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62年6月26日(1 / 3)

第一節課是革命文學。李老師有病,同學們自習,尤心肴正課的書。

南窗外從四中傳來陣陣的鑼鼓聲,向窗外一嘈,紅旗挑出綠樹叢,那是四中同學們在歡送已穿1:軍裝的應征青年。唉,咱們學校的鑼鼓什麼時候才能響起來

啊?在穿上軍裝被歡送的應征入伍的隊伍中,能不能有我一個呢?

第三節習作課,中途,教室門響一陣了,張老師去開門,我從門縫兒看見了吳老師,他把安德勝叫出去,不用說,一定是關於應征的問題,不知是禍是福。為什麼偏叫他…個人?是隻要他一個?餘下的咱們二個人哪個也不次於他呀不要他了?叫他太幹什麼呢?去複查?去參觀重沏機校人忸的大會?…… 令我匣測其妙!下了課,我到處打聽,才知道,原來吳老師找五個同學去複喪。因為他們或多或少奮點毛病::其他的同學不用複查。不用說合格了。我茛樂得想蹦尚。

第四前安德勝冋來了,他說的確是複杳去在重型機校,畚見了穿海軍服的剛剛人伍的新兵了。他說複查了他的,問題不大。

午飯時,在飯廳門口,我問吳老師:“咱們還笈查不?”吳老師笑笑說:“你們還鉍杏啥?”從他的門氣裏我斷定我匕問題不大。

和朱4國到任起源家,安德勝、郭誌治也都來丫,就橫躺在他家南炕上我看見他家正門上麵那幅楊內辰圃的《八仙過海》,使我想到:怛願咱班同學也能這樣為闐各顯其能……

回到學校,廉秀榮老遠就埋怨我問來晚原來胡振倍和彭永生來老半天廣,就等我廣。熟人見麵真親呀!彭永生還是老樣子,還是那麼熾熱、樂觀,胖子滬的,和初中時變化不大。可能足他眼睛近視的程度加深了,我到他跟前他也 沒感覺。我怎能忘記這個老“官傳部長”呢?那時,我們兩個人孕作了沈陽二十二中學的《接班人》油印小報。還同請校長後任區教旮局長的高誌呦命了名並題了報名。我們刻了一個大葶。多少個有怠義的緊張工作的午那時我們是卜午半天課,記得印了一期時事專號,亦聯火箭發射成功,出了一期特刊號,背小雨,我和他在匕黑廣的天色裏,帶一卷小報,到處張貼,走廊,校門,外而的電線杆滬……我們又在一起編輯黑板報《悶口葵》,還出丫兒本“詩集”呢!孫裕聞老師指我們,張恕誠閜學以他特有的刻板天才和板書天才,劃鋼板,板報;文字編輯還有翁治經,還有一個會畫漫畫的李大光……

胡振信變化町真大,個子長高廠楮瘦的臉,黑黃祖透微紅的顏色。兩隻大眼臍。從他樸家而整潔的裝飾來宥,他的生活還是那麼有規汴,有條理從他現在的舉止言談來希,已經與我們不冏了。至少彭永生有很大區別。不像彭永生愛樂,一樂就眯縫個眼睛,張開大嘴,給人可信賴和淳哼的感覺。而他,胡振倍,卻很穩取,很上穆。可看出他是經過社會生活的人,與社會上的人打交道培養起來的靑年學生朝氣蓬勃狂熱、熾烈的感悄不同的特殊性格。我覺得他的談 話沉著而且老練。他對我十分信。緊捤翁我的一直沒放開。他們的老

學一二,年九班的廉秀榮、劉鐵英、孫月銀等在他們冴邊攏著說話王繼中、王舜菊也同他們相識。胡振信應征批準廣,29 口人伍,水兵,五年。 現在放假到處探訪告別。他這次是約董鶴的。昨晚的長途電話打來時,芾鶴已回 寢室,廉秀榮卜了樓,電話撂了。不知是他打來廣。正巧今天公布了螢鶴入閉被 批準的消息。喜加嵙啊。在送胡振倌卨花汽車時,彭永生畀訴我:“胡振倍人黨廣!”啊,進步真大啊!怪不得……胡振信在分別時一次緊緊捱住我的手。 他說不會忘記我的。到部隊後一定來信,把入伍前、人伍的相片一同寄給我! 從胡振信嘴甲,我知逍彭永生的學最優秀,期木總評門是五分,全紅! 彭永悄悄問我:“胡振信和聯鶴怎麼樣?”我告訴他。他說:“那好!廣卻廣我份心事。如果他沒有螢鶴,我倒給他淮備廣一個!”螢鶴走過來,我給他們介紹了。我對董鶴說:“明天爯和胡振信會麵,照一個相訂下吧!”她臉上泛起粉紅色的朝爵,雉暈的,微笑者點頭答戍了。他們倆真足天牛的-對,小時一個 院裏住,一個小學間學了六年……

布餑入閉宣眢大會會場,楊秀山領苕我們沒有宵筲的閉員問誌練習寅哲晚飯後,同楊學茹、安德勝一叼散步回家。到鐵西閣書館,赴痄談會。我向張老師說明廣睛況。我訪熟悉的業餘作者大岢講們給我在本廣卜簽字3張老師感慨地說:“咱們區乂送走了一位! ”

電車上,我和楊學茹、安德勝說起董鶴和胡振信的事,汁箅著胡振倍退伍時的年齡。

步陳毅元帥韻,寫擀郭誌治詩:

分別今日意如何?

圊丁路上百花多。

此去洪爐煉新膽,

紅旗底下鳴金鑼。

同讀師範整三年,

丹心碧血做紅岩。

但願音春更蓬勃,

拋頭灑洳換新天!

革命部隊就是家,

暴風驟甬度生涯3 前途似鍶路漫漫,

明3更燦自由花!

1962年6月27日

岸岡把我的《摯友珍言集》交給我。

孫長義為我題詩鼓勁:“世上萬物終冇雛,壯忐尚耑毅力扶。願君冉鼓股勁,久高峽出平湖!”我內心謝意盎然,寫荇詩一酋:“吟罷詩兄鼓勁歌,心頭平湖漾清波。但願多得外援土,力築高峽謝大哥!”

“珍言集”裏還有張忠和、徐光榮、王占萵、喬魁才、岸馮幽君、紀凱、張風森等人為我的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