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少年天子(1 / 2)

一代梟雄苻堅,終於走完了58年的人生旅途。www.lingdiankanshu.com這是一位在中國曆史上留下卓越功勳的君主,他受命於危難之際,不僅很好地收拾了苻生留下的爛攤子,並且開疆拓宇,誅姚襄,滅前燕,定代國,掃前涼,統一中國北方;他重用漢人王猛,勸課農桑,推行教化,使前秦成為當時世界上的第一強國。

如此雄才大略之主,竟為小人姚萇算計,悲哉!

關於苻堅失敗的原因,我們已經說得很詳盡了:宥該殺之賊,行婦人之仁。苻堅缺少曹孟德“寧教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狠毒;在厚黑學上也不及漢高祖劉邦,一言以蔽之:苻堅生於亂世,卻想做守成之君。

苻堅的故事到此結束,但他的大秦帝國還在延續。

此時的前秦氣息尚存,主要有兩支力量在苦苦支撐:長安苻宏;鄴城苻丕。先說長安,苻堅出城後,長安很快失陷,苻宏帶領部卒逃至下辨(今甘肅成縣境內),想投奔姐夫楊璧。楊璧是南秦州刺史,他怕留下苻宏會招致禍患,於是緊閉城門,拒不接納。走投無路的苻宏隻好南下歸晉。這一支抵抗力量隨之煙消雲散。

最後一支,苻丕。

苻丕被逼的沒辦法,就向東晉送橄欖枝,謝安覺得這買賣劃算,便越級指揮劉牢之接收鄴城。北府兵的戰鬥力真不是吹出來的,燕軍在鄴城的防線頃刻間土崩瓦解,劉牢之趁勢掩殺,大敗慕容垂。

慕容垂一邊逃命,一邊對左右說,“秦晉乃一丘之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秦軍是騎兵,晉軍是騎兵,步騎協作上肯定有空隙,我們隻要抓住空隙殲敵即可。”

果不其然,劉牢之見燕軍大敗,狂追二百多裏(這可是步兵呐!),見燕軍留下不少寶貝,紛紛開搶,戰場亂作一團(北府兵軍紀嚴明,怎麼會犯這種低級錯誤?),慕容垂瞅準時機,果斷掉頭突擊,晉軍陣型大亂,戰死數千人,幸虧苻丕及時趕到,才救下劉牢之一命。

經此大敗,東晉朝廷被嚇得半死,於是把劉牢之召回完事,之後再也不敢染指黃河以北。(晉軍以步兵為主,燕軍卻多驍騎,靈活多變的騎兵戰術是慕容垂的拿手好戲,慕容垂總能充分發揮騎兵的速度優勢,用在東晉身上,那是屢試不爽)。

大饑荒從關中蔓延到中原,大有席卷全國之勢,鄴城再也無法堅守。正在此時,他收到了張蠔的邀請函,苻丕帶領鄴城全部人員,前往晉陽落腳。晉陽距關中較近,消息也比較靈通,在這裏,他得知苻堅已經過世;還得知長安失守,兄長苻宏下落不明。

慟哭過後,苻丕接過了前秦這麵大旗,向西拜祭完父親,苻丕正式登上帝位,改國號為大安。(“大安”與北方的“大亂”,多麼鮮明的對比!)苻定、苻紹等一群不成器的苻家子孫接到消息,紛紛派使者前來請罪。

苻丕終於搬家了,慕容垂畢竟對苻氏有愧,任由苻丕自行離去,燕軍終於占領了一片廢墟的鄴城,慕容垂拜過天地,祭過祖先,正式稱帝,史稱後燕。(由於慕容衝提前稱帝,慕容垂之前尚屬西燕,但從此刻起,鮮卑人的第二個國家,後燕建立了,大燕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複國)

慕容垂覺得鄴城太破,就把中山作為陪都,不久後,把國都遷到中山。

此時的中華大地上,旗杆林立,各山頭並立,隻要扯塊布,拿毛筆寫上自己的姓,就能自成一家。造反或者火拚,大家忙得不亦樂乎,但最悠閑的,要數呂光了。

這廝本來奉苻堅之命,征討西域。古代的西域比今天要大得多,近到玉門關,遠至伊拉克,甚至阿聯酋都被歸屬於西域。西域的風土人情與中國大不相同,因為生產力低,大家都過著小康生活,倒也沒那麼多的勾心鬥角。呂光久居此地,竟然深深地愛上了這份安寧,甚至想在此安家落戶。

當時的龜茲(西域大國,在今新疆西部,注意讀音,龜讀qiu)城內恰好有一位過路的僧人,名叫鳩摩羅什,這是一位得道高僧,三十剛出頭,修為卻不在佛圖澄之下(事實上,他與佛圖澄都在十六國三大高僧之列,還有一個釋道安,比前麵兩位稍顯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