,死是大晉魂。
羊枯接下來的回答可謂蕩氣回腸(任何翻譯都比不上這段原話鏗鏘有力):“取吳不必須臣自行,但既平之後,當勞聖慮耳。功名之際,臣所不敢居。若事了,當有所付授,願審擇其人。”
公元278年,羊枯病逝,享年58歲。
之後,杜預代羊枯伐吳。
至於具體的伐吳過程,可用秋風掃落葉來形容,江陵,夏口,武昌依次攻克,建業很近在眼前。
孫皓驚悉晉軍南下,膽都嚇破了,立刻令丞相張悌指揮丹陽太守沈瑩,護軍孫震,副軍師諸葛靚(jing)引軍三萬,過長江迎敵,為王渾所破,以身殉國。諸葛靚受詔去洛陽,因為父親諸葛誕(被司馬胡奮滅三族)的緣故,終身沒有做官。
孫皓又命孫象率一萬水軍抵抗晉軍,不料剛看到晉軍的旗幟便趕緊投降了。
大勢已去,孫皓雙手反綁,車載棺木,向晉軍請降。一代君王,竟落得如此下場。
公元28o年,晉統一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