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蟲的生理結構
蝗蟲的觸覺很靈敏,其觸角、觸須、尾須,以及腿上的感受器都可感受觸覺。味覺器在口內,觸角上有嗅覺器官。第一腹節的兩側、或前足脛節的基部有鼓膜,主管聽覺。複眼主管視覺,單眼主管感光。後足腿節粗壯,適於跳躍。雄性蝗蟲以左右翅相互摩擦或以後足腿節的音銼摩擦前翅的隆起脈而發音,有的種類飛行時也能發音。
蝗蟲的天敵有很多,多為禽類、鳥類、蛙類和蛇等,同時人類也大量捕捉,有些地區的人們甚至以蝗蟲為食品。蝗蟲通常為綠色、灰色、褐色或黑褐色,頭大,觸角短;前胸背板堅硬,像馬鞍似的向左右延伸到兩側,中、後胸愈合不能活動。蝗蟲的腳很發達,尤其是後腿的肌肉,更是強勁有力,外骨骼堅硬,使它成為跳躍專家,脛骨還有尖銳的鋸刺,是有效的防衛武器。頭部除有觸角外,還有一對複眼,是主要的視覺器官。同時還有3個單眼,僅能感光。頭部下方有一個口器,是蝗蟲的取食器官。蝗蟲的口器是由上唇、上顎、舌、下顎、下唇組成的。它的上顎很堅硬,適於咀嚼,因此這種口器叫做咀嚼式口器。蝗蟲的聽覺器官在腹部,其體內有粗細不等的縱橫相連的氣管,氣管一再分支,最後由微細的分支與各細胞發生聯係,進行呼吸作用。
蝗蟲繁殖的最佳季節是夏、秋兩季,交尾後的雌蝗蟲把產卵管插入10cm深的土中,再產下約50粒的卵。產卵時,雌蟲會分泌白色的物質形成圓筒形栓狀物,然後再把卵粒產下。
蝗蟲的發育過程有些複雜,它的生命是從受精卵開始的。剛由卵孵出的幼蟲沒有翅,能夠跳躍,叫做“跳蝻”。跳蝻的形態和生活習性與成蟲相似,隻是身體較小,生殖器官沒有發育成熟,這種形態的昆蟲又叫“若蟲”。若蟲逐漸長大,當受到外骨骼的限製不能再長大時,就脫掉原來的外骨骼,這叫蛻皮。蝗蟲的一生要蛻5次皮,由卵孵化到第一次蛻皮,是1齡,以後每蛻皮一次,增加1齡。3齡以後,翅芽顯著。5齡以後,變成能飛的成蟲。可見,蝗蟲的個體發育過程要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像這樣的發育過程,叫做不完全變態。通常情況下,昆蟲由卵發育到成蟲,並且能夠產生後代的整個個體發育史,稱為一個世代,蝗蟲在我國有的地區一年能夠發生夏蝗和秋蝗兩代,因此有兩個時代。
蝗蟲的卵大約需要21天即可孵化。孵化的若蟲自土中匍匐而出,此時其外形和成蟲很像,隻是沒有翅,體色較淡。幼蟲在最初的一、二齡長得更像成蟲,但頭部和身體不成比螞蚱例。到了三齡長出翅芽,這是四齡翅芽已很明顯了。五齡時的若蟲身體發育已經成熟,再取食數日就會爬到植物上,身體懸垂而下,靜待一段時間,成蟲即羽化而出。
蝗蟲自幼蟲起就有發達的咀嚼式口器,用以嚼食植物的莖、葉,善飛善跳,頭部的一對觸角是嗅覺和觸覺合一的器官。它的咀嚼式口器有一對帶齒的發達大顎,能咬斷植物的莖葉。它後足強大,跳躍時主要依靠後足。蝗蟲飛翔時,後翅起主要作用,靜止時前翅覆蓋在後翅上保護作用。雌性蝗蟲的腹部末端有堅強的“產卵器”,能插入土中產卵,蝗蟲產卵場所大都是濕潤的河岸、湖濱及山麓和田埂。每30~60個卵成一塊。從卵中孵出而未成熟的蝗蟲叫“蝻”,需蛻5次皮才能發育為成蟲。雨過天晴,可促使蟲卵大量孵化。蝗蟲的飛翔能力著實驚人,它們可連續飛行1~3天,蝗蟲飛過時,群蝗振翅的聲音非常響亮,就像海洋中的暴風呼嘯。
9.螞蟻
螞蟻
螞蟻是群居動物,是一種有社會性的昆蟲,屬於膜翅目。螞蟻的觸角明顯的膝狀彎曲,腹部有一、二節呈結節狀,一般都沒有翅膀,隻有雄蟻和沒有生育的雌蟻在交配時有翅膀,雌蟻交配後翅膀即脫落。螞蟻的發育需要經過三個階段:卵、幼蟲、蛹。螞蟻的幼蟲階段沒有任何能力,它們也不需要覓食,完全由工蟻喂養,工蟻剛發展為成蟲的頭幾天,負責照顧蟻後和幼蟲,然後逐漸開始做挖洞、搜集食物等較複雜的工作。螞蟻會根據其不同的種類發展成為不同的體型,個頭大的螞蟻,其頭和牙也發展的大,通常負責戰鬥保衛蟻巢,也叫兵蟻。
外形特征
螞蟻的體積都比較小,一般0.5mm~3mm,顏色有黑、褐、黃、紅等,體壁具彈性,光滑或有毛。口器咀嚼式,上顎發達。觸角膝狀,4~13節,柄節很長,末端2~3節膨大。腹部第1節或1、2節呈結狀。前足的距離大,梳狀,為淨角器(清理觸角用)。螞蟻的外部形態是可分為三個部分:頭、胸、腹,有六條腿,頭、胸棕黃色,腹部較為肥胖,前半部棕黃色,後半部呈棕褐色。
分布範圍
螞蟻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看見的昆蟲,同時也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昆蟲種類。由於各種螞蟻都是社會性生活的群體,在古代通稱“蟻”。據現代形態科學分類,螞蟻屬於蜂類。螞蟻能生活在任何有它們生存條件的地方,是世界上抗擊自然災害最強的生物,為多態型的社會昆蟲。螞蟻的種類很多,據估計,目前大約有11700種一一被描述,尚有更大範圍的螞蟻區係等待著人們去研究。
螞蟻習慣住在潮濕而又溫暖的土壤裏。
通常情況下,螞蟻生活在幹燥的地方,但如果將其置在水中,也能存活兩個星期。
螞蟻的壽命:螞蟻的壽命很長,一隻普通的螞蟻能生存3~7年,蟻後則可存活十幾年或幾十年,甚至50多年。一蟻巢在1個地方可生長1年。
生長繁殖
螞蟻繁衍後代的過程一般要經過:交配、產卵、分窩。當蟻後認為螞蟻群的數量已經達到一定限度後,就會提前繁殖出雄性螞蟻和雌性螞蟻,時機成熟後雌性螞蟻飛出窩巢交配後建立自己的窩巢開始繁殖後代成為一個新的家族。螞蟻屬於完全變態的昆蟲,蟻後的受精卵會發育成雌蟻,即未來的蟻後和工蟻,未受精的卵則發育成雄蟻,新蟻後與工蟻的區別是幼年期食物的不同造成的。
螞蟻典故
螞蟻是一種比較古老的昆蟲,它的起源可追溯到1億年前,大約與恐龍同一時代。螞蟻不但常見而且種類繁多,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螞蟻約有9000種,估計全部種類應有12000~15000種,而中國至少有600種以上。中國古代很早就有對螞蟻的記載,漢代初期時的《爾雅》中就有蚍蜉、打蟻、蟻、飛蟻等字,但這裏所指的蟻有的與白蟻相混。
螞蟻改變曆史,霸王死於斯
楚漢爭霸時期,劉邦的謀士張良用飴糖作誘餌,使螞蟻聞糖而聚,組成了霸王自刎烏江6個大字,霸王見此以為天意,嚇得喪魂落魄,不由仰天長歎:“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乃揮劍自殺而死。漢高祖劉邦得了天下,螞蟻助成的故事也就這樣流傳了下來,而張良正是利用螞蟻好甜的習性,智取剛愎自用的霸王,可謂兵法妙用,棋高一著定江山。
螞蟻防治
螞蟻對溫度有著很高的靈敏度,多半在炎熱的夏季活動。它們喜歡香甜的食品,如蛋糕、蜂蜜、麥芽糖、紅糖、雞蛋、水果核、肉皮、死昆蟲等。它們能辨別道路,行動極為匆忙,如果個別工蟻死亡,屍體會被運回蟻穴。螞蟻耐不住饑餓,如果食物短缺,又沒有水,那麼經過4個晝夜,螞蟻就會有一半死亡。
防治家居螞蟻最簡單且省時的方法是:用殺滅蟑螂、蚊蟲的噴射劑,這些藥品均對小紅螞蟻有殺滅功效。不過小紅螞蟻是一種半社會性昆蟲,一般的噴射藥劑隻能殺死群體中出巢活動的工蟻,蟻後、蟻王這些繁殖機器仍在巢中瘋狂繁殖。一隻蟻後每秒鍾能生出600隻小螞蟻,因此滅蟻采取全樓集體行動較為理想。最好的方法是選擇一種螞蟻喜歡的食物,並在其塗抹藥劑,工蟻將毒餌搬回後,能夠使巢內蟻王、蟻後及幼蟲中毒身亡,達到全巢覆滅。
10.蚊子
蚊子多出現在夏季,是一種具有刺吸式口器的飛蟲。其種類繁多,全球約有3000種。通常雌性以血液作為食物,而雄性則吸食植物的汁液。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熱、瘧疾、黃熱病、絲蟲病、日本腦炎等其他病原體的中間寄主。蚊子的分布很廣泛,除了南極洲外,各大陸皆有蚊子,其中,以按蚊屬、伊蚊屬和庫蚊屬最為著名。
基本情況
蚊子
蚊子是害蟲,其壽命很短,雌性為3~100天,雄性為10~20天。蚊子有雌雄之分,雄蚊觸角呈絲狀,觸角毛一般比雌蚊濃密。雄性蚊子的食物來源主要是花蜜和植物汁液,雌蚊因繁殖需要,在繁殖前雌蚊需要叮咬動物以吸食血液來促進內卵的成熟。
蚊子唾液中有一種特色物質,具有舒張血管和抗凝血的作用,它能使血液更快地彙集到被叮咬處。被蚊子叮咬後,被叮咬者的皮膚常出現紅包和發癢症狀。幾乎每個人都有被蚊子“咬”的不愉快事,事實上應該說被蚊子“刺”到了。蚊子無法張口,所以不會在皮膚上咬一口,它其實是用6枝針狀的構造刺進人的皮膚,這些短針就是蚊子攝食用口器的中心。這些短針吸人血液的功用就像抽血用的針一樣;蚊子還會放出含有抗凝血劑的唾液來防止血液凝結,這樣它就能夠安穩地飽餐—番。當蚊子完成這一係列動作後,就會飄然離去,會留下一塊紅腫的癢包,但是,癢的感覺並不是因為短針刺人或唾液裏的化學物質而引起的。我們會覺得癢,是因為體內的免疫係統在這時會釋出一種稱為組織胺的蛋白質,用以對抗外來物質,而這個免疫反應引發了叮咬部位的過敏反應。當血液流經被叮咬處時,組織胺會造成叮咬處周圍組織的腫脹,此種過敏反應的強度因人而異,有的人對蚊子咬的過敏反應比較嚴重。
蚊子叮咬一次吸允的血液大約是五千分之一毫升,每次飽餐一頓之後,蚊子通常是在出生地2公裏範圍內活動,不過最遠活動距離可達180公裏。每隻雌蚊子一生產卵總數約為1000~3000個,它們一般把卵子產於水麵,兩天後孵化成為水生的幼蟲,幼蟲以水中的藻類為食,它們經曆4次蛻皮後才成長為蛹,漂浮在水麵上,最終蛹表皮破裂,幼蚊誕生。蚊子的衍變過程包括卵、幼蟲、蛹、成蟲4部分,一般卵1~2天,幼蟲期5~7天,蛹2~3天,成蟲羽化至吸血產卵3~7天,整個世代1~2周左右。
蚊子的種類
蚊子是傳播疾病的重要媒介,總的可以劃分為三大類:按蚊、庫蚊、伊蚊。按蚊成蟲的特征是翅大多有斑,身體大多是灰色的,大多在夜間活動;庫蚊成蟲的特征是翅大多無斑,體色是棕黃色,身體在停留的時候,往往與停留麵保持平衡狀態,平行狀態,它的活動也大多在夜間;伊蚊的成蟲沒有斑,身體多為黑色,而且有白斑,喜歡白天活動,因此我們在室內,或是陰涼的地方經常可以看到這類蚊子來襲擾。
蚊子主要是通過吸血來傳播疾病,雄蚊不會吸血,而雌蚊必須靠吸血來促進其卵巢的發育,繁衍後代。雌蚊多在羽化後2~3天開始吸血,溫度、濕度、光照等多種因素可影響蚊子的吸血活動。氣溫在10℃以上時開始吸血;一般伊蚊多在白天吸血,按蚊、庫蚊多在夜晚吸血。有些蚊子喜好人血,而有些蚊子則愛吸家畜的血,但沒有嚴格的選擇性,因此蚊子可傳播人獸共患病。
棲息習性
通常情況下,蚊子在羽化和吸血後需要尋找棲息地,多數蚊子喜歡在隱蔽、陰暗和通風不良的地方棲息,如屋內多在床下、櫃後、門後,牆縫以及畜舍、地下室等,室外多在草叢、山洞、地窖、橋洞、石縫等處。
蚊子喜歡等待,它們能在你必經的房門外呆幾個鍾頭,隻要你將房門打開,它們就會迅速跟你進入房內,再伺機咬人。睡在同一個床上的兩個人,將會有兩種被蚊子“處理”的結果,一個沒有被咬一口,一個卻咬得遍體鱗傷,造成這種結局的原因不是你的衛生不衛生決定,而是你身體的一些特征起主要作用,比如血型,常常O型血更易被叮咬。蚊子可以分辨一個人是否在睡覺,通常在你臥床看書時它很難叮你一口,一旦你行將入睡,它立馬就飛到你的身邊來咬人了。
蚊子喜歡叮咬哪些人
蚊子的觸角和剛毛對溫度、濕度、汗液很敏感,所以它們會叮經常出汗且不喜歡洗澡的人。兒童的皮膚嬌嫩,新陳代謝活潑,皮膚上的毛孔揮發汗液快,常挨蚊子叮。還有,蚊子對弱光很喜歡,如果你穿上一件黑色的衣服,正好合適於蚊子的視覺習慣。但是,蚊子對強氣流很敏感,夏天當你搖扇乘涼時,蚊子難以接近你。除此之外,蚊子還特別喜歡叮咬女人,尤其是愛美,且每天都化妝的女人。
這是為什麼呢?有一項研究表明:大部分化妝品中都含有硬脂酸,這正是蚊子喜歡的味道,所以女人更受蚊子“歡迎”。蚊子利用氣味從人群中發現最適合它們“胃口”的對象。膽固醇和維生素這兩種物質是蚊子等令人討厭的昆蟲生存所必需、而它們自己又不能產生的營養。蚊子具有很強的嗅覺能力。當人類呼出二氧化碳時,蚊子會隨著人呼出的氣味尋找目標,然後就落到皮膚上耐心尋找“突破口”,最後才把“針管”直接插入皮膚裏吸血8~10秒鍾。
孕婦也是遭蚊子侵害的主要人群,研究認定,孕婦遭蚊咬的機會比未懷孕的女性高出1倍。婦女在懷孕期間所呼出的氣體含有多種不同的化學物質,因而成為瘧蚊的叮咬目標。此外,孕婦體溫較高,出汗也多,是皮膚細菌滋生的良好基地。這兩個原因使孕婦比其他婦女更易惹蚊子“光顧”。從上邊的情況來看,蚊子所選擇的叮咬對象,多半靠判斷被叮咬人身上所散發出來的氣味來進行。如果你想改變這一現象,不妨試試改變自身氣味,以此來避免被蚊子叮咬。
蚊子怎麼過冬
蚊子通常是每年的4月份開始出現,直到8月中下旬達到活動高峰。秋天氣候變冷溫度降到10℃以下時,蚊子就會停止繁殖,大量死亡,有極少的蚊子會存活,它們在牆封等可以避風避寒的地方,比如躲藏在室內較溫暖、且較隱蔽處,如衣櫃背後等。但會躲開較熱的地方,如暖氣等。這樣既可以躲過嚴冬,又可以降低新陳代謝速度,避免饑餓而死。有點兒像冬眠。室外的蚊子通常都躲在暖氣管道內等較溫暖處,第二年出現的蚊子更多的是卵孵化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