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蕭何第一的裁定裁出來以後,所有的人都不服氣,於是大家都跑到劉邦那兒去提意見,說陛下這樣好像不合適吧,我們這些人可都是浴血奮戰出生入死,我們是提著腦袋給你打江山的。我們在前方廝殺的時候,那個蕭何在幹什麼?蕭何是待在家裏麵,管管賬本子,管管糧草,管管後勤,做兩件衣服,怎麼他的功勞第一呢?劉邦說,諸位知道什麼叫打獵嗎?知道啊,這都是將軍,將軍誰不會打獵,知道知道,劉邦又問,那諸位知道獵狗嗎?知道啊,那好了,請大家想一想,我們打獵的時候,追兔子的是誰?獵狗啊,對,誰讓獵狗去追兔子的,獵人啊,對,你們就是追兔子的,蕭何呢?是讓你們追兔子的。所以蕭何是“功人”,你們隻能算“功狗”,原文如此,原文就是“功狗”兩個字,“功狗”這個詞也是從這兒來的,實際上我們現在都知道功臣,不知道“功狗”,還有“功狗”。
劉邦這麼說,大家其實還是不服氣,大家心裏想,就算我們是“功狗”,那“功人”也不是蕭何,也是皇上啊,對不對。那麼劉邦為什麼要定蕭何為第一功臣呢?這個裏麵當然有一個親疏的問題,蕭何是原來沛縣的人,跟劉邦一起起義的,有這個原因,但是我覺得蕭何列為第一功臣,至少蕭何列為第一等功臣,還是有道理的,蕭何最大的功勞在什麼地方呢?在搶救了文書檔案,就是當時劉邦打進關中,進軍鹹陽的時候,軍隊衝到鹹陽城裏邊以後,這些將軍們在幹什麼呢?搶東西,金銀財寶,在強xx女人,隻有蕭何衝進秦王朝的國家檔案館,把秦朝的地圖,賬本,各種文件資料全部把它保存下來,最後劉邦奪取天下的時候,對整個天下的形勢,比方哪個地方窮,哪個地方富,哪個地方有多少人,哪個地方人多,哪個地方人少,哪個地方產什麼,哪個地方有些什麼東西,有些什麼情況,了如指掌,靠誰?蕭何。因為蕭何掌握了這樣一個資料,從這一點看,蕭何確實是一個治國的良材,就是做總理的人才,他知道這個資料的重要性,就是我們現在說資訊,或者說信息,它的重要性,所以論功行賞蕭何是第一。
劉邦用人的第八個特點是暗中控製,我們剛才說了,蕭何被列為劉邦的第一功臣,而且劉邦建國以後,蕭何就擔任他的第一任丞相,就是現在的國務總理,後來又拜為相國,在政府當中他的地位僅次於劉邦。打個比方說這個時候的劉邦集團,如果是一家公司的話,劉邦就是董事長,蕭何就是總經理,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說是給予極大地信任,但是即便對這樣的人,劉邦其實是暗中控製的。隻不過他控製的不動聲色,不像項羽,一懷疑,那個懷疑就寫到臉上去了,人家一眼就看出來,劉邦這種猜忌和懷疑是不動聲色的。
漢十二年秋,淮南王英布造反,劉邦禦駕親征,帶著隊伍去平叛,蕭何留守宮中,留守京城,他是相國嘛。在這個戰爭的過程中,劉邦不斷派使者回來,回來一次就一定要去見蕭何,一定要說皇上問,簫相國好。皇上問簫相國最近在幹什麼,非常關心體貼的樣子,所以蕭何很為感動,盡心盡力地為劉邦的作戰做好後勤保障,這個時候蕭何手下有一個門客,就來跟蕭何說,說丞相覺得陛下對你怎麼樣,蕭何說,哎呀,皇上對我很信任,你看頻頻派使者過來,關懷我,問我最近好不好,問我最近在幹什麼?蕭何的門客就冷笑了一聲,哼!我看丞相死期不遠了,蕭何說這什麼意思?什麼意思?你以為皇上是關心你嗎?那是不放心。不斷地派人回來看看你在幹什麼?你是不是想謀反,你想想看你是大漢第一功臣,你已經沒有可以加封的餘地了,他怎麼能夠放心你啊?蕭何說,哎呀,好像是的,那怎麼辦?門客說,那隻有一個辦法,什麼辦法?自汙,就是把你的形象搞壞。怎麼自汙,貪汙腐敗。
劉邦平定了英布以後,回到了京城,收到了很多平民百姓的狀子,告狀,告蕭何,利用職權,低價強行購買我們的土地,現在我們流離失所,沒有土地可耕種,請皇上為我等做主。收到一大堆狀子,然後劉邦就嘻嘻哈哈地拿著狀子給蕭何看,簫丞相你幹的好事,你就這樣治國的?現在老百姓可是沒地種了,你看著辦啊,開玩笑的口氣,蕭何說什麼呢?蕭何說,老百姓沒地種,這個事好辦,陛下不是有一大花園,叫上林苑嗎,那個地方大得很,陛下可以讓那些沒有土地的老百姓到那裏麵去種地,劉邦說什麼?你搞到我頭上來了,你這叫做“賣主媚民”,關起來,下大獄,帶上腳鐐、手銬,給我銬起來,就把蕭何關監獄去了,關進去以後,過了一段時候,劉邦把蕭何放了出來,蕭何放出來以後,馬上就是披頭散發,光著腳,跑過來見劉邦,罪臣蕭何叩見皇上。劉邦說算了算了,起來吧起來吧,哎呀,丞相也沒有什麼錯,朕也不是個好皇帝,朕之所以把丞相關起來呢,是為了讓天下人都知道丞相是好丞相,朕是壞皇帝,好了吧。這蕭何才免於滅族之災。
所以劉邦的用人之術是典型的帝王之術,一方麵你看他好像用人不疑,四萬斤黃金交給你,不要報銷,另外一方麵,肚子裏極度地猜忌,隻不過他猜忌的不動聲色,他手腕高明,這是一切所謂有為君主的通例,也非劉邦一人而已。總而言之,劉邦應該說是懂得領導藝術的,是具備一個作為領導人的素質的,正是由於他能夠信任人才,使用人才,充分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又暗中地加以防範和控製,從而把當時天下的人才,都集結在自己的周圍,形成了一個優化組合。從而戰勝項羽,走向勝利。劉邦認為,這是他成功之道的根本所在,應該說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這裏麵也還同時有另一個問題,就是在楚漢戰爭當中,劉邦的對手,另一方項羽,表現實在太差,正是由於項羽的一錯再錯,才給劉邦造就了一次一次的成功和勝利的機會,那麼項羽又是怎麼一回事呢?項羽和劉邦又有什麼不同之處呢?他們的優劣何在呢?他們兩個哪一個更可愛,哪一個更可學呢?請聽下集,漢代風雲人物劉邦之對手之謎,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