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劉邦打仗確實是不如項羽,項羽這個時候人數雖然少,結果把劉邦打得是落花流水,這場戰爭打到什麼程度呢?打到劉邦死的人有10萬人,這10萬人的屍體都掉到河裏麵,把一條河都堵住了,變成一個壩,攔洪壩了,到這種程度,幾乎劉邦要全軍覆沒。
這個時候老天爺幫忙,突然刮起一陣颶風,這個風是朝楚軍的方向刮的,刮得是飛沙走石,不見天日,楚軍都睜不開眼睛,在這個關頭,劉邦才帶了極少數人逃出這個重圍,逃出去劉邦就從彭城往沛縣跑,他想把自己的家小,因為他還有父親,還有老婆,還有孩子,還有兩個孩子,就是呂後生的,一個是後來的漢惠帝,一個是後來的魯元公主,想把家小接回去,結果跑到沛縣呂後、父親已經找不到了,隻找到了兩個孩子,劉邦就把這兩個孩子裝到車上,由他的車夫夏侯嬰,夏侯嬰也是我們前幾次講座一再談到的一個人,太仆夏侯嬰趕著馬車逃命。情急之中劉邦甚至做了這樣的事,把兩個孩子推下車去,他覺得車跑得太慢了,把兩個孩子推下去了,推下去以後,夏侯嬰馬上勒住馬跳下去,把兩個孩子抱上來裝進去又跑,跑了一段,劉邦又覺得不行,又把兩個孩子推下去,夏侯嬰又跳下去把這兩個孩子抱上來,一共三次,最後夏侯嬰說了,說大王怎麼能這樣,事情再緊急,我們不能把車趕快一點嗎?劉邦這才不再把孩子推下去,也可見當時的情況狼狽到了什麼程度,也可見這個人心狠到什麼程度。至於他的父親劉太公和他的老婆呂後,當然做了項羽的俘虜,所以劉邦和項羽的戰爭,並不是那麼順利的。
在這樣一個漫長的過程中,其他的諸侯王也紛紛鬧起了獨立,而且這些諸侯王那就是朝秦暮楚,那都是牆頭草,風吹兩邊倒,一會兒倒向劉邦,一會兒倒向項羽,一會兒又倒向劉邦,一會兒又倒向項羽,那麼劉邦和項羽這樣一個勢力在中原大地也就是展開了拉鋸戰,一會兒這邊勝,一會兒那邊勝,這樣一直打到漢四年,楚漢兩軍處於膠著狀態。因為這個時候,主戰場上就是劉邦的軍隊和項羽的軍隊在對峙,其他那些人在觀望,這個時候劉邦派出他手下的大將軍韓信在齊,把齊國已經拿下來,也在觀望,那麼在這樣一個情況下,項羽就焦躁了,因為項羽現在的糧食已經不夠了,項羽就出來跟劉邦說了這樣的話,劉邦,天下戰事頻仍,戰亂不已,不就是因為我們兩個嗎?不就是我們兩個都要當老大嗎?那麼這一場弄得天下百姓都不得安寧的戰爭不就是你我兩個男人之間的事嗎?你如果是個男人的話,你出來,我們兩個決鬥,好不好?不要把大家都拖進去,好不好?這個劉邦肯定不答應,對不對?項羽是什麼呢?“力拔山兮氣蓋世”,力能扛鼎,他們兩個要是決鬥的話,項羽一巴掌就把劉邦的腦袋給打下來了,怎麼能夠決鬥。劉邦就咯咯咯地笑,小兄弟,我這個人喜歡鬥智,不喜歡鬥勇,你少來這一套。項羽說,你出來說話,劉邦說,我出來說話,劉邦就打馬向前,說項羽你不要太囂張,我劉邦來征討你,那是正義之師,因為你犯下十項大罪,然後一條一條開始數。項羽哪受得了這個,勃然大怒,拔起弓箭,一箭射過去了,正中劉邦的前胸。這個劉邦中箭以後,他會本能地彎腰,他這個地方中箭了,他本能地一下就彎腰下來了,彎腰手就扶住了腳,然後他大喊了一聲:臭小子,你射了我的腳,實際上是射到胸了,反應之快,回去了。
回到軍營,這個傷很重。那麼大家都說那不行,你不能養傷,趕快敷點藥,你出來再巡邏,然後劉邦敷點藥,然後坐上戰車又在軍營裏麵巡邏,表示我沒事,穩定軍心。
所以這個故事它很能說明一些問題,很能清楚地看出項羽所表現出來的確實是韓信批評他的匹夫之勇,你兩個集團軍在作戰的時候,你搞什麼單打獨練、決鬥這種事,想不出招來了。劉邦確實在智力上更勝一籌。所以在這裏我們又看到劉邦一步步走向勝利最終奪取全國政權的第四個原因,這第四個原因是在強敵麵前保持昂揚的鬥誌,又有隨即應變的方法。
到了漢四年的九月,這個仗就打不下去了,劉邦沒有能力吃掉項羽,而項羽軍糧已經不夠,這個時候兩家就開始講和,反正就談判。談下來最後雙方決定以鴻溝為界,鴻溝以西歸漢,鴻溝以東為楚,鴻溝在哪裏呢?在現在河南省的中牟,這就是有名的楚河漢界,我們現在下象棋,棋盤上還有一條楚河漢界,就是這個鴻溝。這個和平協議達成以後,項羽便歸還了劉邦的父親和妻子,然後帶著自己的人馬就回東邊去了,回他的楚國去了。劉邦也集合自己的人馬也準備回西邊去。這個時候張良和陳平就對劉邦提出一個建議,說我們不能回去,張良和陳平是這樣說的,他說,“漢有天下太半,而諸侯皆附之,楚兵疲,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今釋弗擊,此所謂‘養虎自遺患’也。”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天下,漢我們已經得了大半,諸侯們也都擁護我們,項羽那邊兵已經疲弊了,糧已經沒有了,這是天滅楚的時候,如果你不趁機把他滅了,那你就是等於養虎為患啊,你就等於養一隻老虎。劉邦接受了這樣一個建議,在漢四年十月引兵東進,也是一路打了過去。
那麼這個時候劉邦還是沒有能力消滅項羽的,因為其他的諸侯還在觀望,於是劉邦又問張良,“為之奈何?”這個事情怎麼辦呢?張良說,你現在隻有這樣了,這叫做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你現在得舍得孩子,你得答應韓信、彭越這些人,如果他們一起來合兵滅楚,滅楚以後咱們平分天下,劉邦說,可以,就答應他們,於是就開始封官許願,說韓信如果滅了楚,哪一個地方歸你,彭越滅了楚以後,哪一塊歸你,你們來吧。他們兩個接到這個以後,那我們就去吧。於是韓信從齊這個地方南下,當時韓信在這兒,在臨淄走高密下來,劉邦的軍隊這樣過來,還有彭越的部隊也過來,還有項羽自己軍隊裏麵有一隻支叛軍也過來,然後把項羽的軍隊團團圍在垓下,然後又讓士兵們唱起楚國的歌曲,使項羽陷入十麵埋伏,四麵楚歌,最終將項羽消滅於烏江。劉邦就奪取了全國政權。
劉邦奪取全國政權以後,曾經和他的群臣一起議論,我劉邦為什麼會成功,項羽為什麼會失敗,他的功臣們提出了一些原因,但劉邦說,你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還有一條重要的原因,這條更重要的原因是什麼呢?請看下集,漢代風雲人物《劉邦之用人之謎》,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