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曆上:他一個小學文憑,連標點符號也不會用、考大學時一問三不知、並從此無緣再受學校教育的小青年,怎麼沒幾年功夫還就成了北大、西南聯大受歡迎的國文教授?

交際上:他一個湘西偏遠小鎮北漂的鄉下人,怎麼就能交上了這麼多傑出的,諸如梁啟超、胡適、徐誌摩、林宰平、鬱達夫、楊振聲、葉聖陶這些個社會名流,並得到他們的欣賞和幫助;又怎麼就能結識了董秋斯、陳翔鶴、巴金、丁玲、胡也頻、林徽因、朱光潛、施蟄存、鄭振鐸、李健吾、老舍,這些個名聲赫赫的朋友,不少友誼終身;還怎麼就有那麼多事業有成的,諸如蕭乾、汪曾祺、姚雪垠、吳晗、羅爾綱、臧克家、王西彥這樣的學生,對他心存感念、終身不忘?!

愛情上:他一個原本在追求者中被排名十三的“青蛙”,後來又如何戰勝比自己實力強大的“前十二”,最終贏得大學全能冠軍、在上世紀中國排名僅次於宋氏四姐妹的極有教養的大家閨秀張兆和的芳心?

職業上,他一個文學巨匠,怎麼又成了文物界裏的大師?

等等這一切,都與沈從文這個人分不開。沈從文,是個怎樣的人呢?

在他美麗的故鄉、沱江畔青山綠水擁抱著的墓碑前,有一塊用天然頑石銼成的墓碑,這碑的正反兩麵,均刻有16個字。

正麵是: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能認識人。

反麵是:不折不從、亦慈亦讓,星鬥其文、赤子其人。

這反麵的16個字,是美國漢學家、他的妻妹張充和寫的挽辭。“不折不從”指沈從文的性格,“星鬥其文”指他燦若星鬥的創作,沈從文的為人,慈祥又謙讓,是一位赤子。十分有趣的是,將這後麵每句的最後一個字聯起來讀,就是:“從文讓人”。

讓人為之善,讓人為之智。老子就提倡做人要像赤子,處理人際關係時要講慈愛、講謙讓、不與人爭。

“不爭”,而能善勝,這是“天道”。說說容易,要做到,則需得胸中有一種大智慧!看看沈從文,一切全都會明白了。

沈從文的一生豐富而曲折,充滿老頑童似的浪漫色彩。他一生默默而勤奮地耕耘,為人類文明留下了豐富的遺產,除了不朽的文學作品外,他對中國古代服飾的研究成果,還使他在文物界成了大師級的人物。

本書以沈從文的一生為經,以與之交往的人為緯,由此編織了一幅五彩繽紛、二十世紀中國文人的曆史畫卷。在這幅畫卷中,由於主人翁沈從文盤桓於知識分子上流社會和貧窮的讀書人、鄉下人各階層的社會之中,由此不但鮮活了上世紀中國多位知識分子精英豐富多彩的生活,也使此書成了從文人的角度展示上世紀社會生活全景的百科全書。

這部百科全書,圍繞“寫出來的沈從文”,以“交往”貫穿始終,精心地敘寫了沈從文這個鄉下人的生命在大都市曆練過程的方方麵麵,透過他自由流浪的靈魂,在展示鄉下人於大都市中的千年困境與無奈的同時,刻畫出一幅色彩斑斕、個性鮮明的上世紀文人社會群英圖。從群英相互間的交往中,讓人看清上世紀的文人活著時,如何把中國的文壇弄得熱熱鬧鬧,又如何在風雲變幻的曆史中開拓生活和自由、並且享受能掙到的自由生活。

本書的出版,將昭示著一個寓言:

獨立精神與對真善美的追求,永遠不會被封殺至死,如涓涓清流,她不從這裏噴出,便向別處流淌。

而那精魂,一定會將獨裁化著民主,封閉變成開放,生長出燦爛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