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2 / 3)

黔中(65):生思州、播州、費州、夷州(66)。

江西(67):生鄂州、袁州、吉州(68)。

嶺南(69):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70)。(原注:福州生閩方山山陰(71)。)其恩、播、費、夷、鄂、袁、吉、福、建、韶、象十一州未詳,往往得之,其味極佳。

【注釋】

(1)山南:唐貞觀十道之一。唐貞觀元年,劃全國為十道,道轄郡州,郡州轄縣。

(2)峽州:治所在今湖北宜賓市。

(3)遠安、宜都、夷陵三縣:即今湖北遠安縣、宜都縣、宜昌市。

(4)襄州、荊州:襄州,今湖北襄樊市;荊州,今湖北江陵縣。

(5)南漳縣:今仍名南漳縣。

(6)衡州:今湖南衡陽地區。

(7)衡山縣:縣治所在今衡陽朱亭鎮對岸。

(8)金州、梁州:金州,今陝西安康一帶;梁州,今陝西漢中一帶。

(9)西城、安康:西城,今陝西安康市;安康,治所在今安康市城西五十裏漢水西岸。

(10)褒城、金牛:褒城,今漢中褒城鎮;金牛,今四川廣元。

(11)淮南:唐貞觀十道之一。

(12)光州:今河南潢川、光山縣一帶。

(13)義陽郡:今河南信陽市及其邊圍。

(14)舒州:今安徽太湖安慶一帶。

(15)義陽縣鍾山:義陽縣,今河南信陽。鍾山,在信陽市東八十裏。

(16)太湖縣潛山:潛山,在安徽潛山縣西北三十裏。

(17)壽州:今安徽壽縣一帶。

(18)盛唐縣霍山:盛唐縣,今安徽六安縣。霍山,在今霍山縣境。

(19)蘄州:蘄,讀qi。今湖北蘄春一帶。

(20)黃州:今湖北黃岡一帶。

(21)浙西:唐貞觀十道之一。

(22)湖州:又名吳興郡,今浙江吳興一帶。

(23)長城縣:今浙江長興縣。

(24)顧渚山:在長興縣西三十裏。

(25)白茅山懸腳嶺:在長興縣渚顧山東麵。

(26)鳳亭山:在長興縣西北四十裏。伏翼閣、飛雲寺、曲水寺,都是山裏的寺院。

(27)啄木嶺:在長興縣北六十裏,山中多啄木鳥。

(28)常州:今江蘇常州市一帶。

(29)義興縣:今江蘇宜興縣。

(30)君山:在宜興縣南二十裏。

(31)圈嶺善權寺:善權,相傳是堯時隱士。

(32)宣州、杭州、睦州、歙州:宣州,今安徽宣城、當塗一帶;杭州,今浙江杭州、餘杭一帶;睦州,今浙江建德、桐廬、淳安一帶;歙州,今安徽歙縣、祁門一帶。

(33)雅山:又稱鴉山、鴨山、丫山。在今安徽省寧國縣北。

(34)上睦、臨睦:太平縣二鄉名。

(35)於潛縣:現已並入臨安縣。

(36)天目山:山脈橫亙於浙江西、皖東南邊境。

(37)錢塘生天竺、靈隱二寺:錢塘縣,今浙江杭州市,靈隱寺在市西靈隱山下。天竺寺分上、中、下三寺。下天竺寺在靈隱飛來峰。

(38)潤州:今江蘇鎮江、丹陽一帶。

(39)蘇州:今江蘇蘇州、吳縣一帶。

(40)江寧縣傲山:江寧縣在今南京市及江寧縣。傲山在南京市郊。

(41)長州縣洞庭山:長洲縣在今蘇州一帶。洞庭山是太湖中的小島。

(42)劍南:唐貞觀十道之一。

(43)彭州:今四川彭縣一帶。

(44)九隴縣、馬鞍山至德寺、堋口:九隴縣,今彭縣。馬鞍山,即今至德山,在鼓城西。堋口,在鼓城西。

(45)錦州、蜀州:錦州,今四川綿陽、安縣一帶。蜀州,今四川崇慶、灌縣一帶。

(46)龍安縣、鬆嶺關:龍安縣,今四川安縣。鬆嶺關,在今龍安縣西五十裏。

(47)西昌、昌明、神泉縣、西山:西昌,在今四川安縣東南花荄鎮。昌明,在今四川江油縣附近,神泉縣,在安縣南五十裏。西山,岷山山脈之一部分。

(48)青城縣、丈人山:今四川灌縣南四十裏,因境內有青城山而得名。丈人山為青城山三十六峰之主峰。

(49)邛州:今四川邛峽、大邑一帶。

(50)雅州、瀘州:雅州今四川雅安一帶。瀘州,今四川瀘州市及其周邊。

(51)百丈山、名山:百丈山,在今四川名山縣東四十裏。名山,在名山縣北。

(52)瀘州縣:今四川瀘縣。

(53)眉州:今四川眉山、洪雅一帶。

(54)漢州:今四川廣漢、德陽一帶。

(55)鐵山、竹山:鐵山,又名鐵桶山,在四川丹陵縣境內。竹山,即綿竹山,在四川綿竹縣境內。

(56)浙東:浙江東道節度使方鎮的簡稱。節度使駐地浙江紹興。

(57)越州:今浙江紹興、嵊縣一帶。

(58)明州:今浙江寧波、奉化一帶。

(59)婺州:今浙江金華、蘭溪一帶。

(60)鄮縣:今浙江寧波市東南的東錢湖畔。鄮,讀音mao。

(61)東白山:在今浙江東陽縣巍山鎮北。

(62)台州:今浙江臨海,天台一帶。

(63)始豐縣:今浙江天台縣。

(64)赤城:山名。天台山十景之一。

(65)黔中:唐開元十五道之一。

(66)恩州、播州、費州、夷州:恩州,今貴州沿河一帶。播州,今貴州遵義一帶。費州,今貴州思南、德江一帶。夷州:今貴州風岡、綏陽一帶。

(67)江西:江西團練觀察使方鎮的簡稱,觀察使駐地在今江西南昌市。

(68)鄂州、袁州、吉州:鄂州,今湖北武昌、黃石一帶。袁州,今江西吉安、寧岡一帶。

(69)嶺南:唐貞觀十道之一。

(70)福州、建州、韶州、象州:福州,今福建福州、甫田一帶。建州,今福建建陽一帶。韶州,今廣東韶關、仁化一帶。象州,今廣西象州縣一帶。

(71)方山:在福建福州市閩江南岸。

【譯文】

山南地區的茶以峽州產的為最好,襄州、荊州產的次之,衡州產的差些,金州、梁州的又差一些。

淮南地區的茶,以光州產的為最好,義陽郡、舒州產的次之,壽州產的較差,蘄州、黃州產的又差一些。

浙西地區產的茶,以湖州產的為最好,常州產的次之,宣州、杭州、睦州、歙州產的差些,潤州、蘇州產的又差一些。

劍南地區的茶,以彭州產的為最好,綿州蜀州產的次之,邛州、雅州、瀘州的差些,眉州、漢州又差一些。

浙東地區的茶,以越州產的為最好,明州、婺州產的次之,台州產的差些。

黔中產地是恩州、播州、費州、夷州。

江西產地是鄂州、袁州、吉州。

嶺南產地是福州、建州、韶州、象州。

對於思、播、費、夷、鄂、袁、吉、福、建、韶、象這十一州所產的茶,還不大清楚,有時得到一些,品嚐一下,覺得味道非常之好。

名人品茗

袁枚——性情如茶

袁枚,清代性靈詩派的倡導者,生性疏淡灑脫不喜作官,於壯年辭官,隱居隨園,優遊自得,不複出仕。一生致力文學,所為詩文,天才橫溢,尤工駢體。所著《隨園食單》,對於茶葉方麵的評述頗為獨到,是位知茶愛茶的品茶評茶專家。

袁枚,字子才,號簡齋,世稱隨園主人,浙江錢塘人,生於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袁枚英才早發,十二歲入縣學,二十四歲中進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大學士史貽直見他所寫策論後,稱讚他是賈誼再世。

袁枚曆知溧水、江浦、沭陽、江寧等縣,由於賢能愛民,政績甚佳,深得百姓愛戴。然而他生性疏淡,雖身居廟堂,卻心係山林,加上他認為做官是為人民增進幸福,並非隻是上司大吏的高等聽差,遂於三十三歲即辭官。好友錢寶意作詩頌讚他:“過江不愧真名士,退院其如未老僧;領取十年卿相後,幅巾野服始相應。”他亦作一幅對聯:“不作高官,非無福命隻緣懶;難成仙佛,愛讀詩書又戀花。”聯中表明他“愛書如愛命”的讀書誌趣及無意於官場中汲汲營營。在《詠筷子》詩中:“笑君攫取忙,送入他人口;一世酸鹹中,能知味也否?”他對世人為追逐名利而送往迎來、失去自我的可笑做了深刻的諷刺。

重修隨園舊製致力文學著述

袁枚是個重視生活情趣的人,他愛金陵靈秀之氣,在他任江寧縣令時,在江寧小倉山下以三百金購得隨園。隨園舊為織造園(即曹雪芹筆下的大觀園),當時“園傾且頹……百卉蕪謝,春風不能花。”荒廢已久,袁枚購得後,加以整治,由於是“隨其豐殺繁瘠,就勢取景。”因此稱為“隨園”。他在《雜興詩》描寫隨園景致:“造屋不嫌小,開池不嫌多;屋小不遮山,池多不妨荷。遊魚長一尺,白日跳清波;知我愛荷花,未敢張網羅。”如此詩情畫意,令人想往,也難怪袁枚怡然自得,放情聲色,不複作出仕之念。隨園四麵無牆,每逢佳日,遊人如織,袁枚亦任其往來,不加管製,更在門聯上寫道:“放鶴去尋山鳥客,任人來看四時花。”袁枚以文學為終身事業,是清代的文學家,性靈派創作理論的提倡者。性靈即性情也。他以為“詩者,人之性情也,性情之外無詩。”又說:“凡詩之傳者,都是性靈,不關堆垛。”他認為詩歌是內心的聲音,是性情的真實流露。文章以駢體最為擅長,頗得六朝體格,享文章之盛名數十年。其為人亦如作文,坦白率真,討厭矯情,卻極重情義,其友沈鳳司死後,因無後嗣,袁枚每年為他祭墳,三十年未曾間斷,對友人的情義深重,令人感動。

袁枚致力為文,著述頗豐,有《小倉山房詩文集》、《隨園詩話》、《隨園隨筆》《隨園食單》……。其中《隨園食單》是一部有係統的論述烹飪技術和南北菜點的著作,全書分須知單、戒單、海鮮單、雜素菜單、點心單、飯粥單……茶酒單等十四個方麵。在須知單中他開宗明義地說:“學問之道,先知而後行,飲食亦然,作須知單。”此篇可作為飲食通則,而戒單雲:“為政者興一利不如除一弊,能除飲食之弊,則思過半矣,作戒單。”此篇正好與須知單互為表裏。

值得一提的是“茶酒單”一篇,此篇對於南北名茶均有所評述,此外還記載著不少茶製食品,頗有特色。其中有一種“麵茶”,即是將麵用粗茶汁去熬煮後,再加上芝麻醬、牛乳等佐料,麵中散發淡淡茶香,美味可口;而“茶腿”是經過茶葉熏過的火腿,肉色火紅,肉質鮮美而茶香四溢。由此可以看出袁枚是一個對茶、對飲食有相當研究的人。

遊曆名山勝景品遍佳泉好水

六十五歲以後,袁枚開始遊山玩水,遊遍名山大川,浙江的天台、雁蕩、四明、雪竇等山,安徽遊過黃山、江西廬山、廣東、廣西、湖南、福建等地,喜愛品茶的他自然嚐遍各地名茶,並且將它一一記載下來。他描寫常州陽羨茶:“茶深碧色,形如雀舌,又如巨米,味較龍井略濃”。提到洞庭君山茶,他說:“色味與龍井相同,葉微寬而綠過之,采掇最少。”此外如六安銀針、梅片、毛尖、安化茶等,也都有所評述。

此外還寫下許多茶詩,如《試茶》詩:“閩人種茶如種田,郤車而載盈萬千;我來竟入茶世界,意頗狎視心逌然……。”描寫福建人普遍種茶的情形,置身其中,仿佛進入茶世界。《湖上雜事詩》:“煙霞石屋兩平章,渡水穿花趁夕陽;萬片綠雲春一點,布裙紅出采茶娘。”描寫身著紅布裙的采茶姑娘在“萬片綠雲”的茶海中采茶,分外醒目。又《漁梁道上作》:“遠山聳翠近山低,流水前溪接後溪;每到此間閑立久,采茶人散夕陽西。”可知他旅遊時,除了欣賞群山萬壑、山澗溪流的美景之際,亦不忘留意當地的“茶葉文化”,可看出他對茶的鍾愛程度。

品茶評茶藏茶獨到妙法妙論

袁枚70歲那年,遊覽了武夷山,對武夷茶產生了特別的興趣。他先前對武夷茶的印象是“茶味濃苦,有如喝藥”,因此他向來不喜歡武夷茶,但是幹隆五十一年(公元一七八六年)他遊武夷山,來到曼亭峰天遊寺等地後,卻讓他對武夷茶的印象完全改觀。他在《隨園食單,茶酒單》記載了當時的情形:“僧道爭以茶獻,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櫞,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芬撲鼻,舌有餘甘。一杯以後,再試一二杯,釋躁平矜,怡情悅性。始覺龍井雖清,而味薄矣;陽羨雖佳,而韻遜矣。頗有玉與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瀹至三次,而其味猶未盡。”這位茶葉專家從所用的茶壺、茶具到飲茶的步驟、感覺與武夷茶的特色均做了詳細而生動的描寫,一杯好茶的確能滌淨塵慮,撫平煩躁。

袁枚認為:除了有好茶必須收藏得法才能保存長久,而要泡出一壺好茶,除了要有好的泉水之外,對於火候的控製亦是一門極重要的學問。對此他也有一段精彩的描敘:“欲治好茶,先藏好水,水求中泠惠泉,人家中何能置驛而辦。然天泉水、雪水力能藏之,水新則味辣,陳則味甘。嚐盡天下之茶,以武夷山頂所生,衝開白色者為第一。然入貢尚不能多,況民間乎!”他以為他以為要泡出好茶,需先有好水,在此他再度推崇武夷山所產的茶為天下第一。

接著他繼續提到收藏茶葉的方法:“其次,莫如龍井,清明前者號蓮心,太覺味淡,以多用為妙。雨前做好一旗一槍,綠如碧玉。收法須用小紙包,每包四兩放石灰壇中,過十日則換古灰,上用紙蓋紮住,否則氣出而色味全變矣。”可說是研究得相當深入,至於烹煮的方法,他也有獨到的妙法:“烹時用武火,用穿心罐一滾便泡,滾久則水味變矣!停滾再泡則葉浮矣。一泡便飲,用蓋掩之則味又變矣。”此中消息,間不容發也,山西裴中丞嚐謂人曰:“餘昨日過隨園,才吃一杯好茶,嗚呼!”

袁枚不願在官場上爭逐名利,遂能依自己的方式生活,無羈無絆,優遊自在,故而能活到八十二歲高壽。

茶詩:

《漁梁道上作》袁枚

遠山聳翠近山低,流水前溪接後溪。

每到此間閑立久,采茶人散夕陽西。

《湖上雜事詩》袁枚

煙霞石屋兩平章,渡水穿花趁夕陽。

萬片綠雲春一點,布裙紅出采茶娘。

九之略

其造具,若方春禁火(1)之時,於野寺山園叢手而掇,乃蒸、乃舂,乃複以火幹之,則棨、撲、焙、貫、棚、穿、育等七事皆廢。

其煮器,若鬆間石上可坐,則具列廢。用槁薪、鼎钅曆之屬,則風爐、灰承、炭撾、火筴、交床等廢。若瞰泉臨澗,則水方、滌方、漉水囊廢。若五人以下,茶可末而精者,則羅廢。若援藟躋岩(2),引絙入洞(3),於山口灸而末之,或紙包、盒貯,則碾、拂末等廢。既瓢、碗、筴、劄、熟盂、鹺簋悉以一筥盛之,則都籃廢。但城邑之中,王公之門,二十四器闕一,則茶廢矣。

【注釋】

(1)方春禁火之時:禁火,古時民間習俗。即在清明前一二日禁火三天,用冷食,叫“寒食節”。

(2)援藟躋岩:藟,讀音lei,藤蔓。《廣雅》:“藟,藤也”。躋,讀音ji,登、升。《釋文》:“躋,升也”。

(3)引絙入洞,絙,讀音geng,繩索。

【譯文】

關於製造和工具,如果正當春季寒食前後,在野外寺院或山林茶園,大家一齊動手采摘,當即蒸熟,搗碎,用火烘烤幹燥(然後飲用),那末,棨(錐刀)、撲(竹鞭)、焙(焙坑)、貫(細竹條)、棚(置焙坑上的棚架)、穿(細繩索)、育(貯藏工具)等七種工具以及製茶的這七道工序都可以不要了。

關於煮茶用具,如果在鬆間,有石可坐,那末具列(陳列床或陳列架)可以不要。如果用幹柴鼎鍋之類燒水,那末,風爐、炭撾、火夾、交床等等都可不用。若是在泉上溪邊(用水方便),則水方、滌方、漉水囊也可以不要。如果是五人以下出遊,茶又可碾得精細,就不必用羅篩了。倘若要攀藤附葛,登上險岩,或沿著粗大繩索進入山洞,便先在山口把茶烤好搗細,或用紙包,或用盒裝,那麼,碾、拂末也可以不用。要是瓢、碗、夾、劄、孰盂、鹽都用筥裝,都籃也可以省去。

但是,在城市之中,貴族之家,如果二十四種器皿中缺少一樣,就失去了飲茶的雅興了。

名人品茗:

傳奇的茶人——盧仝

唐詩、宋詞堪稱中國文學雙璧,而律詩、絕句的體製、音律萌芽於六朝,醞釀於五代,至唐朝已臻成熟。盛唐時期可謂發揮到了極致,其中詩仙李白、詩聖杜甫在詩歌史上的成就非凡,更令後生晚輩難望項背。為尋求突破,隻好另辟蹊徑,遂開啟了以韓愈為首的奇險詩派,此派詩風擅於用奇字、造怪句,常為斟酌字句而絞盡腦汁,其中賈島更有“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之說,詩人盧仝也是此派的成員之一。

一首月蝕諷諭詩埋下禍因

盧仝生年不詳,但據賈島《哭盧同》句:“平生四十年,惟著白布衣。”可知他死時年僅四十歲(死於公元835年的甘露之變),據此逆推盧同約生於唐德宗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盧同自號玉川子,範陽(今河北涿縣)人。年輕時家境清寒,刻苦讀書,隱居少室山,無意仕途,朝廷兩度召為諫議大夫,均辭而不就。盧同寓居洛陽時,韓愈為河南令,對其文采極為賞識而禮遇之。元和年間,盧同嚐作一千六百餘言的《月蝕詩》譏諷當朝權宦,此詩雖得韓愈稱許,卻也因而得罪了權宦,釀成日後不幸的後果。有《玉川子詩集》一卷傳世,由此詩集中,可以看出他個性分明和悲天憫人的襟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