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漢初元年,楚漢兩軍在中原大地拉開了曆時五年的戰爭,史稱“楚漢相爭”。由於劉邦的知人善任,韓信的才華橫溢,君臣攜手打敗了項羽,創立了大漢王朝。韓信也因為功高蓋世,先被劉邦封為齊王,後被封為楚王。由齊王變成了楚王,韓信也算是衣錦還鄉,韓信帶著赫赫戰功,衣錦還鄉來到了楚國,他找到了當年使他蒙受胯下之辱的市井無賴,不但沒有殺他,反而封他中尉,以洗刷當年的恥辱。
但是韓信不殺這個市井無賴,不等於劉邦不殺韓信。對於劉邦來說,韓信永遠是他的心頭之痛、心腹之患,韓信功高蓋世,活著對他就是危險,當韓信要求當假齊王時,劉邦心裏便已經動了殺機,於是劉邦遇到了一個南巡的機會開始對韓信實施秘密逮捕。劉邦之所以要實施秘密逮捕韓信的計劃,主要考慮到韓信畢竟是有功之臣,有用之才,更何況韓信將兵多年,在軍中有一定威望,多少也有些心腹,驟然殺了韓信,也許會引起兵變。所以劉邦對於自己能不能戰勝韓信沒有一定的把握。
然而,就在這時,韓信自己卻犯了一個關鍵性的錯誤,他把鍾離眜的人頭獻給了劉邦。但是韓信並沒有因為出賣朋友,而保全自己,這反倒加速了自己的滅亡。此時的韓信,其實已經是劉邦手裏可控製的一粒棋子,要殺要剮任有劉邦處置。但此時的劉邦不但沒有處置他,還封他為淮陰侯,那麼是什麼原因使韓信最後走上了絕路呢?
漢初元年,楚漢兩軍在中原大地拉開了曆時五年的戰爭,史稱“楚漢相爭”。由於劉邦的知人善任,韓信的才華橫溢,君臣攜手打敗了項羽,創立了大漢王朝。韓信也因為功高蓋世,先被劉邦封為齊王,後被封為楚王。由齊王變成了楚王,韓信也算是衣錦還鄉,但是就在韓信春風得意之時,劉邦卻不斷地擠兌、打壓韓信,這到底是為了什麼?麵對劉邦的軟硬兼施,韓信是步步敗退,最終落了個“功臣末路斷頭顱”的悲劇:這又是為了什麼?
韓信由齊王變成了楚王,衣錦還鄉,他做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找到了當年給他飯吃的那個漂母,那個拍絮的大娘,送給她千金。也找到了他曾經混飯吃的那個南昌亭長,給他一百錢,說你老人家是個小人啊,好事沒有做到底。第三件事情,就是找到了當年羞辱他的市井無賴,讓他蒙受胯下之辱的那個流氓地痞,這小子這會兒趴在地上是嚇得渾身發抖,因為韓信此刻是楚王了,要他的小命那跟捏死一個螞蟻沒有什麼兩樣,大家也等著看韓信怎麼處分這個人。韓信封他為中尉,中尉是一個什麼樣的官呢?是負責國都治安的,也就是楚國的公安部長,大出人的意料之外。於是韓信就解釋說,這是一個壯士,當年我難道不能殺了他嗎?可以,但殺之無名,他當時沒有什麼罪,我不能殺他,所以忍到現在。
韓信這一招非常高明。因為這個時候韓信和這個人的身份地位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當年,那個人是個市井無賴,韓信是個破落貴族,是個遊民,是個布衣,地位基本上是相等的。那個時候韓信如果是奮起抗爭,去殺他也好,打他也好,大家會同情韓信,因為韓信是被欺辱的,被羞辱的,是受欺負的人。要知道我們中國人的文化心理是同情弱者,所以韓信那個時候殺他,是獲得同情的。現在韓信身為楚王如果來殺他,大家就不同情他,大家會同情那個人,說韓信就是以強淩弱,你是仗勢欺人,所以韓信很聰明的,沒有殺他。韓信還讓他做中尉,這也是很高明的。因為這樣一來,這個人會感恩戴德,這個人他能夠死裏逃生,他已經是阿彌陀佛了,現在不但死裏逃生,還做了楚國的公安部長,那叫做喜出望外,別說他這輩子,他下輩子,他下下輩子都忘不掉,他一定會到處說,韓信這個人太好了,天底下最好的人就是韓信,他會到處跟你做廣告,這不是可以收買很多人心嘛?
當然韓信也可以說不殺他,或者給他一點小錢,但是韓信高明就高明在這兒,人情做足,做人情也是一門學問。我們很多人做人情,但是很小氣,結果你人情送出去了,你還不落個好,韓信就懂這個道理,我不做則已,要做得你永世難忘,何況我們中國文化裏的傳統,叫有恩報恩,有仇報仇,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有仇不報非君子,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這等等。
那麼韓信做的什麼事情?全部是報恩,對於漂母,擲以千金是報恩。對南昌亭長給他百錢,那也是報恩。現在讓這個市井無賴做了中尉,那也隻能理解為報恩。既然是報恩,就說明當年這個人與韓信無仇,這個人當年與韓信無仇,就說明韓信沒受侮辱,等於給自己平反,所以是非常高明的一招。
劉邦以“義帝無後,齊王韓信習楚風俗”為名,把韓信打發到今江蘇省邳州市做了楚王。韓信帶著赫赫戰功,衣錦還鄉來到了楚國,他找到了當年使他蒙受胯下之辱的市井無賴,不但沒有殺他,反而封他中尉,以洗刷當年的恥辱。但是韓信不殺這個市井無賴,不等於劉邦不殺韓信。對於劉邦來說,韓信永遠是他的心頭之痛、心腹之患,韓信功高蓋世,活著對他就是危險,當韓信要求當假齊王時,劉邦心裏便已經動了殺機,於是劉邦遇到了一個機會開始對韓信步步緊逼。
那麼劉邦又遇到一個什麼樣的機會呢?就在韓信當上楚王之後的第二年,有人舉報韓信謀反,這次謀反根據我的研究和分析,我認為是誣告。因為韓信這個時候沒有任何理由要反,也沒有什麼條件要反,他做楚王做得也挺滋潤,日子過得很快活,回到自己家鄉,他幹嘛要反。所以我估計、猜測是誣告,這種誣告的事情,曆史上多得很,經常會發生的。
劉邦拿到這份舉報信以後覺得是個機會,至少是敲打敲打韓信的機會,於是他就上朝把這個舉報信拿出來給大家看,有人舉報韓信在楚國謀反,大家看怎麼辦?異口同聲說,發兵,滅了他,活埋了那小子。書上說法是“擊而坑之”。劉邦並沒有輕舉妄動,劉邦跟陳平商量,陳平,你看這個事怎麼辦,陳平說:請陛下想一想,您的兵比韓信的兵精嗎?劉邦說,那不如。那麼請問陛下,您的將比韓信的將強嗎?那不如。陳平說,那就對了,那你兵不如人家精,將不如人家強,你現在發兵去打人家,不是逼著人家造反嗎?人家可能本來不想造反,不反也得反。劉邦說,是啊,但是也不能這樣不了了之。陳平說,四個字,秘密逮捕。劉邦說,怎麼秘密逮捕?陳平說,我們曆來有一個規矩叫天子巡狩,就是做皇帝,做天子可以到諸侯各國去巡視一下。陳平說,臣請陛下南巡。於是陳平和劉邦就定下了南巡,定在南巡期間秘密逮捕韓信的計劃。
劉邦之所以要實施秘密逮捕韓信的計劃,主要考慮到韓信畢竟是有功之臣,有用之才,更何況韓信將兵多年,在軍中有一定威望,多少也有些心腹,驟然殺了韓信,也許會引起兵變。所以劉邦對於自己能不能戰勝韓信沒有一定的把握。然而,就在這時,韓信自己卻犯了一個關鍵性的錯誤,這個錯誤直接把他送上了斷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