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三計 反間計(1 / 1)

【原文】

疑中之疑。比之自內,不自失也。

【釋譯】

在敵方給我方布置的疑陣中再反設一重疑陣,利用在敵營內巧設的策應去爭取勝利,我軍必然不會遭受損失。

【計名由來】

《孫子兵法·用間篇》:“反間者,因其敵間用之。”意思是說,反間這種計謀,就是利用或收買敵方派來的間諜,使其為我所用。我國另一部兵法《長短經·五間》說到:“陳平以縱反間於楚軍,間範增,楚王疑之,此用反間者。”由此可知,反間計很早就已經被運用於軍事、政治鬥爭了。

【古今戰例】

嶽飛智用敵間

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濟南(今山東濟南)知府劉豫殺害抗金將領關勝,投降了金人。建炎四年(1130年),劉豫被金人封為“大齊皇帝”。從此以後,劉豫多次配合金兵攻打宋軍,成為北宋抗金的最大障礙,故而宋軍總想尋機除掉他。

劉豫與金軍將領粘罕過從甚密,引起金軍右副帥兀術的嫉恨。宋軍名將嶽飛決定利用金軍這個矛盾,鏟除劉豫。

在一次戰鬥中,嶽飛的部屬抓獲了一名金軍的間諜,交由嶽飛親自審訊。間諜帶來了,嶽飛一見麵就問:“你不是張斌嗎?給劉豫送信,讓他設法引誘金兀術出來的,不就是你嗎?”金國間諜怕被殺掉,就順勢承認了自己就是“張斌。”嶽飛便要他“再”給劉豫送信,戴罪立功。嶽飛在給劉豫的信中詳細敘述了謀殺金兀術的計劃,並密封好,叮囑金軍間諜一定將信秘密送到劉豫手裏。

這個間諜回到營裏,立刻將那封信交給了金兀術,金兀術見信後,更加深了對劉豫的嫉恨和懷疑。那時,正巧金國尚書省上書金主,說劉豫“治國無能”,金王遂下詔斥責劉豫。宋高宗紹興七年(公元1137年),金王朝下令左副元帥完顏昌、右副元帥金兀術率軍以南伐江南為名,進軍汴京(今開封)。他們抓住劉豫和他的兒子,廢掉了偽齊政權,劉豫被充軍到臨潢(今內蒙西林縣)。這樣,嶽飛利用反間計成功地為宋朝除了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