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59)(3 / 3)

楊成輝說:“對了,這個問題我一直想問你,可是一直沒機會。當初你到底什麼原因放棄了?”

天佑給楊成輝倒上茶,說:“當初我是誠心做這個項目的,甚至想拿下這個項目以後,將王旭的補償多給一些,因為大家畢竟是同學,共同合作,共同發展是最重要的。可是,後來的情況就不是我想的那樣了。首先我發現,他做生意的路數不對。你就說吧,他最開始介入你們舊改項目是什麼原因?很簡單,你們欠了他工程款。這種情況在全國也是不少見的,我有一個項目也是這麼來的。可是,怪就怪在,你們政府當時才欠他多少工程款?不到一千萬而已,當時居然就跟他簽了舊改核心區的將近四萬多平方米的改造合同。就是他帶資把整個道路全部建設完成,你們區裏也不過欠他兩千多萬而已,何況當時你們已經付了他一部分。那麼這裏麵意味著什麼?要麼是你的前任,要麼是咱們的大哥跟王旭有私底下的交易。”

楊成輝哦了一聲,拿起茶杯:“這個嘛,我上任伊始,聽說當時有人向紀檢監察部門反映過,沒發現什麼問題,就像張嵐當時也查了我們一樣。”

天佑說:“這搞房地產開發的,哪個沒有幾套看家本領?大家對各自的做法都是心知肚明,誰也不去點破誰,這個是這行的規矩,也叫潛規則。你剛當區長,這裏麵的道兒還不大明白。這搞開發啊,立項、規劃、報批、工程建設和銷售,每個過程都要跟政府部門去打交道,哪個環節的工作都要做,每一個項目幾十個章,而每個章你至少也要跟三五個人打交道吧?一個項目你至少要給幾百個爺爺拜佛。這幾十個章就是幾十種利益在裏麵,你就要學會平衡,現在都是明碼標價,最低價是多少,最高價是多少,但是,你有了背景則不同,很多錢就可以省下。他當時隻交了兩百多萬,就霸占了那麼一個黃金地段,其中的貓膩還用我說嗎?”

楊成輝沉思起來,過了一會兒,他問:“你不是僅僅因為這些就放棄的吧?這不像是你的性格?”

天佑說:“本來這話我是不想跟你說的,但既然現在你以個人的名義向上級反映了泰華拆遷過程中出現的種種不正常情況,那我也告訴你一些我調查來的情況。”

楊成輝問:“你調查?”

天佑笑道:“做商人,不做到知己知彼怎麼做?我們做市場調查,不僅是要對項目本身做調查,對未來可能的市場風險進行評估,也要對我們未來潛在的競爭對手進行評估。你知道,當時我的所謂對手就是王旭的泰華,你猜我調查出什麼了?”

楊成輝把手裏的茶杯放下,緊緊盯著天佑。天佑說:“王旭的泰華是在你們公布招投標操作細則的前不久才將公司注冊資本金提高的,且不說他用了什麼方法,就是光憑這條信息,就可以證明,有人提前跟他打了招呼。那麼,這個人是誰?毫無疑問,是咱們大哥,你們的書記任品。他為什麼要這麼做?目的很明確,就是要王旭跟我競爭,這也就是你我下了那麼大力氣,王旭無論如何也不跟我合作的原因。”

楊成輝說:“我記得他曾經把我們聚到一起,想撮合你倆的合作的嘛。”

天佑說:“這就是咱們這位大哥做事的風格,從表麵上,他是做到了這一點,這事做得簡直太高了。他這是告訴你我,以及我們其他的同學,我其實是想讓天佑和王旭合作的,但他們兩個沒談成,這事就怪不得我了。看看,一下子就站在了製高點上。而事實上呢?他是指揮張則命令工商局在王旭手續不完備的情況下,完成了注冊,提高了注冊資本金。他為什麼這樣做?就是先叫王旭有資格來競買這塊地。後來,如何放寬招標條件等等手法,那完全是掩人耳目,估計最主要就是掩住你的眼睛。在任品看來,你跟我是站在一條線上的。當然,放寬招標條件限製肯定也不是任品親自提出來的對吧?”

楊成輝點點頭,他不得不佩服天佑的分析。自己當時雖然也偶爾往這方麵想過,可是畢竟不像天佑這樣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