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興南嶽寺,唐天寶中有白蛇銜茶子墜寺前,寺僧種之庵側,由此滋蔓,茶味倍佳,號曰蛇種。土人重之,每歲爭先餉遺。官司需索,修貢不絕。迨今方春采茶,清明日,縣令躬享白蛇於卓錫泉亭,隆厥典也。後來檄取,山農苦之,故袁高有“陰嶺茶未吐,使者牒已頻”之句。郭三益詩:“官符星火催春焙,卻使山僧怨白蛇。”盧仝《茶歌》:“安知百萬億蒼生,命墜顛崖受辛苦。”可見貢茶之累民,亦自古然矣。
《洞山茶係》:羅,去宜興而南,逾**十裏。浙直分界,隻一山岡,岡南即長興山。兩峰相阻,介就夷曠者,人呼為雲。履其地,始知古人製字有意。今字書字,但注雲“山名耳”。有八十八處,前橫大澗,水泉清駛,漱潤茶根,泄山土之肥澤,故洞山為諸之最。自西溯漲渚而入,取道茗嶺,甚險惡。
所出之茶,厥有四品:第一品,老廟後。廟祀山之土神者,瑞草叢鬱,殆比茶星矣。地不下二三畝,苕溪姚象先與婿分有之。茶皆古本,每年產不過二十斤,色淡黃不綠,葉筋淡白而厚,製成梗絕少。入湯,色柔白如玉露,味甘,芳香藏味中。空深永,啜之愈出,致在有無之外。第二品,新廟後、棋盤頂、紗帽頂、手巾條、姚八房及吳江周氏地,產茶亦不能多。香幽色白,味冷雋,與老廟不甚別,啜之差覺其薄耳。此皆洞頂也。總之,品至此,清如孤竹,和如柳下,並入聖矣。今人以色濃香烈為茶,真耳食而眯其似也。第三品,廟後漲沙、大袁頭、姚洞、羅洞、王洞、範洞、白石。第四品,下漲沙、梧桐洞、餘洞、石場、丫頭、留青、黃龍、岩灶、龍池,此皆平洞本也。外山之長潮、青口、莊、顧渚、茅山,俱不入品。
《茶彙鈔》:洞山茶之下者,香清葉嫩,著水香消。棋盤頂、紗帽頂、雄鵝頭、茗嶺,皆產茶地。諸地有老柯、嫩柯,惟老廟後無二,梗葉叢密,香不外散,稱為上品也。
《鎮江府誌》:潤州之茶,傲山為佳。
《寰宇記》:揚州江都縣蜀岡有茶園,茶甘旨如蒙頂。蒙頂在蜀,故以名岡。上有時會堂、春貢亭,皆造茶所,今廢,見毛文錫《茶譜》。
《宋史·食貨誌》:散茶出淮南,有龍溪、雨前、雨後之類。
《安慶府誌》:六邑俱產茶,以桐之龍山、潛之閔山者為最。蒔茶源在潛山縣。香茗山在太湖縣。大小茗山在望江縣。
《隨見錄》:宿鬆縣產茶,嚐之頗有佳種,但製不得法。倘別其地,辨其等,製以能手,品不在六安下。
《徽州誌》:茶產於鬆蘿,而鬆蘿茶乃絕少,其名則有勝金、嫩桑、仙芝、來泉、先春、運合、華英之品,其不及號者為片茶八種。近歲茶名,細者有雀舌、蓮心、金芽;次者為芽下白,為走林,為羅公;又其次者為開園,為軟枝,為大方。製名號多端,皆鬆蘿種也。
吳從先《茗說》:鬆蘿,予土產也,色如梨花,香如豆蕊,飲如嚼雪。種愈佳,則色愈白,即經宿無茶痕,固足美也。秋露白片子,更輕清若空,但香大惹人,難久貯,非富家不能藏耳。真者其妙若此,略混他地一片,色遂作惡,不可觀矣。然鬆蘿地如掌,所產幾許,而求者四方雲至,安得不以他混耶?
《黃山誌》:蓮花庵旁,就石縫養茶,多輕香冷韻,襲人斷齶。
《昭代叢書》:張潮雲:“吾鄉天都有抹山茶。茶生石間,非人力所能培植。味淡香清,足稱仙品。采之甚難,不可多得。”
《隨見錄》:鬆蘿茶,近稱紫霞山者為佳,又有南源、北源名色。其鬆蘿真品殊不易得。黃山絕頂有雲霧茶,別有風味,超出鬆蘿之外。
《通誌》:寧國府屬宣、涇、寧、旌、太諸縣,各山俱產鬆蘿。
《名勝誌》:寧國縣山在文脊山北,產茶充貢。《茶經》雲“味與蘄州同”。宋梅詢有“茶煮山雪滿甌”之句。今不可複得矣。
《農政全書》:宣城縣有丫山,形如小方餅橫鋪,茗芽產其上。其山東為朝日所燭,號為陽坡,其茶最勝。太守薦之,京洛人士題曰“丫山陽坡橫文茶”,一名“瑞草魁”。
《華夷花木考》:宛陵茗池源茶,根株頗碩,生於陰穀,春夏之交,方發萌芽。莖條雖長,旗槍不展,乍紫乍綠。天聖初,郡守李虛己同太史梅詢嚐試之,品以為建溪、顧渚不如也。
《隨見錄》:宣城有綠雪芽,亦鬆蘿一類。又有翠屏等名色。其涇川塗茶,芽細、色白、味香,為上供之物。
《通誌》:池州府屬青陽、石埭、建德,俱產茶。貴池亦有之,九華山閔公墓茶,四方稱之。
《九華山誌》:金地茶,西域僧金地藏所植,今傳枝梗空筒者是。大抵煙霞雲霧之中,氣常溫潤,與地上者不同,味自異也。
《通誌》:廬州府屬六安、霍山,並產名茶,其最著惟白茅貢尖,即茶芽也。每歲茶出,知州具本恭進。
六安州有小峴山,出茶名小峴春,為六安極品。霍山有梅花片,乃黃梅時摘製,色香兩兼而味稍薄。又有銀針、丁香、鬆蘿等名色。
《紫桃軒雜綴》:餘生平慕六安茶,適一門生作彼中守,寄書托求數兩,竟不可得,殆絕意乎!
陳眉公《筆記》:雲桑茶出琅琊山,茶類桑葉而小,山僧焙而藏之,其味甚清。
廣德州建平縣雅山出茶,色香味俱美。
《浙江通誌》:杭州錢塘、富陽及餘杭徑山多產茶。
《天中記》:杭州寶雲山出者,名寶雲茶。下天竺香林洞者,名香林茶。上天竺白雲峰者,名白雲茶。
田子藝雲:龍泓今稱龍井,因其深也。《郡誌》稱有龍居之,非也。蓋武林之山,皆發源天目,有龍飛鳳舞之讖,故西湖之山以龍名者多,非真有龍居之也。有龍,則泉不可食矣。泓上之閣,亟宜去之,浣花諸池,尤所當浚。
《湖雜記》:龍井產茶,作豆花香,與香林、寶雲、石人塢、垂雲亭者絕異。采於穀雨前者尤佳,啜之淡然,似乎無味,飲過後,覺有一種太和之氣,彌綸於齒頰之間,此無味之味,乃至味也。為益於人不淺,故能療疾。其貴如珍,不可多得。
《坡仙食飲錄》:寶嚴院垂雲亭亦產茶,僧怡然以垂雲茶見餉,坡報以大龍團。
陶穀《清異錄》:開寶中,竇儀以新茶餉予,味極美,奩麵標雲龍陂山子茶。龍陂是顧渚山之別境。
《吳興掌故》:顧渚左右有大小官山,皆為茶園。明月峽在顧渚側,絕壁削立,大澗中流,亂石飛走,茶生其間,尤為絕品。張文規詩所謂“明月峽中茶始生”是也。
顧渚山,相傳以為吳王夫差於此顧望原隰可為城邑,故名。唐時,其左右大小官山皆為茶園,造茶充貢,故其下有貢茶院。
《蔡寬夫詩話》:湖州紫筍出顧渚,在常、湖二郡之間,以其萌茁紫而似筍也。每歲入貢,以清明日到,先薦宗廟,後賜近臣。
馮可賓《茶箋》:環長興境,產茶者曰羅,曰白岩,曰烏瞻,曰青東,曰顧渚,曰浦,不可指數。獨羅最勝。環境十裏而遙,為者亦不可指數。而曰,兩山之介也。羅隱隱此,故名。在小秦王廟後,所以稱廟後羅也。洞山之,南麵陽光,朝旭夕輝,雲霧,所以味迥別也。
《名勝誌》:茗山在蕭山縣西三裏,以山中出佳茗也。又上虞縣後山,茶亦佳。
《方輿勝覽》:會稽有日鑄嶺,嶺下有寺,名資壽。其陽坡名油車,朝暮常有日,茶產其地,絕奇。歐陽文忠雲:“兩浙草茶,日鑄第一。”
《紫桃軒雜綴》:普陀老僧貽餘小岩茶一裹,葉有白茸,瀹之無色,徐引,覺涼透心腑。僧雲:“本岩歲止五六斤,專供大士,僧得啜者寡矣。”
《普陀山誌》:茶以白華岩頂者為佳。
《天台記》:丹丘出大茗,服之生羽翼。
桑莊《茹芝續譜》:天台茶有三品:紫凝、魏嶺、小溪是也。今諸處並無出產,而土人所需,多來自西坑、東陽、黃坑等處。石橋諸山,近亦種茶,味甚清甘,不讓他郡,蓋出自名山霧中,宜其多液而全厚也。但山中多寒,萌發較遲,兼之做法不佳,以此不得取勝。又所產不多,僅足供山居而已。
《天台山誌》:葛仙翁茶圃,在華頂峰上。
《群芳譜》:安吉州茶,亦名紫筍。
《通誌》:茶山,在金華府蘭溪縣。
《廣輿記》:鳩坑茶,出嚴州府淳安縣。方山茶,出衢州府龍遊縣。
勞大與《甌江逸誌》:浙東多茶品,雁宕山稱第一。每歲穀雨前三日,采摘茶芽進貢。一槍二旗而白毛者,名曰明茶;穀雨日采者,名雨茶。一種紫茶,其色紅紫,其味尤佳,香氣尤清,又名玄茶,其味皆似天池而稍薄。難種薄收,土人厭人求索,園圃中少種,間有之,亦為識者取去。按盧仝《茶經》雲:“溫州無好茶,天台瀑布水、甌水味薄,惟雁宕山水為佳。”此茶亦為第一,曰去腥膩、除煩惱、卻昏散、消積食。但以錫瓶貯者,得清香味,不以錫瓶貯者,其色雖不堪觀,而滋味且佳,同陽羨山茶無二無別。采摘近夏,不宜早;炒做宜熟,不宜生,如法可貯二三年。愈佳愈能消宿食醒酒,此為最者。
王草堂《茶說》:溫州中及上茶皆有名,性不寒不熱。
屠粹忠《三才藻異》:舉岩,婺茶也。片片方細,煎如碧乳。
《江西通誌》:茶山,在廣信府城北,陸羽嚐居此。
洪州西山白露鶴嶺,號絕品,以紫清香城者為最。及雙井茶芽,即歐陽公所雲“石上生茶如鳳爪”者也。又羅漢茶,如豆苗,因靈觀尊者自西山持至,故名。
《南昌府誌》:新建縣鵝岡西有鶴嶺,雲物鮮美,草木秀潤,產名茶異於他山。
《通誌》:瑞州府出茶芽,廖暹《十詠》呼為雀舌香焙雲。其餘臨江、南安等府俱出茶,廬山亦產茶。
袁州府界橋出茶,今稱仰山、稠平、木平者佳,稠平者尤妙。
贛州府寧都縣出林,乃一林姓者以長指甲炒之,采製得法,香味獨絕,因之得名。
《名勝誌》:茶山寺,在上饒縣城北三裏,按《圖經》,即廣教寺。中有茶園數畝,陸羽泉一勺。羽性嗜茶,環居皆植之,烹以是泉,後人遂以廣教寺為茶山寺雲。宋有茶山居士曾吉甫,名幾,以兄開忤秦檢,奉祠僑居此寺,凡七年,杜門不問世故。
《丹霞洞天誌》:建昌府麻姑山產茶,惟山中之茶為上,家園植者次之。
《饒州府誌》:浮梁縣陽府山,冬無積雪,凡物早成,而茶尤殊異。金君卿詩雲:“聞雷已薦雞鳴筍,未雨先嚐雀香茶。”以其地暖故也。
《通誌》:南康府出匡茶,香味可愛,茶品之最上者。
九江府彭澤縣九都山出茶,其味略似六安。
《廣輿記》:德化茶,出九江府。又,崇義縣多產茶。
《吉安府誌》:龍泉縣匡山有苦齋,章溢所居,四麵峭壁,其下多白雲,上多北風,植物之味皆苦。野蜂巢其間,采花蕊作蜜,味亦苦。其茶苦於常茶。
《群芳譜》:太和山騫林茶,初泡極苦澀,至三四泡,清香特異,人以為茶寶。
《福建通誌》:福州、泉州、建寧、延平、興化、汀州、邵武諸府,俱產茶。
《合璧事類》:建州出大片。方山之芽,如紫筍,片大極硬。須湯浸之,方可碾。治頭痛,江東老人多服之。
《天下名山記》:鼓山半岩茶,色香,風味當為閩中第一,不讓虎丘、龍井也。雨前者每兩僅十錢,其價廉甚。一雲前朝每歲進貢,至楊文敏當國,始奏罷之。然近來官取,其擾甚於進貢矣。
柏岩,福州茶也。岩即柏梁台。
《興化府誌》:仙遊縣出鄭宅茶,真者無幾,大都以贗者雜之,雖香而味薄。
陳懋仁《泉南雜誌》:清源山茶,青翠芳馨,超軼天池之上。南安縣英山茶,精者可亞虎丘,惜所產不若清源之多也。閩地氣暖,桃李冬花,故茶較吳中差早。《延平府誌》:棕毛茶,出南平縣半岩者佳。
《建寧府誌》:北苑在郡城東,先是建州貢茶,首稱北苑龍團,而武夷石乳之名未著。至元時,設場於武夷,遂與北苑並稱。今則但知有武夷,不知有北苑矣。吳越間人頗不足閩茶,而甚豔北苑之名,不知北苑實在閩也。
宋無名氏《北苑別錄》:建安之東三十裏,有山曰鳳凰,其下直北苑,旁聯諸焙,厥土赤壤,厥茶惟上上。太平興國中,初為禦焙,歲模龍鳳,以羞貢筐,蓋表珍異。慶曆中,漕台益重其事,品數日增,製度日精。厥今茶自北苑上者,獨冠天下,非人間所可得也。方其春蟲震蟄,群夫雷動,一時之盛,誠為大觀。故建人謂至建安而不詣北苑,與不至者同。仆因攝事,得研究其始末,姑摭其大概,修為十餘類,目曰《北苑別錄》雲。
禦園:九窠十二隴,麥窠,壤園,龍遊案,小苦竹,苦竹裏,雞藪案,苦竹,苦竹源,鼯鼠案,教練隴,鳳凰山,大小焊,橫坑,猿遊隴,張坑,帶園,焙東,中曆,東際,西際,官平,石碎窠,上下官坑,虎膝窠,樓隴,蕉窠,新園,天樓基,院坑,曾坑,黃際,馬安山,林園,和尚園,黃淡窠,吳彥山,羅漢山,水桑窠,銅場,師如園,靈滋,苑馬園,高,大案頭,小山。右四十六所,廣袤三十餘裏,自官平而上為內園,官坑而下為外園。方春靈芽萌坼,先民焙十餘日,如九窠十二隴、龍遊窠、小苦竹、張坑、西際,又為禁園之先也。
《東溪試茶錄》:舊記建安郡官焙三十有八。
丁氏舊錄雲:“官私之焙,千三百三十有六。”而獨記官焙三十二。東山之焙十有四:北苑龍焙一,乳橘內焙二,乳橘外焙三,重院四,壑嶺五,渭源六,範源七,蘇口八,東宮九,石坑十,建溪十一,香口十二,火梨十三,開山十四。南溪之焙十有二:下瞿一,洲東二,汾東三,南溪四,斯源五,小香六,際會七,謝坑八,沙龍九,南鄉十,中瞿十一,黃熟十二。西溪之焙四:慈善西一,慈善東二,慈惠三,船坑四。北山之焙二:慈善東一,豐樂二。
外有曾坑、石坑、壑源、葉源、佛嶺、沙溪等處。
惟壑源之茶,甘香特勝。
茶之名有七:一曰白茶,民間大重,出於近歲,園焙時有之。地不以山川遠近,發不以社之先後。芽葉如紙,民間以為茶瑞,取其第一者為鬥茶。次曰柑葉茶,樹高丈餘,徑頭七八寸,葉厚而圓,狀如柑橘之葉,其芽發即肥乳,長二寸許,為食茶之上品。三曰早茶,亦類柑葉,發常先春,民間采製為試焙者。四曰細葉茶,葉比柑葉細薄,樹高者五六尺,芽短而不肥乳,今生沙溪山中,蓋土薄而不茂也。五曰稽茶,葉細而厚密,芽晚而青黃。六曰晚茶,蓋稽茶之類,發比諸茶較晚,生於社後。七曰叢茶,亦曰叢生茶,高不數尺,一歲之間發者數四,貧民取以為利。
《品茶要錄》:壑源、沙溪,其地相背,而中隔一嶺,其去無數裏之遙,然茶產頓殊。有能出力移栽植之,亦為風土所化。竊嚐怪茶之為草,一物耳,其勢必猶得地而後異。豈水絡地脈偏鍾粹於壑源,抑禦焙占此大岡巍隴,神物伏護,得其餘蔭哉?何其甘芳精至而美擅天下也。觀夫春雷一鳴,筠籠才起,售者已擔簦挈橐於其門,或先期而散留金錢,或茶才入笪而爭酬所直。故壑源之茶,常不足客所求。其有桀猾之園民,陰取沙溪茶葉,雜就家而製之。人耳其名,睨其規模之相若,不能原其實者,蓋有之矣。凡壑源之茶售以十,則沙溪之茶售以五,其直大率仿此。然沙溪之園民,亦勇於覓利,或雜以鬆黃,飾以首麵。凡肉理怯薄,體輕而色黃者,試時鮮白,不能久泛,香薄而味短者,沙溪之品也。凡肉理實厚,體堅而色紫,試時泛盞凝久,香滑而味長者,壑源之品也。
《潛確類書》:曆代貢茶,以建寧為上,有龍團、鳳團、石乳、滴乳、綠昌明、頭骨、次骨、末骨、鹿骨、山挺等名,而密雲龍最高,皆碾屑作餅。至國朝始用芽茶,曰探春,曰先春,曰次春,曰紫筍,而龍鳳團皆廢矣。
《名勝誌》:北苑茶園,屬甌寧縣。舊經雲:“偽閩龍啟中,裏人張暉,以所居北苑地宜茶,悉獻之官,其名始著。”
《三才藻異》:石岩白,建安能仁寺茶也,生石縫間。
建寧府屬浦江縣江郎山出茶,即名江郎茶。
《武夷山誌》:前朝不貴閩茶,即貢者亦隻備宮中浣濯甌盞之需。貢使類以價貨京師所有者納之。間有采辦,皆劍津廖地產,非武夷也。黃冠每市山下茶,登山貿之,人莫能辨。
茶洞在接筍峰側,洞門甚隘,內境夷曠,四周皆穹崖壁立。土人種茶,視他處為最盛。
崇安殷令招黃山僧以鬆蘿法製建茶,真堪並駕,人甚珍之,時有“武夷鬆蘿”之目。
王梓《茶說》:武夷山周回百二十裏,皆可種茶。茶性,他產多寒,此獨性溫。其品有二:在山者為岩茶,上品;在地者為洲茶,次之。香清濁不同,且泡時岩茶湯白,洲茶湯紅,以此為別。雨前者為頭春,稍後為二春,再後為三春。又有秋中采者,為秋露白,最香。須種植、采摘、烘焙得宜,則香味兩絕。然武夷本石山,峰巒載土者寥寥,故所產無幾。若洲茶,所在皆是,即鄰邑近多栽植,運至山中及星村墟市賈售,皆冒充武夷。更有安溪所產,尤為不堪。或品嚐其味,不甚貴重者,皆以假亂真誤之也。至於蓮子心、白毫,皆洲茶,或以木蘭花熏成欺人,不及岩茶遠矣。
張大複《梅花筆談》:《經》雲:“嶺南生福州、建州。”今武夷所產,其味極佳,蓋以諸峰拔立,正陸羽所雲“茶上者生爛石中”者耶!
《草堂雜錄》:武夷山有三味茶,苦酸甜也,別是一種,飲之味果屢變,相傳能解酲消脹。然采製甚少,售者亦稀。
《隨見錄》:武夷茶,在山上者為岩茶,水邊者為洲茶。岩茶為上,洲茶次之。岩茶,北山者為上,南山者次之。南北兩山,又以所產之岩名為名,其最著者,名曰工夫茶。工夫之上,又有小種,則以樹名為名。每株不過數兩,不可多得。洲茶名色,有蓮子心、白毫、紫毫、龍須、鳳尾、花香、蘭香、清香、奧香、選芽、漳芽等類。
《廣輿記》:泰寧茶,出邵武府。
福寧州大姥山出茶,名綠雪芽。
《湖廣通誌》:武昌茶,出通山者上,崇陽、蒲圻者次之。
《廣輿記》:崇陽縣龍泉山,周二百裏。山有洞,好事者持炬而入,行數十步許,坦平如室,可容千百眾。石渠流泉清洌,鄉人號曰魯溪。岩產茶,甚甘美。
《天下名勝誌》:湖廣江夏縣洪山,舊名東山,《茶譜》雲:“鄂州東山出茶,黑色如韭,食之已頭痛。”
《武昌郡誌》:茗山在蒲圻縣北十五裏,產茶。又大冶縣亦有茗山。
《荊州土地記》:武陵七縣通出茶,最好。
《嶽陽風土記》:湖諸山舊出茶,謂之湖茶。李肇所謂“嶽州湖之含膏”是也。唐人極重之,見於篇什。今人不甚種植,惟白鶴僧園有千餘本。土地頗類北苑,所出茶一歲不過一二十斤,土人謂之白鶴茶,味極甘香,非他處草茶可比,並茶園地色亦相類,但土人不甚植爾。
《通誌》:長沙茶陵州,以地居茶山之陰,因名。昔炎帝葬於茶山之野。茶山即雲陽山,其陵穀間多生茶茗故也。
長沙府出茶,名安化茶。辰州茶,出漵浦。郴州亦出茶。
《類林新詠》:長沙之石楠葉,摘芽為茶,名欒茶,可治頭風。湘人以四月四日摘楊桐草,搗其汁拌米而蒸,猶糕糜之類,必啜此茶,乃去風也。
《合璧事類》:潭郡之間有渠江,中出茶,而多毒蛇猛獸,鄉人每年采擷不過十五六斤。其色如鐵,而芳香異常,烹之無腳。
湘潭茶,味略似普洱,土人名曰芙蓉茶。
《茶事拾遺》:潭州有鐵色,夷陵有壓磚。
《通誌》:靖州出茶油。薪水有茶山,產茶。
《河南通誌》:羅山茶,出河南汝寧府信陽州。
《桐柏山誌》:瀑布山,一名紫凝山,產大葉茶。
《山東通誌》:兗州府費縣蒙山石巔,有花如茶,土人取而製之,其味清香,迥異他茶,貢茶之異品也。
《輿誌》:蒙山一名東山,上有白雲岩,產茶,亦稱蒙頂。
《廣東通誌》:廣州、韶州、南雄、肇慶各府及羅定州,俱產茶。
西樵山在郡城西一百二十裏,峰巒七十有二,唐末詩人曹鬆移植顧渚茶於此,居人遂以茶為生業。
韶州府曲江縣曹溪茶,歲可三四采,其味清甘。
潮州大埔縣、肇慶恩平縣,俱有茶山。德慶州有茗山,欽州靈山縣亦有茶山。
吳陳琰《曠園雜誌》:端州白雲山,出雲獨奇,山故蒔茶在絕壁,歲不過得一石許,價可至百金。
王草堂《雜錄》:粵東珠江之南產茶,曰河南茶。潮陽有鳳山茶,樂昌有毛茶,長樂有石茗,瓊州有靈茶、烏藥茶雲。
《嶺南雜記》:廣南出苦茶,俗呼為苦丁,非茶也。茶大如掌,一片入壺,其味極苦,少則反有甘味,噙咽利咽喉之症,功並山豆根。
化州有琉璃茶,出琉璃庵。其產不多,香與峒相似。僧人奉客,不及一兩。
羅浮有茶,產於山頂石上,剝之如蒙山之石茶,其香倍於廣,不可多得。
《南越誌》:龍川縣出皋盧,味苦澀,南海謂之過盧。
《陝西通誌》:漢中府興安州等處產茶,如金州、石泉、漢陰、平利、西鄉諸縣各有茶園,他郡則無。
《四川通誌》:四川產茶州縣凡二十九處,成都府之資陽、安縣、灌縣、石泉、崇慶等;重慶府之南川、黔江、豐都、武隆、彭水等;夔州府之建始、開縣等;及保寧府、遵義府、嘉定州、瀘州、雅州、烏蒙等處。東川茶有神泉、獸目,邛州茶曰火井。
《華陽國誌》:涪陵無蠶桑,惟出茶、丹漆、蜜蠟。
《華夷花木考》:蒙頂茶受陽氣全,故芳香。唐李德裕人蜀,得蒙餅,以沃於湯瓶之上,移時盡化,乃驗其真蒙頂。又有五花茶,其片作五出。
毛文錫《茶譜》:蜀州晉原、洞口、橫原、珠江、青城,有橫芽、雀舌、鳥觜、麥顆,蓋取其嫩芽所造,以形似之也。又有片甲、蟬翼之異。片甲者,早春黃芽,其葉相抱如片甲也;蟬翼者,其葉嫩薄如蟬翼也,皆散茶之最上者。
《東齋紀事》:蜀雅州蒙頂產茶,最佳。其生最晚,每至春夏之交始出,常有雲霧覆其上,若有神物護持之。
《群芳譜》:峽州茶有小江園、碧澗、明月房、茱萸等。
陸平泉《茶寮記事》:蜀雅州蒙頂上有火前茶,最好,謂禁火以前采者。後者謂之火後茶,有露芽、穀芽之名。
《述異記》:巴東有真香茗,其花白色如薔薇,煎服令人不眠,能誦無忘。
《廣輿記》:峨嵋山茶,其味初苦而終甘。又瀘州茶可療風疾。又有一種烏茶,出天全六番招討使司境內。
王新城《隴蜀餘聞》:蒙山在名山縣西十五裏,有五峰,最高者曰上清峰。其巔一石大如數間屋,有茶七株,生石上,無縫罅,雲是甘露大師手植。每茶時葉生,智炬寺僧輒報有司往視。籍記其葉之多少,采製才得數錢許。明時貢京師僅一錢有奇。環石別有數十株,曰陪茶,則供藩府諸司之用而已。其旁有泉,恒用石覆之,味精妙,在惠泉之上。
《雲南記》:名山縣出茶,有山曰蒙山,聯延數十裏,在西南。按《拾遺誌》、《尚書》所謂“蔡蒙旅平”者,蒙山也,在雅州。凡蜀茶,盡在此。
《雲南通誌》:茶山,在元江府城西北普洱界。太華山,在雲南府西,產茶色似鬆蘿,名曰太華茶。
普洱茶,出元江府普洱山,性溫味香。兒茶,出永昌府,俱作團。又感通茶,出大理府點蒼山感通寺。
《續博物誌》:威遠州即唐南詔銀生府之地,諸山出茶,收采無時,雜椒薑烹而飲之。
《廣輿記》:雲南廣西府出茶。又灣甸州出茶,其境內孟通山所產,亦類陽羨茶,穀雨前采者香。
曲靖府出茶子,叢生,單葉,子可作油。
許鶴沙《滇行紀程》:滇中陽山茶,絕類鬆蘿。
《天中記》:容州黃家洞出竹茶,其葉如嫩竹,土人采以作飲,甚甘美。
《貴州通誌》:貴陽府產茶,出龍裏東苗坡及陽寶山,土人製之無法,味不佳。近亦有采芽以造者,稍可供啜。威寧府茶,出平遠,產岩間,以法製之,味亦佳。
《地圖綜要》:貴州新添軍民衛產茶,平越軍民衛亦出茶。
《研北雜誌》:交趾出茶,如綠苔,味辛烈,名曰登。北人重譯,名茶曰釵。
【譯文】
唐代李肇《國史補》記載:民間風俗以茶為貴,所以茶葉名品更多。劍南道(治今四川成都)有蒙頂石花,有小方,有散芽,號稱天下第一。湖州有顧渚的紫筍茶,東川(治今四川治縣)有神泉小團、綠昌明、獸目。峽州(今湖北宜昌)有小江園、碧澗寮、明月房、茱萸寮。福州有柏岩、方山露芽。婺州(治今浙江金華)有東白、舉岩、碧貌。建安有青風髓。夔州有香山。江陵有楠木。湖南有衡山。睦州(治今浙江淳安西南)有鳩坑。洪州有西山的白露。壽州有霍山的黃芽。綿州有鬆嶺,雅州有露芽,南康有雲居,彭州有仙崖、石花,渠江有薄片,邛州有火井、思安,黔陽有都濡、高株,瀘川有納溪、梅嶺,義興有陽羨、春池、陽鳳嶺,這都是品質名次最為著名的。
元代馬端臨《文獻通考》記載:建州出產的片茶,有龍團、鳳團、石乳、的乳、白乳、頭金、蠟麵、頭骨、次骨、末骨、粗骨、山挺十二個等級,用來作為每年的進貢和國家的大事所用,以及本路的食茶。其餘各州的片茶,則有進寶雙勝、寶山兩府,出產於興國軍;仙芝、嫩蕊、福合、祿合、運合、脂合,出產於饒州、池州;泥片,出產於虔州(治今江西贛州);綠英金片,出產於袁州(治今江西宜春);玉津,出產於臨江軍;靈川,出產於福州;先春、早春、華英、來泉、勝金,出產於歙州;獨行靈草、綠芽片金、金茗,出產於潭州;大拓枕,出產於江陵和大小巴陵;開勝、開、小、生黃翎毛,出產於嶽州;雙上綠芽、大小方,出產於嶽州、辰州、澧州;東首、淺山薄側,出產於光州。總共有二十六種名色。浙江東路、浙江西路以及宣州、江州、鼎州隻是以上、中、下或者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為號。至於散茶,則有太湖、龍溪、次號、末號,出產於淮南;嶽麓、草子、楊樹、雨前、雨後,出產於荊湖南路和荊湖北路;清口,出產於歸州;茗子,出產於江南。總共有十一種名色。
南宋葉夢得《避暑錄話》記載:北苑茶,正宗所產出於曾坑,叫做正焙;不是曾坑的是沙溪所產,叫做外焙。這兩個地方相距不遠,可是所產茶葉的品種卻相差懸殊。沙溪所產茶色澤鮮白超過曾坑,隻是回味較短而稍微苦澀,識茶的人一經品啜,便如涇渭分明。我起初懷疑這裏的地氣土宜,不應該相差如此明顯,等到來到山中,每當開辟道路、整治岩石洞窟,有時幾丈之間,土色各不相同,肥沃與貧瘠、緊坡與緩坡、幹燥與濕潤也相差很大。同時種植兩棵樹木,相距數步之間,封土、培植、灌溉等也基本相同,可是兩棵樹木的茂盛與枯槁就像是兩種東西。經過體驗然後才知道事情如果不經過親眼所見,一定不會確信。草茶的極品,隻有雙井、顧渚,也不過各有數畝茶園。雙井茶產於分寧縣(今江西修水),其產地屬於黃庭堅(字魯直)的家。元(1086-1094)年間,黃庭堅極力在京師推薦,其家族也都把收獲的茶寄給他,但是每年也僅僅收獲一二斤罷了。顧渚茶產於長興縣(今屬浙江),所謂的吉祥寺,其茶園的一半屬於今劉希範侍郎家所有。兩地所產,每年也不過五六斤。近年來寺院中的僧人求取茶葉,往往來不及精心揀擇,品質遠遠趕不上劉氏所產。我每年向劉氏索求,超過半斤質量就得不到保證。這是因為茶味雖然差別不大,其精品關鍵在於嫩芽。摘取剛剛萌發如雀舌一般的嫩芽,叫做槍;稍微展開而成為葉的,叫做旗。旗就不是很貴重。實在不得已就取一槍一旗,超過這個標準就嫌老了。這就是極品名茶之所以難得的緣故。
北宋歐陽修《歸田錄》記載:臘茶出產於劍、建二州,草茶則盛產於兩浙。兩浙的茶品,以紹興的日注茶為第一。自從景(1034-1038)以後,洪州雙井白茶逐漸興盛起來,近年製作尤其精致,用紅紗囊包裹,不超過一二兩,而要用普通茶葉十多斤保養,避免暑期潮濕之氣。其品質遠遠超出日注茶之上,於是就可以稱為草茶第一。
南宋趙彥衛《雲麓漫鈔》記載:茶葉出產於浙江西路,湖州為上,江南常州次之。湖州茶出產於長興顧渚山中,常州則出產於義興君山懸腳嶺北岸下等地。
《蔡寬夫詩話》中說:盧仝(號玉川子)《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中“手閱月團三百片”及“天子須嚐陽羨茶”的句子。可知孟諫議所寄贈的,乃是陽羨茶。
北宋楊億(字大年,諡文,世稱楊文公)《談苑》中說:蠟茶出產於建州,陸羽《茶經》尚未知道,隻是說福建等州未詳,往往得之,其味道極好。江南地區近日才有蠟麵的稱號。丁謂《北苑茶錄》說:“北苑貢茶創造之初,沒有人知道。”詢問三館檢討杜鎬,他也是說在江南任職的時候,才記得有研膏茶。歐陽修《歸田錄》也說出產於福建,而沒有明言其起源。從唐朝各家文獻中,常常有蠟麵茶的說法,可以推斷這是從唐朝開始有的。
北宋高承《事物紀原》記載:五代南唐李氏,另外命人取茶的乳粥製作成片,有人稱做京鋌、的乳以及骨子等,由此可知,京鋌之品是從南唐創始的。《北苑貢茶錄》中說:“的乳以下,用下品的茶葉摻雜製作進行銷售,隻有京師供奉的,是至真之品,沒有雜質,可能就是由此而得名京鋌。”有人說,自宋太祖開寶(968-976)年間以來,才有這種茶。當時精於茶事的人說,南唐李氏政權,隻稱作都下,而以朝廷所在的汴京作為京師。而今忽然出現這種稱呼,是說明南唐將要歸順朝廷吧!
明代羅廩《茶解》中說:唐朝時期的產茶之地,僅僅如陸羽(一名疾,字季疵)所講到的。那麼今天的虎丘、羅、天池、顧渚、龍井、雁宕、武夷、靈川、大盤、日鑄、朱溪等有名的好茶,沒有一個列入其中。由此可以知道靈異的瑞草處處都有,隻是人們不懂得科學培植,或者不善於采製加工罷了。
明代陳仁錫《潛確類書》中說:《茶譜》記載:袁州的界橋茶,其名聲很大,但是不如湖州的研膏茶、紫筍茶,烹點時會有綠腳垂下。另外婺州有舉岩茶,每一片都方正細小,雖然出產很少,茶味卻極其甘芳,煎煮之後如碧玉之乳。
明代徐光啟《農政全書》記載:玉壘關(在今四川灌縣西)外的寶唐山(在今四川汶川),有茶樹生長在懸崖之上,茶筍長到三寸五寸,才有一葉兩葉發出來。涪州出產三種茶葉,最上品的是賓化茶,其次是白馬茶,最下的是涪陵茶。
明代田藝蘅《煮泉小品》記載:茶葉,浙江以北地區出產的,品質都比較好。隻有福建、兩廣以南地區,不僅其泉水不可輕易飲用,所出產的茶葉也應當謹慎勿用或者有選擇地飲用。從前陸羽《茶經》沒有詳細記載嶺南所出產的茶葉,隻是說“往往能得到一些茶葉,其味道都非常好”。我看到福建、兩廣地區多有瘴癘之氣,熏染到草木之上,北方人飲用過後,大多會導致疾病發生,所以說人們應當謹慎從事。
《茶譜通考》記載:嶽陽的含膏冷、劍南的綠昌明、蘄門的團黃、蜀川的雀舌、巴東的真香、夷陵的壓磚、龍安的騎火,都是一代名茶。
《江南通誌》記載:蘇州府吳縣西山所出產的茶葉,在穀雨之前采摘焙製。其中極細的好茶,販賣到市場上,爭先恐後地漲價,以雨前茶為最貴。
《吳郡虎丘誌》記載:虎丘茶,寺院的僧房都種植茶樹,名聞天下。穀雨前采摘細嫩的芽茶焙製而烹試,其色澤如月下白色,其味道如豆花香。近來因為官府征收饋送遠方,虎丘山中的僧人供奉茶葉一斤,要花費數錢銀子,因此苦於饋贈,茶樹也不修剪打理,甚而至於砍掉茶樹,所以虎丘茶極為稀少。
宋代米芾(字元章,襄陽人)《誌林》記載:蘇州穹窿山下有一座海雲庵,庵中生長著兩棵大茶樹,兩樹根株相連,已經有二百多年了。
《姑蘇誌》記載:蘇州虎丘寺西邊出產茶葉,朱安雅說:“如今二山門向西略偏,本來名叫茶嶺。”
陳繼儒(號眉公)《太平清話》記載:太湖洞庭西山中最西邊的地方,有仙人茶,乃是樹上的苔蘚,商山四皓采摘來製成茶飲用。
《圖經續記》記載:太湖洞庭小青山塢出產茶葉,唐宋時期就入貢朝廷。其下有水月寺,於是就命名所產茶葉叫做水月茶。
《古今名山記》記載:支硎山(今蘇州城西觀音山)茶塢,多種植茶樹。
《隨見錄》記載:太湖洞庭山出產有茶,與茶略微相似而更加精細,味道非常甘甜香洌,俗語稱為“嚇殺人”,出產於碧螺峰的尤其精致,所以叫做碧螺春。
《鬆江府誌》記載:餘山在鬆江府城的北麵,舊有餘姓的人在這裏修道,所以叫做餘山。山中出產的茶與筍都非常好,有蘭花的香味。所以陳眉公說:“我故鄉的餘山茶,與虎丘茶在伯仲之間。”
《常州府誌》記載:武進縣章山山麓有茶巢嶺,唐朝時陸龜蒙曾經在這裏種茶。
《天下名勝誌》記載:南嶽,古代叫做陽羨山,也就是君山的北麓。三國吳主孫皓即位之後,就到此山去封禪,稱之為南嶽。唐朝時產茶作為貢品,就是所謂的南嶽貢茶。
常州宜興縣東南另有一處茶山。唐朝時製茶進貢朝廷,所以又叫做唐貢山,在宜興縣東南三十五裏的均山鄉。
《武進縣誌》記載:茶山路,在廣化門外,十裏之內,有大墩小墩連綿不斷,前後簇擁,有茶山的形狀。唐代湖州、常州兩郡太守會於陽羨,造茶修貢,從這裏往返,所以叫做茶山路。
清代王《檀幾叢書》記載:茗山,在宜興縣西南五十裏的永豐鄉。唐代詩人皇甫曾有《送羽南山采茶》詩,可見唐代貢茶就在茗山。
唐代李棲筠(字貞一,封讚皇縣伯,世稱讚皇公)擔任常州刺史時,山中的僧人進獻陽羨茶。陸羽品評為芬芳冠世,經過精心焙製可以進貢給朝廷。李棲筠於是就在洞靈觀設置茶舍,每年製造一萬兩茶,進貢朝廷。後來韋夏卿將茶舍遷移到無錫縣罨畫溪上,距離湖大約一裏的地方。明人許有穀詩中所謂的“陸羽名荒舊茶舍,卻教陽羨置郵忙”,指的就是此事。
義興(今江蘇宜興)南嶽寺,唐玄宗天寶年間(742-756)曾有白蛇口銜茶籽墜落寺前,寺院僧人把茶籽種植在寺旁,從此滋蔓繁衍,茶味更好,叫做蛇種。當地人都很看重,每年爭先恐後饋贈親友,官府索要,修貢不斷。至今每到春天就如期采茶,清明這天縣令要親自在卓錫泉亭拜祭白蛇,其典禮非常隆重。後來官府索取太多,茶農深受其苦,所以袁高有“陰嶺茶未吐,使者牒已頻”的詩句。宋人郭三益詩寫道:“官符星火催春焙,卻使山僧怨白蛇。”唐代盧仝《茶歌》寫道:“安知百萬億蒼生,命墜顛崖受辛苦。”可見貢茶擾累人民,也是自古如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