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59)(2 / 3)

天佑說:“說沒有那是假的,可看到老毛能有如此結果,我也是倍感欣慰啊。對了,參觀完了你不走,不是單單想跟我喝酒的吧?”

楊成輝苦笑了一下:“天佑,我心裏很煩,我想跟你請教兩個問題,第一,你們在深圳也做過舊改項目,你們一般是怎麼操作的?”

天佑說:“我們在深圳都是協議拆遷,不像王旭他們這麼黑。即便如此,在拆遷的過程中,因為利益的不均衡,對人性的考驗遠遠超過了拆遷本身。”

楊成輝喝口茶,然後看著天佑。天佑說:“拆遷已經越來越像一場戰爭,可是這場戰爭中的贏者是誰呢?無論輸贏,拆遷都是一個無法繞過的問題,我隻能把它當作一個又一個商業談判,我和拆遷戶,是對手之間的妥協和平衡。每個人對每幢房產的評價不一樣,有時候甚至是天壤之別。拆遷戶都想得到最高的補償,這是人之常情。作為我們來講,雖然我們給拆遷戶的實際補償款都要比國家規定的補償標準高,但是也無法超過一定額度。

拆遷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很多想通過各種手段獲得更高補償的人,許多人在合同上動腦筋,甚至和我們商量簽了好多補充條款,可是他們沒想到的是,所有這些都要合法。比如他們在合同上把自己家的麵積進行更改,實際是60平方米卻說成80平方米。這我們可不怕,他們願意這樣簽就這樣簽,可是出了問題,他們打官司都打不贏,因為他們提供的是虛假信息。我們在拆遷時,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地方政府之前並沒有通知拆遷戶他們所在的土地已經成為了拆遷地,所以我們在拆遷的時候,經常會遇到恍然大悟的人,說要告狀。別急,告也告不到我們身上,因為我們也是合法取得的開發資格。相反,我甚至還鼓勵他們告呢,反正我們一點也沒有損失,就是他們告贏了,我們也會得到賠償,畢竟政府違規在先。“

“第二,你認為我們這次拆遷,問題究竟出在哪裏?怎麼解套?”

“政府幹預拆遷,既操心操勞,增加行政成本和工程成本,又損害政府形象,其結果卻是兩頭不落好,被拆遷戶和開發商都不滿意,為什麼仍然要插手幹預呢?我想,某些政府或官員能夠從這種幹預中得到好處並不是主要原因,因為在目前沒有公正的拆遷規則的現實中,政府有時候不得不幹預。拆遷行為牽扯多方利益,極易引發矛盾,政府不出麵解決,這些矛盾往往難以平息,還會越鬧越大。因此我們可以說,現有的拆遷法規有缺陷,修改此法規的步子邁得太小。真正公正的拆遷法律遲遲不能出台,這些才是源頭上的原因。”

楊成輝追問:“你這還是沒有說到具體解決的方法啊。”

天佑說:“三個辦法,一,因為泰華不理性的競爭,造成了土地價格虛高,這樣對政府和他們公司都沒有好處,政府收不到錢,他們付不起,於是舊改就變得遙遙無期。所以,重新組織專家和權威機構評估,適當給與泰華土地價格以適當減免。二,要提高補償標準,依據透明的市場價格,將未來的土地增值部分核算進去;政府退出去,讓市場做主,企業和拆遷戶之間協商,市場化方式更有利於解決矛盾;拆遷單位在充分尊重被拆遷人意願的前提下,導入市場機製,拆遷戶所得到的補償可以入股的方式參與到項目投資中,並采用固定回報的方式,使被拆遷人的長遠利益得到保護。三,讓開發商自己拆遷,因為當規劃、土地、公安、法院等部門為泰華公司拆遷出人出力時,這裏每個步驟恐怕都不是無償的。這些都還是花在明處的錢,如果再遇上不給好處不作為的官員,他們還不得不付出大量的暗錢。”

楊成輝說:“你說的都太理想化,泰華實力實在太弱,我怕他們做不下去。”

天佑歎道:“有了比較公正的拆遷法律,就不會有那麼多土地被浪費,就會減少權力尋租的機會,就會減少拆遷中百姓與執法人員的尖銳對立和之後的大規模上訪。這個問題就不是我能解決的啦。”

楊成輝也歎氣:“貪官腐敗可恨,可是昏官也是腐敗的一種類型,比貪性質更惡劣,問題更嚴重。對了,天佑,一旦是泰華真的做不下去,你有沒有考慮收購這個項目?”

天佑一怔,說:“成輝,你知道我在這個項目確實是花費了很多工夫的。為了這個項目,我不惜將我最心儀的環保項目的百分之二十五轉讓給了別人。我其實是不缺錢的,因為我的融資方式很多,我不僅可以用我在深圳的項目作抵押,也可以用深圳工廠的現金流作抵押,甚至可以用哈爾濱的項目整體做抵押。做舊城改造這個項目,其實我用不著如此大費周章,原因何在,主要就是為了你。按理說,作為招商引資項目,環保設備公司項目我完全可以緩交地價,但當時你說很困難,所以,我就一次性交了地價。由於我的產品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它的利潤很高,我向國外出口幾十套,我就會很快收回所有投資。按理說,我有如此大的現金流以及融資能力,我應該拿下這個項目才對,可我為什麼最後沒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