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二天早晨,劉邦就帶著張良,樊噲這些人,就從霸上到了鴻門去拜見項羽。劉邦就這麼說了,他說,將軍啊,當年臣和將軍一起在懷王手下當差,接受懷王的命令出擊,將軍戰河北,臣戰城南,臣也沒有想到,怎麼一不小心,我就先來了,實在不好意思,不過也好,我不就是很榮幸地又見到將軍了嗎?裝孫子。
這個項羽是個缺心眼的,大家知道嗎?一看劉邦裝孫子,他就得意了,哎呀,你看看,這個事情本來也是個誤會,這都是你手下的那個左司馬,那個叫曹無傷的人,他這麼說,要不我怎麼會這樣呢?缺心眼吧,一不小心把自己的線人給賣了,所以劉邦從鴻門脫身以後,回到軍中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曹無傷殺了,“立誅殺曹無傷”,那還不殺他?下麵的故事就是大家熟悉的鴻門宴了,劉邦就從鴻門上脫身回去了,從這個例子裏麵,我們就看出來劉邦能夠一步一步走向勝利,最終奪取全國政權的第二個原因,簡單地說就是鎮定機智,轉危為安。
那麼劉邦和項羽和解以後,天下的形勢大致上也就定下來了,秦是已經滅掉了,所以史書上從這一年開始就稱之為漢元年。這一句話要解釋一下,就是秦的曆法是以十月為首,就是它不是以元月份為一年的第一個月,它是以十月份為第一年的第一個月,那麼漢元年還依舊使用秦代的曆法,也是以十月為歲首,所以漢元年十月是這一年的第一月。
天下定下來以後,項羽就開始分封諸侯,因為這個時候諸侯們基本上也有一塊地盤,封王。一下子封了18個王。在這個封王當中,項羽表現很不公平,和他關係好的,他就封個大的,和他關係差的,他就封個小的,他不喜歡的人,甚至不封,然後自己封的什麼呢?西楚霸王,楚霸王就是從這兒來的,他自稱是西楚霸王,其他的這個王那個王,什麼齊王,秦王,給劉邦封了個什麼呢?漢王,漢這個稱呼也就是從這兒開始的。
為什麼封他做漢王呢?這是範增出的主意,範增總覺得劉邦是最危險的敵人,所以就跟項羽說,你把他封到漢中去,漢國的國都叫做南鄭,在什麼地方?就在現在陝西省的漢中市,漢中市旁邊上有塊地方就叫南鄭,封到那個地方。然後把關中這個地方,原來秦這個地方,把它一分為三,分給了三個秦朝的降將,就是秦朝投降過來的將領,封了三個王,因此這個地方從此叫做三秦。
為什麼這樣封呢?就是要讓秦王朝的這三個將軍封的王堵住劉邦的路,不讓劉邦從漢中再反撲過來,就是要把劉邦軟禁在漢中這個地方。而且要知道劉邦的軍隊都是楚人,你說,把他弄到那個地方去,他們怎麼能安心呢?所以對劉邦是很不公平的。劉邦自己也是一肚子氣,但是劉邦很清楚,現在不是和項羽叫板較勁的時候,所以他自己強咽下自己的淚水,吞下了這顆苦果,叫做打落牙齒往肚子裏麵咽。
到了漢元年的四月,各個諸侯王都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叫做“之國”。之乎者也的之,“之”就是去的意思,到自己的封國去,劉邦也往漢中走,這時候張良就來向劉邦告別,說我本來是韓王的人,我現在還要回到韓王的身邊去,我臨走有一個建議,建議你燒掉棧道,棧道是怎麼回事?給大家看一個圖,這塊地方就是漢中,就是南鄭,這個地方是鹹陽,從鹹陽到漢中這個地方,那個路是不好走的,所以很多地方要淩空在山上用木頭這些東西修一條路,一條便道,這個叫棧道。張良說,你把這個棧道燒了,讓項羽放心,表示你非常高興、樂意地、滿足地接受了他的封賜,準備就在漢中那一畝三分地上,老婆、孩子、熱炕頭了,沒有什麼野心了,把棧道燒了,劉邦馬上采納這個建議,把棧道燒了。
劉邦來到漢中以後,軍心極不穩定,因為劉邦的軍隊都是楚人,跟著劉邦出來打仗盼望的是衣錦還鄉,怎麼結果把他弄到這個地方來跟充軍差不多,誰願意在這兒待,再一看劉邦把棧道也燒了,覺得劉邦這個人也沒有什麼雄心壯誌,跟著他能有前途嗎?所以他手下的將領,兵士一批一批地逃亡,其中就包括來投奔劉邦的韓信。而這個時候,蕭何發現韓信的逃走連夜把韓信追了回來,讓劉邦拜韓信做了大將軍。這就是著名的“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
韓信當了大將軍以後,就對劉邦說,大王,我們不能待在這兒,你願意待在這兒嗎?劉邦說,誰願意待在這鬼地方,我不是沒辦法嗎?韓信說,辦法是有的。關鍵是時機,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劉邦說,為什麼?他說,現在軍心思歸,天下未定,現在天下還是一個紛紛亂亂的時候,韓信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項羽封了這些諸侯以後,很快齊這個地方,就是山東這個地方就亂起來了,項羽當時封王的時候把齊一分為三,像秦一樣,一分為三,封了三個王,這三個王互相是不服氣的,而在滅秦鬥爭當中,最有功勞的一個齊國原來的丞相叫田榮的,項羽不封他,項羽不喜歡他,田榮就開始鬧事,齊國鬧得一塌糊塗,最後反了。項羽帶兵就去平定齊國,然後韓信說,這個時候大概是漢元年八月份的事情,韓信說這是個最好的時機,一旦天下定下來,沒有人再願意打仗了,現在是有人願意打仗的時候,我們現在應該馬上出關。劉邦說,現在我棧道都燒掉了,怎麼辦?韓信給他出了一個主意,八個字,“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當然這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我得給大家交代一下,這是《史記》裏麵沒有記載的,實際上是小說家言。這是漢元年八月份的事,從此揭開了長達四年多之久的楚漢戰爭的帷幕。在這裏,我們看到了劉邦能夠一步一步走向勝利,最終奪取全國政權的第三個原因。這個原因是這樣的,在逆境麵前保持堅定的信念,又有出奇製勝的策略。
劉邦出關以後,戰爭並不順利,他曾經是順利的,因為他是乘虛而入,因為項羽帶的人馬在齊忙活著,南邊這邊他根本就控製不了,所以劉邦帶著軍隊一路凱歌,一口氣打到什麼地方?打到了彭城。彭城是什麼地方呢?就是現在江蘇省徐州市,是項羽西楚霸王的國都。這可以說是非常大的一個勝利了,劉邦的軍隊打進彭城以後就不客氣了,吃、喝,大擺酒宴,把項羽儲存在彭城的好酒都開了壇,日夜酒會。項羽當然不能容忍了,那小子端了我的老窩。於是項羽帶了一班人馬,都是精兵強將從北方南下反撲過來,和劉邦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