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赴美朗誦引起轟動(1 / 2)

狄更斯的聲譽遠涉重洋,美國觀眾也熱情邀請他去美國巡回朗誦。

其實幾年來,狄更斯就有這樣一個心願,到美國去進行朗誦表演。隻是後來因為美國國內發生了戰爭而沒能成行。而到戰爭結束以後,美國那些出版商和編輯們轉載了他的許多名篇,並且給予豐厚的稿酬。而美國崇拜狄更斯的人更是做好了歡迎他的準備。

於是,1867年8月,狄更斯便派經紀人多爾貝去美國製訂一下計劃。

但他的許多朋友都勸他放棄美國之行:

狄更斯先生,請您不要前往美國,那裏有一股反狄更斯和反英國的情緒,在那裏很可能被紐約的暴徒圍攻!

多爾貝終於回來了,他興高采烈地對狄更斯把美國誇讚了一番,這更堅定了狄更斯去美國的決心。

狄更斯為他去美國的朗誦旅行找了10多條理由,他雖然內心是真正渴望引起新的轟動,重振因《馬丁·朱述爾維特》而嚴重受損的個人名望。他找了個決定性的原因--錢。

但福斯特卻對此堅決反對,當多爾貝去征求他的意見時,福斯特當即把多爾貝趕了出去,並且生氣地說:“美國一貧如洗,沒有錢可賺;就算那裏有錢,他也得不到一點;就算他能得到錢,也會在旅館裏被搶走;就算他把錢存到銀行裏,銀行也會故意破產。一個著名作家要在大庭廣眾麵前朗誦,這是多麼有失體麵啊!我極力反對這一計劃,我馬上就給狄更斯寫信,讓他放棄!”

但是,福斯特也沒能改變固執的狄更斯。

11月2日,英國的朋友們為狄更斯舉行告別宴會,9月,狄更斯乘“古巴號”客輪離開利物浦,橫渡大西洋前往美國波士頓。

狄更斯再度訪美並演出,波士頓、紐約、費城、華盛頓等大城市的美國聽眾狂熱地歡迎了他,大家都在為一睹狄更斯的風采而奔走相告,人們甚至隔夜睡在售票處窗外的凳子上,等待次日購買入場券,有的人自己不來排隊,就派他們的仆人或雇員替他來熬夜排隊。

購票的隊伍長得令人難以想象。到了第二天清晨,街頭上看去,就像在舉行一次大規模的野餐會一樣:男女老少,或坐在椅子上,或倚靠著被褥,或裹著毯子躺在地上,大街上好不熱鬧。

當開始售票時,人們一擁而上,隊伍就亂了,排在後麵的人擠到了前麵,於是發生了一場血戰。

警察由於事先預見到可能發生的事故,他們立刻就趕到了現場,揮舞著警棍。等秩序恢複之後,街道看上去就像騎兵衝鋒之後的戰場一樣狼狽。

而且,這種狀況還成就了一些倒賣票的販子們。而美國人不管票販子如何漫天要價,他們都會心甘情願地慷慨解囊。

小的會堂不能滿足觀眾的要求時,演出地點就改在大教堂。

12月2日,在波士頓舉行的第一次朗誦會大獲成功。有人描述說:

簡直無法用語言表達。全城的人都為狄更斯朗誦會發了瘋。人們一開口就是朗誦會、朗誦會。對別的話題一概不感興趣。在此之前,還從未有過什麼能激起人們如此高漲的熱情。

接下來,狄更斯離開波士頓來到紐約,他感覺紐約變化太大了,大得讓他無法理解。

紐約的購票隊伍也早已長長地排了起來。每天上午9時,5000多人排隊買票,周圍的飯館都派出侍者為排隊買票的人送早餐。

狄更斯誦讀的奧列弗·退斯特的悲慘經曆和小耐爾之死,特別受到美國聽眾的歡迎。

狄更斯在美國待了5個多月,舉行了近400場朗誦會,平均一天要登台兩次,弄得他精疲力竭。為了應付這種緊張的演出活動,他隻好白天謝絕一切社交,躺在沙發上強迫自己休息。

狄更斯悲哀地想:“晚上,我可能沒有力氣為大家上台朗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