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鳥類(1 / 3)

1.金絲雀

金絲雀在每年的秋季要換羽一次,以新羽過冬。在正常情況下,7月下旬及8月間是換羽期,至9月換羽最盛。換羽的生態過程為“七零、八落、九換齊”。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換羽開始可提早至7月中旬,換羽完畢延遲到11月。健康的金絲雀,整個換羽過程約經曆8個星期左右。在換羽期間,體質較弱的金絲雀往往因飼喂管理不善而死去,即使是健康的鳥,若飼養管理不當也容易感染疾病。因此在換羽期間要精心飼養管理,若飼養管理得好,不僅羽毛換得快,而且羽毛品質優良。

金絲雀的換羽,可用人工方法加以促進,如果金絲雀到換羽時還未換羽,可用黑布把籠罩起來,把籠遮暗,僅在水食缸處留出光線,以便進食。籠置於房中較溫暖而又安靜的地方,避免驚擾金絲雀,這樣可促進其盡快換羽。房內溫暖可加速鳥的換羽,溫度一定要保持均衡,不可突然冷暖不定,這樣會使鳥立即停止換羽,而且也易得感冒或肺炎,若不及時對症施治,很容易導致死亡。

金絲雀在換羽時,因身體上的羽毛減少,極需保溫,北方地區晝夜溫差大,夜間要罩上用薄布做的籠衣,用以保暖。早晨要在鳥飲食和運動之後,才能揭開籠衣。南方換羽期的溫度雖然較高,但夜間也應將門窗關閉,尤忌穿堂風侵襲。金絲雀在換羽時要避免風吹,風吹後會患失音症,致使許多本來很會鳴叫的鳥兒不鳴叫了。

金絲雀在換羽期,需要攝取較多的蛋白質,所以在飼料中應加喂10%的菜籽和烏賊魚骨粉、雞蛋和少量奶粉。在換羽期如加少許胡麻子粉或亞麻子粉,可增加新生羽毛的豔亮光澤。

在金絲雀換羽期間,應喂些顏色鮮豔的飼料,可增加羽毛的色彩,但須在舊羽開始脫落時加喂色餌,直到全身羽毛長齊無毛頭時為止。使用色餌飼喂時,要把鳥籠放在室內光線暗弱的地方,保持溫暖而安靜,方可使羽毛所接受的色素逐漸固定。困新毛尚未生長健全時,色素最容易被日光消減,所以掛籠之處,絕對不可照到陽光。籠衣不可太厚,以紗質薄布為好,以便空氣能緩緩流通。開始時,如鳥拒食色餌,可停飼其它鳥食,隻給色餌,1~2天後,就會習慣啄食色餌了。

1.品種:初養者應選擇價格較低且易飼養繁殖的黃黑眼品種,若需要繁殖較多的良種金絲雀,如卷毛、辣椒紅等,因其抱性較差,一般也應多養幾隻雌性的黃黑眼作為保姆鳥為其代孵。

2.籠具:一般單隻飼養聽其鳴叫可用造型優美的觀賞籠,為了繁殖必須用繁殖籠。一般用大小規格為45厘米30厘米30厘米的方形籠,最好背後用三合板固定來保暖,底部加托板,以便清洗、消毒滅菌。籠中放棲杠2根。在籠上方一角放繁殖巢,繁殖巢為草或麻繩編製的碗狀巢,巢中放幹淨的墊草或棉花。籠中放淺一些的食槽、水槽,還有裝砂、牡蠣或烏賊骨的槽。金絲雀最喜歡水浴,所以選擇每天的中午讓鳥洗浴。方法是選擇稍大一點但不要深的水槽加溫水放入籠中,待其洗浴完畢拿開。

3.親鳥的選擇:金絲雀7-8月齡達性成熟,9-10月齡達體成熟。選擇親鳥時,要選擇10月齡以上,2年以下的青年雄鳥做種鳥,雌鳥為1年左右。要選擇羽毛光亮緊貼、眼睛明亮有神、腳趾完整無缺、肛門處幹淨無糞便者為種鳥。要求品種純正、無雜毛,雄鳥鳴叫時不張嘴,聲音婉轉。一般要在有經驗的多個飼養者手中選擇種鳥,購回家中隔離觀察3-5天後再放在一起飼養,並建立詳細的品係、年齡、繁殖情況的檔案。購買時間以春季或10月份以後為佳,因為7-8月份為換羽期,鳥的體質最弱,突然的變換環境鳥極易感染疾病造成不必要的死亡。

4.飼料:金絲雀在平時飼喂時,必須雌雄單籠飼喂,飼料包括粟穀(或小米)、白蘇子、油菜籽,比例以8:1:1為宜,換羽期比例以4:3:3為宜。

5.發情與交配:在11月份至次年6月份為金絲雀的發情期,可選擇一雌一雄配對,也可多雌一雄配對,但最好以一雌一雄或二雌一雄、三雌一雄配對為佳,否則往往因雌鳥同時發情而影響受精率,而且多雌一雄孵出的小鳥比一雌一雄孵出的小鳥體質弱、個體小、成活率低。金絲雀發情期對配偶有選擇性。當雌雄合籠後(最好先把雄鳥放進繁殖籠中,當雄鳥熟悉環境後再放入雌鳥)飼料以雞蛋小米為主。最初幾天,雌雄鳥角逐、格鬥,一般過幾天後,兩鳥開始出現親昵現象,開始交吻,並開始交配,交配成功的雄鳥會站在棲杠上,羽毛蓬起,發出"唧、唧、唧"的鳴聲,而雌鳥會兩翅顫動相和。一般1次交尾後可使雌鳥所產的蛋全部受精。如果3-5天後,雌雄鳥仍然拚死相搏,說明兩者不合,應重新選擇配偶。另外,在雌鳥產蛋期要適當修剪其趾甲,避免因趾甲太長而刺破蛋殼。

6.孵化:當雌雄親鳥交配成功後,親鳥會自行營巢,此時應在籠底放幹淨的巢草或棉花。營巢結束後2-4天,雌鳥開始產蛋。此時一般應將雄鳥拿出,避免雄鳥頻頻交尾而影響雌鳥產蛋或踏破蛋殼。雌鳥1天產1枚蛋,可連產4-6枚。為了使小鳥同時出殼,可用小勺輕輕地將生產下的蛋逐個取出,放在5-10℃的地方(置於幹淨的棉花或小米中,要尖頭向下、鈍頭向上放置)待產到第4枚後,再一齊放入巢中。孵化期為14-16天,孵化期不給雌鳥水喝,且要保持環境的安靜,減少青菜供應。代孵的方法是選擇產蛋時間差不多的黃黑眼,觀察其產蛋4-5枚不再增多時,傍晚用小勺將保姆鳥蛋取出,輕輕放進代孵的鳥蛋。孵化時不能移動鳥籠,以免雌鳥受驚,踏碎鳥蛋或棄窩不孵。

7.雉鳥的飼養:剛出殼的雛鳥全身裸露無毛,眼睛緊閉,十分怕冷,所以應適當調節室內溫度,保持在25℃左右,以防小鳥在雌鳥離巢進食時受寒,也可在巢邊安放白熾燈照明,光照強度以15瓦為宜,即可加溫,又便於夜間親鳥飼喂雛鳥。

雛鳥出殼後,應換好軟食,一般用煮熟的雞蛋2隻取其蛋黃,用少量溫開水調稀,加入適量炒熟的玉米麵(或不帶奶油的蛋糕)拌勻,放入食槽中。另外,除供應足夠的軟食外,還應供應充足的白蘇子、新鮮的(必須經過半小時以上浸泡)青菜,以油菜為佳。一般25天左右雛鳥可自行出入巢窩,但此時雛鳥自行啄食還不熟練。如果此時雌鳥又發情會驅趕雛鳥離巢,所以應把雛鳥取出人工飼喂,並放入雄鳥,讓親鳥再進行下一窩繁殖。

人工飼喂雛鳥要掌握好固定的時間,一般1-2小時飼喂1次。方法是取1枚寬0.5厘米、長10厘米的小竹簽,前端圓形且光滑,挑起配好的軟食,軟食中加入少量的青菜末和鈣片粉末,開始時小鳥不張嘴,可用小竹簽把嘴翹開填喂,以嗉囊鼓起為宜,直至小鳥可以自行啄食為止。

8.換羽期管理:另外,到7月份,金絲雀的繁殖期結束,進入換羽期,此時要加強衛生、營養等管理。因蚊蟲較多,一般設蚊帳保護種鳥。多喂新鮮蔬菜,加煮熟的雞蛋(切半)。若換羽期間要使金絲雀長出紅色羽毛來,可加喂增色飼料,如切碎的胡蘿卜、紅色的青椒等,金絲雀吃了含有紅色素的飼料後,紅色素可在體內沉積,使羽毛慢慢變紅,增加其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

飼養金絲雀的籠子應該寬大,易於活動。平時雌雄分養,每籠隻養1隻。8、9月間開始合籠飼養,讓它們築巢繁殖。此時可換成46X30X35厘米的繁殖籠。用草或竹絲綜織成外形像碗、直徑11厘米、深5厘米的人工巢,掛在籠子上方。籠裏設置食罐、水罐和棲杠。食罐、水罐的口要大,棲杠最好是扁圓形的。籠底鋪上細砂。金絲雀日常的飼料是穀子、稗子。玉米麵窩窩頭、菜籽、蘋果、青菜等。可用幾種料混合喂給,如穀子2份、稗子7份、菜籽1份。當稗子來源困難時,可用穀子或小米代替。蘋果須切成片,青菜須切碎飼喂比較好。冬季或換羽時期,飼料的配比為穀子2份、稗子6份、菜籽(蘇子)2份。親鳥配對前,開始喂給雞蛋小米,合籠後繼續供給發情飼料和骨粉;一開始孵蛋停用以上飼料,另增加20%的菜籽及白蘇子。雛鳥出殼後,供給蛋黃麵(熟蛋黃1個、小米或玉米麵120克攪拌而成)、青菜、蠣殼粉。

金絲雀的管理食罐和水罐要天天刷洗,天天換水,棲杠每3天洗1次每周清除籠底糞便2~3次。每周最少水浴1次,浴後等羽毛幹了才可將鳥籠掛到室外。在棲杠上站立不穩時,有指甲過長的可能,檢查後要用剪刀進行修剪,注意不要修剪過深,以免出血。金絲雀如果長時間受到陽光照射,會使羽毛退色。所以每天在柔和的陽光下曬1小時。夏季的夜間,最好用籠套罩住鳥籠,防止蚊蟲叮咬。每年7~8月份是金絲雀脫換羽毛的時期,同時也是易感染疾病的時期。因此,除在飼料中增加10%的菜籽和墨魚骨粉外,還要避免風吹。冬季要注意避免溫差過大,做好防寒保溫。

2.畫眉鳥

畫眉飼養者的“六關”:

一是美籠關。

馴養畫眉要用畫眉籠,不可過大,也不可過小,形狀適宜。在我國從古至今傳統的畫眉籠為圓形籠,一般高32cm,直徑寬為22cm,外掛布罩,底鋪細沙,內掛食、飲水器。

二是選種關。

選畫眉:一要選雛。當年可鳴唱;母產仔畫眉不好馴,有人說三年能唱就是好的了。二要選羽毛緊身,眼睛有神,活潑跳躍,食欲旺盛,喜鳴唱者為佳。

三是飼料關。

要喂配合飼料:①雛畫眉:綠豆麵、黃鱔糊、西紅柿、熟雞蛋,適量混合一起加水調勻,用木棍喂。每日喂5次。有的戶采用活蟲或軟水果誘食,當畫眉開始啄食後,逐漸增加蛋黃粉,並轉喂常喂飼料。

②成年畫眉:喂蛋、米、肉。加工方法:將小米放入鍋內用紋火炒到黃而不焦後倒入盆中,趁熱將事先攪勻的生雞蛋拌入炒米中,用手揉搓拌勻,待冷卻後掰開搓散即可。蛋米的比例,一般為米0.5kg,摻雞蛋2-3個。摻喂牛肉,將牛肉切成兩個小米粒大,曬幹後喂。

四是飼喂關。

堅持“三定”:一定時。每天喂3次,從早7點投喂;二定量。自由采食,吃飽為宜;三定水。供足清水。自由飲,不可飲汙水。

五是管理關。

注意以下幾點:①不可直接在太陽光下暴曬,但在室內飼養光線要充足;

②堅持單籠飼養,一鳥一籠,不可混養;

③在馴化雛鳥時,不可與其它同類鳥“對唱”,但成鳥以對唱為佳;

④畫眉,喜安靜,應適時扣罩;

⑤冬季要防腳凍,所掛之處溫度不能過低。

六是防病關。

做到“兩早”:一無病早防。每隔3-5天清掃籠舍,每天喂前刷洗食、水器,嚴禁喂黴變飼料;二有病早治。經常觀察畫眉動態,已發現常見病有尾脂腺炎,在畫眉受驚嚇、感冒、中暑或因飼料脂肪含量高及缺水時,易發生,應及時治療,否則可引起死亡,防治方法:生鳥入籠要及時掛上布罩,放在安靜地方,防止驚嚇。一旦發現患有尾脂腺炎,將鳥尾拔開,用酒精或碘酒對尾脂腺部進行消毒,再用消毒針將尾脂腺尖端刺破。

畫眉換毛時間大多在八月左右開始,至11月左右結束,開始換毛至換毛完成,約需二個月左右時間,正常的畫眉鳥每年隻換毛一次。

畫眉換毛是否順利正常,關係到以後的整體素質及鬥鳴表現,因此換毛很關鍵,有很多人把希望寄托於換毛後,如能所其願,自然是費心得來的成果。所以當畫眉開始換毛時,一定要注意它的飲食與管理。

1.用具、飲水、應保持清潔與新鮮,適當給鳥洗澡,洗後放置在無風之陽光下曬幹羽毛。

2.夜間應有充分的睡眠時間,勿受到噪音之幹擾。

3.常放於空氣流通的僻靜處,使其盡量休息。

4.身體衰弱,羽毛粗糙,以往曾發生過換毛障礙者,在換毛期間尤應充分供給營養,保持安靜不要遛。

5.身體健康羽毛光亮,無不良換毛記錄者,如遛鳥至遛鳥場地後,應掛到偏遠處,也不要參加競鳴和打鬥。

6.在換毛期不遛者,不但換毛快,且新的羽毛整齊光亮豐滿。

7.新生之尾羽,毛囊淺,毛根就在皮膚之表層上,千萬不要使其受驚嚇以免碰掉。

8.未脫落之舊尾羽,毛囊深約0.5公分,隻要時間到自然會脫落,不要硬拔。

3.八哥鳥

八哥的飼養要點

每年春天,寵物店中都會展出進口的小雛八哥,這是應趕快買回來養著,一過梅雨季,它們就可長成幼鳥,就是可以教它學說話了。下麵講一下飼養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挑選健康的雛鳥:寵物店中所賣的小八哥大都是既健康又好養的。但是由於運送途中的勞累和環境的變化,也很有可能有一些體質弱的小八哥。上述情況不隻限於挑選八哥,在買別的小雛鳥時,也要注意挑選那些身體健康、清潔、動作靈敏的小鳥。

選用專用鳥食:將八哥專用的固體鳥食調配食物用熱水或涼水泡開,做成丸狀。對小雛八哥一天要喂6-7次,每次3-4粒。當你把食物拿過去時,它就會張開嘴叫,這時就可把食物喂進去。

大約兩周後,小雛八哥就會自己吃食了。這時,便減少人工喂養的次數,將減少的那部分食物放入盛食盒裏讓它自己吃。等到小雛八哥長成成鳥後就可以食用鳥食了。

蛋黃、花生米等食物的喂養方法:有時給處於發育階段的小雛八哥喂些煮雞蛋黃或花生米,可以促進它的發育成長。蛋蘇隻需喂1/4,花生米需5-6顆要碾碎,注意不要放鹽。

充足的洗浴:八哥很喜歡洗澡,夏天每天洗,其它季節要挑選曖和的日子洗,洗耳恭聽後要馬上曬太陽,將全身徹底幹燥。

另外還要注意,盛夏裏如果把八哥放在直射陽光下,它就會變虛弱,所以要將鳥籠放在陽涼處。冬天的時候,請經常給它進行日光浴。

小八哥喂養的三個階段

其日齡大都在20天左右。體質差異較大。此時需要高營養的飼料來喂養,以便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一階段:育雛期要力所能及的全力嗬護

這個階段在整個飼養八哥的過程中有著及其重要的作用,簡言之是基礎。基礎的好壞與否關係到今後的調教效果,應該有足夠的認識。

此階段的時間一般以10天為宜。也就是說在八哥的雛鳥階段[滿月前為雛鳥]。此時喂養和調教必須同時進行,才能形成八哥雛子對您形成強烈的依賴性和牢固的條件反射,

要點有三:

⑴堅持上手喂和調教同時進行:隻要喂八哥就要讓其形成飛到手上來吃的習慣,並且讓鳥吃過兩口飼料之後,輕輕的將鳥放在一邊,用飼料作誘餌、手勢來引導跟著自己後腿、前進。然後再讓鳥到手上來吃食物。與此同時進行認籠的調教。讓八哥出籠洗澡也是個好辦法,並且能在其洗過澡之後很順利的進行回籠的訓練。一般來說鳥洗過澡後有找個安靜的地方去梳理羽毛,體定要其養成這個習慣。

⑵保證飼料的質量和喂食的次數:飼料的質量一定要高營養、易消化。我發現這個階段八哥的消化能力很低,我做過嚐試:在飼料裏麵摻入小米,結果沒有消化全部隨糞便排泄。魚粉和雞蛋是最好的選擇[有關的飼料配比將在後麵專題介紹]。

要讓八哥雛子盡快學會啄吃放在手裏的麵包蟲的習慣,這樣即能進行早期的自行覓食的能力、補充營養,同時也能鞏固對人的依賴和反射。

雛八哥的排泄能力太快,我觀察到你就是喂的再飽,兩個小時左右保證排泄完。所以盡可能的增加喂食的次數尤為重要。

⑶親密接觸和適應環境的訓練:大凡養八哥的人對其嗬護有加近似與溺愛的程度,經常固定放在一個很安靜的地方而忽視了和自己的接觸,這對八哥沒有好處。同時我主張經常不斷的讓其出去見見“風雨”,從而達到能適應各種環境處世不驚。

緊緊抓住第一階段的時間去喂養和調教,萬萬不可粗心大意。

我在實踐中感覺,這個階段的調教主要是:上手喂和放飛。

我的八哥樂樂是在飼養半個月左右的時候開始進行放飛訓練的[大約在一個半月齡左右]。很聽話也很老實。我幾乎每天都將鳥籠放在弟弟鳥店門前的棚子底下掛好,當我不和其玩耍或者我不在的時候,他就會飛到籠子頂上歇息,根本不會到處亂飛。很多人感覺驚奇總是願意湊過去看,這是樂樂會飛到認為比較安全的地方,等人們走後還會悄悄的飛回籠頂。

歡歡的放飛訓練比樂樂晚半個月。很簡單,讓其在一邊觀察我對樂樂的調教之後,開始放飛,當時很多人都為我捏這一把汗。因為我同時也將樂樂放飛給歡歡做伴兒,放飛的訓練一次成功,當歡歡洗完澡我將籠子放在他麵前,他很麻利的鑽了進去。

按照此辦法我先後調教了5隻八哥,並且同時放飛。

第二階段:發育鞏固階段

此階段的時間大約為一個月,期間有個手喂軟食過渡到自行采食硬飼料的適應過程,也是其生長發育的重要期。稍有疏忽將導致鳥的消化不良和患病。不堅持每天最低一次的上手喂食兒和那怕短時間的出籠放飛時間,將使您的八哥淡忘在第一階段學會的東西實在是得不償失。

⑴發育期的飼料營養:第一階段是鳥出生後的一個月之內的時間,一般稱為雛鳥。第二階段的鳥稱為小鳥或者幼鳥,由於身體的各種機能尚在發育階段,所以飼料的營養及其它還是要保持並有所增加的,相對來說鈣和其它微量元素要高於第一階段[有關的飼料配比將在後麵專題介紹]。我們習慣的說法“灌雛”有其科學道理,所謂灌就是盡可能的讓小鳥多吃一些,當然還是有個限度的,不然鳥不能完全消化也是一種浪費。

⑵手喂軟食過渡到自行采食硬飼料:這個換食過程是我在論壇請教之後解決的,簡言之就是在硬食飼料上麵放一點兒軟食,並用喂食的小木片引導,慢慢的鳥就能開始啄吃硬食飼料。需要注意的是天氣炎熱要防止飼料發生變化導致小鳥生病。我也采用了將麵包蟲剪斷放進飼料罐的辦法,效果也不錯,且飼料不易變味變質。

有人在小鳥出生的第二個月開始就換食;有的則繼續手喂讓小鳥吃軟食,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千秋。我曾經做和我弟弟做過比照試驗,結果是:前一種辦法的較之後麵的辦法在體型上有區別,開始換食的體型小些。當然後一種辦法要占用養鳥人一定的時間,還要及時喂食,否則和前一種辦法喂養的相比反而顯得不健壯,體型基本相同。

堅持手喂軟食的最大收益是能和鳥建立牢固的親密關係,便於調教。

⑶調教:此時的八哥常常表現出強烈的戀人的舉動,喜歡飛到您的身上,或者跟在您的身後形影不離,此時的調教很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別是出籠放飛和回籠。

需要注意的是出籠放飛盡可能的在鳥饑餓狀態下進行,除了同時放飛已經訓練好了的八哥之外,還要有鳥喜歡吃的蟲子做誘餌。同時開始的時候時間不要太長,隨著條件反射的鞏固逐漸延長時間。並且逐漸從安靜的環境轉變為喧鬧的環境。

形成牢固的條件反射之後,您就可以為所欲為的放飛了。我後來在清晨一般都是在公園門前放飛2個小時多,八哥在遛鳥的人中間自由往來毫不懼怕,東跑西顛的頗有樂趣。

4.百靈鳥

一、日常管理

在選購幼百靈時,除注意選擇雄鳥外,還要看其精神狀態和體質,是否戧毛(團毛)。用手摸一摸胸部肌肉的厚度,看是否“虧膘”,肛門有無便汙,尾脂腺(俗稱“尖”)是否完整。

籠的特點百靈科的鳥都棲居草原和沙漠等開闊地,常在沙丘、土崗或者空中鳴囀這就需用專製的百靈籠。籠的大小,籠條間距應依據鳥體的大小而調整。另外,需有布製籠套。

飼料和喂法幼鳥需人工填喂,把綠豆麵或豌豆麵、熟雞蛋(或鴨蛋)黃、玉米麵三者以5:3:2的比例搓勻,加水和成麵團,用手撚成兩頭尖的長條,拔弄鳥嘴或以聲音引誘鳥張嘴,沾水填入。幼鳥數量多時,一定要逐個填喂,以免有的幼鳥吃不上食。每天填喂5—8次,不給水也不喂菜,待鳥能自己啄食後,把拌好的飼料放軟食抹內任其啄食,仍不給水,但可喂切碎的馬齒莧菜。當體型、羽色近似成鳥時(第二次幼羽齊),方可喂給幹飼料和飲水。幼百靈的飼料因地而異,有加花生米粉的、有喂雞用混合粉料搓雞蛋的,也有的純喂蝗蟲、蚱蜢。

百靈成鳥飼料各地不同,有的喂穀、黍、蘇子或苧麻等的種子,有的喂雞用混合粉料搓熟雞蛋。從營養、衛生、節約考慮,喂補充“添加劑”的雞蛋小米較好,(換羽期)再經常喂些麵粉蟲、蝗蟲、蚱蜢、葉菜等就能養得很好。

二、百靈鳥的春季管理

春季籠養鳥的特點是:普遍發情,名叫頻繁,十分活躍,單隻飼養的雄鳥應減少或停止脂肪飼料的供應,多喂些野菜之類的青綠飼料,以防鳥發情性大驚創或夜間鬧籠把翅羽,尾羽拍打掉,終止鳴叫。這期間除加強日常管理外,要注意食水充足,還要經常觀察鳥的活動和糞便,發現異常現象,要查找原因,趕緊采取預防措施。

糞便:糞便能反映鳥消化道是否健康。異常的糞便,一般較稀而有黏液或泡沫,以至有血,排糞次數增加,每次糞便量減少,肛門口長粘有糞便。正常的鳥糞是細條狀,外包裹白色物,吃硬食鳥糞較幹燥,吃軟食鳥糞較軟濕。如喂蟲,蛋,魚粉,或瓜果類飼料太多,糞便會更稀。此時應停止含水性飼料,加喂土黴素與痢特靈三至五天,此病症即可消失。如果出現便秘現象應加喂蔬菜和水果。

活動:健康的鳥都有一定的活動規律,在籠內較活潑好動,鳴叫也有規律,這時應注意冷熱變化和遛鳥時間,若天氣暴熱或聚冷應注意鳥籠移位,使鳥能正常吃食和呼吸,正常呼吸是在平靜的情況下,呼吸平穩,若呼吸急促,並隨身顫動,精神委頓,食欲不振,張口呼吸,頭低垂或向旁彎曲,眼睛或鼻孔中有少量分泌物,即呼吸道可能有病或上火高燒引起肺炎,這些都是春季鳥的多發病,應經常觀察自己的愛鳥,作到早發現,早治療,對病鳥要加強護理,保暖通風,飼料中適當加些多維素,酌用土黴素氯黴素等控製繼續感染。

喂養雛鳥,是一種很細致而複雜的工作。最先每天用綠豆粉1份、熟蛋黃2份加水拌和,喂食5至7次。這樣經過四天後,雛鳥能夠開始站立而且會自己啄食,這時候要減少喂雞蛋,而用綠豆粉1份和熟蛋黃1份,加水拌和後喂給。這樣喂養兩個月後,雛鳥已經雛型,羽毛長得很豐滿,再過一、二個月後,除了原飼料外,還要加喂雞旦拌米,還可以加喂紅粟子,白穀子,小蠕蟲。象這樣喂養一兩年後的百靈,才開始有較好的歌聲,但是,要達到歌舞美妙動人,那就非要花上五、六年的精心喂養不可。

百靈的歌舞不是一年到頭都表演,而是有一定的周期性。每年的三、四月,是百靈的發情期,也是鳴唱飛舞的時期,稱“大性期”。在大性期裏,百靈不但白天鳴叫,在夜晚的燈光下也能唱一個時期,稱為“燈花”或“夜火”。要注意大性的百靈由於性情過於急躁而引起疾病死亡。大性期一般到黃黴季節為止,也有延到七月間的。

百靈在黃黴季節或七月間開始換羽,這時候停止了歌唱。八月間換羽最顯著,到了九月新羽就長齊了。所以有“七零八落九齊毛”的講法。換羽後,百靈還能唱一個月。以後,就要到農曆重陽前後再開始歌唱,這個時期叫做“小性期”。一隻好的百靈從重陽開始歌唱,能一直唱到第二年的大性期。

在換羽和大性期,應喂給比較豐富的食料,多加些蠕蟲為好。定時給百靈水浴也很重要,水浴最好采用噴水的方法。一至兩年的幼鳥,在炎夏兩天噴水一次,冬季四至五天噴水一次。有時百靈受了某種影響而發脾氣,用噴水的辦法可以消除。但是在換羽期和大性期不能給鳥水浴。

在大性期我們還應注意兩鳥不能靠近,至少相距二米左右,不然互相鳴鬥會產生不良後果,也不能成天唱,要注意讓它適當休息,以保持悅耳的鳴聲。

5.黃麗鳥

黃鸝體長約25厘米。體色鮮黃,嘴粗紅色,枕部黑羽毛深。雄鳥羽色金黃有光,雌鳥羽色黃中帶綠。頭部兩側有通過眼周直達枕部的黑紋,翼和尾的中央呈黑色。幼鳥頭部無黑,腹部有黑色條紋,直到第三年才逐漸消失。黃鸝自古為我國人民所喜愛,大詩人杜甫曾以“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詩句讚美它。黃鸝以它的美麗為大自然增添了色彩,是家庭飼養的上乘鳥類之一。

黃鸝在初期的飼養管理上,為預防它撞籠損傷羽毛,可使用252015厘米大小的板籠。由於這種籠光線暗,能使鳥保持安靜,身體可以活動,但可有效防止撞籠。待鳥適應了環境,“認食”後,可再自製906060厘米的中型方籠或用八哥的鐵絲籠。

黃鸝的飼料主要是瘦豬肉或牛肉、玉米麵、豆餅麵、熟雞蛋、麵粉蟲、水果和維生素。新捕捉的鳥較難適應上述人工飼料,常要先填食,再誘食,最後達到自食。填食的方法是左手握住鳥體,右手食指和拇指拿肉條逗引鳥張嘴,待嘴張開時,隨即將肉條填入,使其吞咽下去。若鳥不張嘴時,可用右手拇指及食指將鳥嘴掰開填入肉條即可。填食時需謹慎操作,不可操之過急。每天填食4次,每次填食後要讓鳥飲水。

誘食的方法是將玉米麵100克、豆餅麵50克、搓碎的熟雞蛋一個,製成稀粥狀,倒入食罐內,粥的表麵再放幾條麵粉蟲。與此同時取掉籠裏的水罐,再減少填喂食品次數。待鳥饑餓或幹渴時,可能自己去啄食。發現鳥能自己吃食,並能吃飽後就可停止填食。

飼養黃鸝在日常管理上要注意清潔衛生,每周洗刷籠底和托糞板一二次,以防汙染鳥的羽毛和足趾。夏季要防止飼料發黴變質。換羽期要增加蛋白質飼料和維生素。冬季飼養需室內過冬,室溫應在10℃以上。

總之,隻要管理得當,飼養得法,一隻美麗的黃鸝就會給您的家庭帶來不少的樂趣。

[飼料的搭配和喂法]飼料的搭配,要根據鳥的食性並結合飼養經驗而確定,然後再經過一段時間的飼喂試驗,證明對鳥是適宜的以後,除季節性變化外,就不要輕易變動。尤其是對喜吃油料作物種子的鳥(黃雀、蠟嘴雀等)和食蟲鳥(點頦等),一旦它們適應了人工飼料,切不可再喂單純的“原始”飼料。否則,不但會影響鳥的食欲,甚至可能需要像野生鳥一樣使其重新“認食”。假如鳥不再吃人工飼料,就會慢慢消瘦,最後甚至死亡。

喂食給水的次數和時間要有規律。一般常備飼料(粒料、幹粉料)可每周添換2~3次;軟料每天喂給;青綠飼料(葉菜、瓜果)當天早上喂,晚上把剩餘的取出(尤其是梅雨季節)。每天最好上午喂食、換水。喂前先給以聲音信號,使鳥建立條件反射,並把喜歡吃的食物用手拿著喂,這對鳥的馴熟很有效。

[清潔衛生]首先是食、水的衛生。常備飼料添換時,一定要檢查是否發黴、變質或蟲蛀。食罐中剩餘的料一定全部倒出,簸淨後再添新料。青綠飼料一定要消毒、洗淨、瀝幹後再喂。軟料在籠中的時間不宜超過半天。

其次是對食、水用具、棲杠和籠的洗刷。消毒日期、糞便的清理次數,應根據鳥的種類確定,並按時進行。一般食蟲、食肉、食果實的鳥類糞便比較稀軟而且數量多,應每周清理2~3次,食穀類鳥糞便比較幹枯,每周徹底清理1次即可。

[砂浴、水浴和日光浴]這“三浴”是鳥本身習性的要求,但各種鳥需要的程度、時間跟自然界棲息環境有關,應逐漸摸索其規律。百靈科的鳥喜歡砂浴,一般新放上幹淨的細砂會馬上洗浴,而且一天數次。但當砂陳舊並混有糞便後,砂浴的次數會減少,這時就應立即更換。喜歡水浴的鳥,添飲水時會立即去“撲灑”。若氣溫適宜,應在水浴盤中注入浴水,待鳥水浴後取出浴水,在水罐中再添新鮮飲水。任何鳥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都不宜在強烈陽光下直曬,就是生活在沙灘上的百靈,若沒有飲水,在陽光直射下也會被曬死。一般說,除整個冬季在暗無陽光的室內過冬的鳥需要補充日照外,正常條件下飼養的鳥無需專門進行日光浴。當然,在長期陰雨連綿的南方飼養百靈,就得設法使鳥多曬太陽。

四季管理

四季管理的重點是處理好養鳥與氣候的關係,使鳥適應每個季節的氣候變化,正常健康地生活。我國南方地區為熱帶和亞熱帶,四季不明顯,隻有旱季和雨季之分;而北方地區位於溫帶,季節變化比較明顯。總之,不論明顯不明顯,按四季的劃分,提出在飼養中應注意的一些問題,還是有益的。

[春季]這時早晚溫差較大,所以移鳥到室外或外出遛鳥,都要考慮天氣陰晴和氣溫的高低,還要注意觀察鳥的健康狀況和適應能力。選擇適宜時節,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不要求速度快,以免鳥適應不了突變的環境而生病。

春季鳥普遍發情,鳴叫頻繁,十分活躍。這時除正在繁殖或將要配對的種鳥外,單隻飼養的雄鳥應減少脂肪飼料的供應,多喂一些樹芽、野菜芽之類的青綠飼料,以防鳥因“性大”驚撞或夜間“鬧籠”,把翅羽、尾羽拍打掉,終止鳴叫。這個期間,除加強日常管理,注意食、水衛生外,要經常觀察鳥的活動和糞便,發現異常現象,要查找出原因,趕緊采取防治措施。

[夏季]這時氣溫升高,要盡可能供給浴水和浴砂,切不可缺少飲水。要停止日光浴,並將鳥籠置於陰涼通風處。夜間對放鳥籠的房間噴灑殺蟲劑滅蟲、滅蚊,或用紗布籠置置上鳥籠,以防蚊蟲叮咬。鳥籠及用具的清理、洗刷、消毒等應經常進行,告別要注意軟料和青綠飼料的更新。

到了夏季,有些鳥開始換羽,這時要適當嗇蛋白質飼料的比例,焦止飼喂脂肪性飼料。如果到了盛夏有的鳥還不換羽,可喂一些蛋殼內衣或蟬蛻、蛇蛻等高蛋白料,促使其早日換羽。

[秋冬季]籠鳥秋季和冬季的飼養重點是使它能安全度過寒冷的冬天。常言說:“春養骨頭秋養膘”。這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飼養家禽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對養鳥很有參考價值。所謂的“膘”就是皮下脂肪,是熱能的倉庫,又是很好的保溫層,對鳥越冬有重要意義。因此,在秋季籠鳥的飼料中,應適當增加脂肪性飼料的比例,一般應達到20%,主食粒料的鳥,可直接喂油料作物的種子;主食粉料的鳥,可將油料作物種子粉碎後拌入日常飼料中喂給;食蟲鳥宜增加鮮羊肉末或麵粉蟲等。對於還未脫換羽毛的籠鳥,除增補維生素外,還要增喂蛋白質飼料。對秋冬季節繁殖的鳥,應做好各方麵的準備工作。

到了冬季,環境溫度十分重要,切忌忽冷忽熱。水浴的次數不但要減少,而且還要保證有適宜的水溫和室溫(15~20℃)。同時注意讓鳥自行水浴,絕對不能強迫。遛鳥活動要視情況而定,從初秋一直堅持的可繼續進行,否則就停止遛鳥。冬季籠鳥一般比較“穩定”,但絕不可忽視日常的管理。

6.鴿子

鴿子是一種世界各地都常見的鳥。鴿子是鴿形目、鳩鴿科數百種鳥類的統稱。我們平常所說的鴿子隻屬於鴿屬中的1種,而且是家鴿。鴿子和人類伴居的境況已經有上千年的曆史了,考古學家發現的第一幅鴿子圖像,來自於公元前3000年的美索不達米亞,也就是現在的伊拉克。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人就開始馴養白鴿和其他野生鴿子,盡管如今在很多城鎮我們都能見到顏色各異的鴿群飛過,但是對於古代人來說白鴿太不可思議了,於是這種鳥兒受到了廣泛的尊敬並被奉若神明。鴿子在整個的人類曆史上扮演過相當多的角色,包括祭祀品、信使、寵物等。

鴿子

鴿子的善於飛翔也是出了名的,古代打仗就是由它日行千裏的傳達密信的。鴿子的羽色有雨點、灰、黑、絳、白等多種顏色。足短矮,嘴喙短。食穀類植物的子實以及昆蟲。嗉囊發達,雌鴿生殖時期能分泌“鴿乳”哺育幼雛,屬晚成禽類。配偶終生基本固定,一年產卵5~8對。雌鴿在夜間孵卵,雄鴿在白天孵卵。孵化期為14~19天。所有鴿類的幼雛都將喙伸入親鳥喉中去獲得鴿乳。

鴿子分為有野鴿和家鴿兩類。野鴿主要有岩棲類和樹棲類兩種。家鴿則經過長期的培育和篩選,分為食用鴿、玩賞鴿、競翔鴿、軍用鴿和實驗鴿等多種。公元前3000年,埃及王朝第五代就有養鴿的記載。養鴿在中國也是曆史悠久,據四川蘆山縣漢墓出土陶鏤房上的鴿棚推斷,最遲在公元206年民間就有養鴿之風。當今世界各大洲都有各自的野生鴿和家養鴿。人們對鴿子的分種統計不盡相同。據日本《動物的大世界百科》介紹,地球上的鴿子有5個種群,又分250種;而日本另一本書《萬有大事典》記載,謂鳩鴿科的鳥類多達550種。今天多種多樣的家鴿是由眾多各具特點的野生原鴿進化而來的。

鴿子能迅速而有力的飛行,是因為它們長長的翅膀和強大的飛行肌肉。鴿類雌雄一般一也是終生配對,若其中一方死亡,另一方很久以後才接受新的配偶。鴿棲息在高大建築物上或山岩峭壁上,常數十隻結群活動,飛行速度較快,飛行高度較低。在地上或樹上覓食種子和果實。在山崖岩縫中用幹草和小枝條築巢。它們的巢一般是平盤狀,中見稍稍凹,它們一般每窩產2枚卵。

野鴿也是國際性的動物,它們分布於歐洲、非洲北部和中亞地區,中國多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西部和中部。它們的體長約為295~360毫米;頭、頸、胸和上背為石板灰色;上背和前胸有金屬綠和紫色閃光,背的其餘部分為淡灰色;翅膀上各有一黑色橫斑;尾羽石板灰色,其末端為寬的黑色橫斑。鴿子雌雄相似。鴿類喙小,性溫順,體形豐滿。它們行走的姿態有可愛的點頭動作,但大多時會昂首闊步。

人們培養出的不同品種的信鴿,與它們的飛翔力和歸巢能力等特性有關。鴿子的歸巢能力指,當一個幼小的鴿子在一個地方長大後,把它帶到很遠的地方,它仍然會也能找回它原來的老巢。人類養鴿已有5000多年曆史,形成不少性狀各異的品種。對於鴿子究竟是依靠什麼方法識別歸巢方向的,太陽說、磁場說、氣味說等都各自有其根據,所以到現在還沒有一個定論。

初識鴿子

鴿形目、鳩鴿科、鳥屬、鴿種。鴿子俗稱家鴿、鵓鴿,是由野生的原鴿的後代發展而來。早在幾萬年以前,野鴿成群結隊地飛翔,在海岸險岩和岩洞峭壁築巢、棲息、繁衍後代。由於鴿子具有本能的愛巢欲,歸巢性強,同時又有野外覓食的能力,久而久之被人類所認識,於是人們就從無意識到有意識地把鴿子作為家禽飼養。鴿子特殊消化係統,使它們喜歡吃石子。沒有牙齒的鴿子,把食物直接吞入食道,再貯存在肌胃裏。鴿子的肌胃很堅韌,胃壁肌肉發達,內壁有角質膜,石子貯存在胃腔內。食物進入肌胃後,胃壁肌肉收縮,角質膜,石子,食物相互摩擦,把食物磨碎。因此,石子相當於鴿子的牙齒作用,所以,它們會不斷地吞食石子用以消化食物。但是它們一般隻能消化掉60%的食物,剩下的都隨糞便排掉了。

鴿子在軍事上的意義很早就被人類已經意識到,所以出現了服役於軍隊、效命於疆場的信鴿。作為人類軍事上的助手,早在2000年前的古羅馬時代就有了記載。愷撒大帝在征服高盧的戰爭中多次使用鴿子傳遞軍情。公元前43年赫蒂厄斯和布魯特斯在圍攻摩德納時也使用鴿子作為通訊的工具。其後軍鴿在曆次戰爭中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那些軍功卓著的鴿子被稱為“鴿子英雄”。目前,軍鴿應用的範圍已更加廣泛。除傳遞信息進行聯絡外,軍鴿還被用來進行偵察敵情,幫助雷達值班和收集資料。此外,軍鴿還被用來搜索海上遇難者等。

鴿子和聖經有關

聖經《舊約》當中第一次提到鴿子,是諾亞和和平鴿的故事。後來在《新約》當中,鴿子在耶穌受洗禮的時候又一次被提及,這時候鴿子被當作傳下來的聖靈。聖經中諾亞方舟停靠在亞拉臘山邊。洪水過後,諾亞又把一隻鴿子放出去,要它去看看地上的水退了沒有。由於遍地是水,鴿子找不到落腳之處隻好又飛回方舟。七天之後,諾亞又把鴿子放出去,黃昏時分,鴿子嘴裏銜著橄欖葉飛回來的,很明顯是從樹上啄下來的。諾亞由此判斷,地上的水已經消退。後世的人們就用鴿子和橄欖枝來象征和平。這些早期聖經當中記載的故事,無疑為鴿子出現在現代城市當中的形象鋪平了道路。幾個世紀以來,鴿子的形象也是由神靈到惡魔,由英雄到人們嘴中之食等不斷地發生著改變。

和平鴿的由來

鴿子之所以能成為世界公認的世界和平的象征,當功於畢加索。1940年,以希特勒為首的法西斯匪徒攻占了法國首都巴黎,當時畢加索心情沉悶地坐在他的畫室裏,這時有人敲門,來者是鄰居米什老人,隻見老人手捧一隻鮮血淋漓的鴿子,向畢加索講述了一個悲慘的故事。原來老人的孫子養了一群鴿子,他平時招引鴿子經常在竹竿拴上白布條作為信號。當他得知父親犧牲在保衛巴黎的戰鬥中時,他幼小的心靈被仇恨的怒火燃起。他想,白布條表示向敵人投降,於是改用紅布條來招引鴿子。顯眼的紅布條被德寇發現了,慘絕人寰的法西斯匪徒把他推到樓下摔死,還用刺刀挑死了所有的鴿子。

老人講完後請求畢加索畫一隻鴿子紀念他那慘遭法西斯殺害的孫子。隨後畢加索懷著悲憤的心情,揮筆畫出了一隻飛翔的鴿子,“和平鴿”的雛形也就由此而生。1950年11月,為紀念在華沙召開的世界和平大會,智利的著名詩人聶魯達把畢加索大會上揮筆畫的一隻銜著橄欖枝的飛鴿叫做“和平鴿”,由此,鴿子被正式公認為和平的象征。

在現代,鴿子也是戰爭英雄,它們曾多次在戰爭期間發揮巨大的作用。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鴿子攜帶信息穿過敵人的封鎖線拯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人們在船隻上麵都帶有鴿子,當遭到德國潛艇攻擊之後,就放出鴿子告知沉船的具體位置,這樣幸存的人員就可能獲救。在一戰期間,一名鴿子曾攜帶重要信息穿過激戰的陣地,它飛行過程中被擊中了胸部和腿部,甚至幾乎失掉了帶有信息的那個腿,它依然以驚人的毅力堅持飛行了大概25分鍾把信息帶到法國營地,拯救了許多法國士兵的生命。這隻絕對稱得上是戰地英雄的鴿子被法國政府授予戰爭十字勳章。

在二戰期間又出現了另一隻英雄的鴿子。當時一千名英軍在意大利的小城集結駐紮,然而德軍卻計劃對這個部隊進行轟炸。當時的通訊設備都不能使用,惟一的希望就寄托在信鴿身上。這隻鴿子在英軍遭轟炸的5分鍾前,成功地把信息送抵二十英裏之外,使得警報及時被拉響。後來這隻鴿子被授予動物界的最高軍事獎章——迪肯勳章。

鴿子的繁殖習性

鴿子也是“一夫一妻”製的鳥類。鴿子性成熟後,具有選擇性的挑選自己的配偶,一旦配對成功就就感情專一,形影不離。如果在同一鴿群中雌雄數量不相等,還可能出現二公或二母的同性配偶。鴿子配對後,雌、雄鴿都會參加營巢、孵化和哺育幼鴿等活動。鴿子在喪偶後很長時間內都不願接受重新配對。在生產中為了提高鴿子的品種質量,培育優良的品種,避免近親繁殖造成品種退化,可有計劃地人工選配。若雌、雄鴿自由配對後,需要非常費時費力才能重新拆開再配。因此,在育種時,要掌握鴿子的這一特性,盡早製定人工選配計劃,以防自由配對。另外,成年鴿失去配偶後,在發情季節,也可能出現亂交配的現象。為了不擾亂鴿群、保持鴿群的安靜,對於發情鴿,應及時配對或者隔離。

一般鴿子交配後,就會開始尋找築巢材料,構築巢窩。有的雄鴿會在雌鴿離巢時,追逐雌鴿歸巢產蛋。雌鴿產下蛋後,雌、雄鴿輪流孵蛋,一般雄鴿每天上午入巢孵化,母鴿下午入巢孵化至次日上午。雄、雌鴿就這樣日複一日的交替輪換,直到孵出雛鴿為止。幼鴿孵出後,雌、雄親鴿共同分泌鴿乳,哺育幼鴿。鴿卵孵化期一般為17天左右,如果幼鴿孵了17天左右依然未孵出,父母鴿就會另尋新巢產蛋再孵。

野生的鴿子每年最多可以進行8次繁殖,每次都會有兩個小生命誕生。鴿子繁殖的頻率,取決於食物的充足程度。小鴿子大約需要18~19天才能孵化破殼,父母會用一種特殊的鴿子奶喂養小家夥。剛破殼而出的小鴿子一天之內體重就會增加一倍,但是眼睛要在四天之後才能睜開。小鴿子們兩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離巢了。

鴿子是怎樣導航的

人類一直沒有停息過關於鴿子為什麼能從很遠的地方返回棲息地的爭論,而鴿子的這一驚人的能力並不僅限於賽鴿或者家鴿,所有的鴿子都擁有次能力。

有的理論說鴿子是使用道路、高速公路等進行導航,也有理論認為鴿子是通過地球磁場、地標、太陽甚至次聲等等進行導航。無論人類怎樣的爭論,不能否定的是鴿子在這一方麵確實是獨一無二的。

7.企鵝

眾所周知的企鵝是地球上絕無僅有的可愛動物。現在全世界為人類所知的企鵝種類共有十八種,這些可愛的企鵝主要生活在地球的南半球,大約有8種生活在南極與亞南極地區,其中在南極大陸海岸有2種,其他則在南極大陸海岸與亞南極之間的島嶼。法國電影《帝企鵝的日記》曾記錄過企鵝們的真實生活。

企鵝

外形特征

那些可愛企鵝的主要特征為不會飛翔;腳生於身體最下部,故呈直立姿勢;趾間有蹼;前肢成鰭狀;羽毛短,以減少摩擦和湍流;羽毛間存留一層空氣,用以絕熱。企鵝的背部為黑色,腹部為白色。頭部的顏色和個體的大小是區別各個種類企鵝的主要標誌。

早在1620年在非洲第一次見到企鵝的一位法國船長,驚奇的稱它們是為“有羽毛的魚”。企鵝常過著極大集體的族群生活,它們的數量大約占南極地區海鳥數量的85%。

企鵝和鴕鳥一樣,是一群不會飛的鳥類。但根據考古發現企鵝的祖先們是能夠飛的!後來為了適應環境的變化,它們的翅膀開始慢慢演化,成了現在能夠下水遊泳的鰭肢。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能看到樣子。企鵝們食物主要是一些小魚和磷蝦,企鵝們的年齡在鳥類中也算的是長壽的,一般帝王企鵝可活到20~30歲。

身體結構

由於受環境的影響,企鵝們為了適應惡劣的外界條件,它們的身體也就有這自己獨特的結構。企鵝羽毛密度比同一體型的鳥類大三至四倍,羽毛的作用主要是為了調節體溫。雖然企鵝有著和其他飛行鳥類差不多的雙腳,但它們的骨骼堅硬,並比較短及平。這種特征配合有如隻槳的短翼,使企鵝可以在水底有飛一般的感覺。企鵝雙眼上的鹽腺可以排泄多餘的鹽分。它們之所以可以在水底及水麵看東西,是由於它們的眼睛有平坦的眼角膜,可以把它們看到的影像經過腦部的加工處理達到望遠的效果。

企鵝是一種古老的動物,它們極可能在南極洲還沒有變成現在這樣冰天雪地的時候,就已經是南極的主人了。古老的企鵝為了適應南極逐漸惡劣的天氣,自己也開始演變。經過無數的世紀輪回,它們的身體也變得自衛力極強起來,再大的暴風雪都不是它們的對手。經過無數次演化的企鵝,全身的羽毛已變成了重疊、密接的鱗片狀。這種特殊的羽衣,不但海水難以浸透,就是氣溫在零下近100℃,也休想攻破它保溫的防線。南極陸地多,海麵寬,豐富的海洋浮遊生物成了企鵝充沛的食物來源。企鵝是沒有牙齒的,但是它們的舌頭以及上顎有倒刺,那些倒刺可以幫它們適應吞食魚蝦等食物。

企鵝種類

產於南半球的各種短腿而不會飛的企鵝,盡管在陸地上行走比較笨拙,但在水中卻可以悠然自得,它們身上披覆短硬、鱗形的羽毛可以很好的防護它們的體溫,它們以甲殼類、軟體動物和魚蝦等作為主要的食物。

被當作是南極象征的企鵝,最大的家族角企鵝屬以澳新地區為分布中心分布在南溫帶,其中南大洋中的島嶼,南美洲和新西蘭有6屬13種企鵝營巢,其中有2個屬限於澳新地區。而作為企鵝第二大屬的環企鵝屬則主要分布於亞熱帶和熱帶地區,甚至可到達赤道附近,而隻有4種企鵝在南極大陸沿岸築巢,隻有2種企鵝在亞南極築巢,而隻有皇企鵝才是真正在南極大陸過冬的企鵝。迄今仍然堅強存活下來的18種企鵝分別是帝企鵝、王企鵝、角企鵝、小白鰭企鵝、白鰭企鵝、黃眼企鵝、麥哲倫企鵝、秘魯企鵝、加拉帕戈斯企鵝、阿德裏企鵝、南極企鵝、巴布亞企鵝、史氏角企鵝、響弦角企鵝、馬可羅尼角企鵝和直冠角企鵝。

人們在發現企鵝這種生物的過程中有很多故事,早在1488年葡萄牙的水手們在靠近非洲南部的好望角第一次發現了企鵝。但是有關企鵝的最早史料記載卻是在1520年完成的。1520年曆史學家皮加菲塔乘坐麥哲倫船隊在巴塔哥尼亞海岸遇到了一大群企鵝,當時他們稱之為不認識的鵝。生活在南溫帶的企鵝種類,是早期人們發現並描述的企鵝種類。而真正生活在南極冰原的種類是在19世紀和20世紀才被發現的。例如,王企鵝在1844年才被冠上這個稱號名,而響弦角企鵝被命名是在1953年。

企鵝曾因為肥胖的身體而被命名為肥胖的鳥,但後來,人們經常看到它們好像在企望著什麼似的在岸邊站立遠眺,所以後來有給它們改名叫企鵝。

生活習性

由於企鵝全身密布羽毛,並且有二至三公分的脂肪,它們的這種特殊保溫裝置,可以使它們在零下六十攝氏度的冰天雪地中靈活行動,所以可以說企鵝算是世界上最不怕冷的鳥類。

可能和企鵝一樣耐寒的還有已滅絕的大海雀,由於兩者相似的外表還曾經被誤認有親緣關係,使得歐洲人給企鵝命名時也讓它們相似。

現在生活在南極一帶的企鵝的祖先,是由曾經生活在赤道以南的管鼻類動物發展起來的。科學家推測,企鵝可能是忍受不了熱帶的暖水而沒有繼續向北挺進到北半球。它們的分布範圍最北界和年平均氣溫20℃區域非常一致。溫暖的赤道水流和較高的氣溫形成一個天然屏障,使企鵝不能跨越到北半球。所以它們一般隻生活在來自南極較冷的水域裏。

盡管企鵝有時會在陸地、冰原和海冰上棲息,但是它們屬於海洋鳥類。在企鵝的一生中,生活在海裏和陸上的時間約各占一半。企鵝不會飛,善遊泳。在陸上行走時,行動笨拙,腳掌著地,身體直立,依靠尾巴和翅膀維持平衡。遇到緊急情況時,能夠迅速臥倒,舒展兩翅在冰雪上匍匐前進;有時還可在冰雪的懸崖、斜坡上,以尾和翅掌握方向,迅速滑行。成體企鵝有著時速為20~30公裏的驚人遊泳速度。

以這種速度來算它們的速度比萬噸巨輪還要快,甚至可以超過速度最快的捕鯨船。企鵝跳水的本領可與世界跳水冠軍相媲美,它能跳出水麵2米多高,並能從冰山或冰上騰空而起,躍入水中,潛入水底。因此,企鵝在遊泳、跳水、潛水等方麵都算的上是冠軍。

企鵝有著每天能吃0.75公斤食物的不錯胃口,他的食物包括南極磷蝦、腕族類、烏賊和小魚等海洋浮遊動物。因此,企鵝作為捕食者在南大洋食物鏈中起著重要作用。企鵝在南極捕食的磷蝦約3317萬噸,南極鳥類總捕食量隻占它們捕食量的10%,它們的捕食量更是快要超過鯨魚捕食的一半。

企鵝因種類和分布區域的不同而又不同的棲息地:帝企鵝喜歡在冰架和海冰上棲息;阿德利企鵝和金圖企鵝既可以在海冰上,又可以在無冰區的露岩上生活;在亞南極的企鵝,大都喜歡在無冰區的岩石上棲息,並常用石塊築巢。企鵝喜歡群棲,一群有幾百隻,幾千隻,上萬隻,最多者甚至達10~20多萬隻。在南極大陸的冰架上,或在南大洋的冰山和浮冰上,人們可以看到成群結隊的企鵝聚集的盛況。有時,它們排著整齊的隊伍,麵朝一個方向,好像一支訓練有素的儀仗隊,在等待和歡迎遠方來客;有時企鵝們會回排成如同團體操表演似的距離、間隔都相等的方隊,整齊壯觀的陣勢著實令人震驚。

企鵝之所以如此逗人歡喜,是因為它們憨厚、大方的性情。盡管企鵝的外表道貌岸然,顯得有點高傲,甚至盛氣淩人,但是,當人們靠近它們時,它們並不望人而逃,有時好像若無其事,有時好像羞羞答答,不知所措,有時又東張西望,交頭接耳,唧唧喳喳。

企鵝的生活狀況因各種類的體形大小以及地理分布的不同而異。同一種內的繁殖周期還與緯度有關。有的種長途遷移到內陸的祖傳營巢區去產卵,合恩角企鵝和小企鵝一年繁殖2次,大多數種一年僅繁殖1次。而王企鵝則三年內繁殖2次,每次產1枚卵,而其他種則產2枚,偶為3枚。大多數企鵝在南半球的春夏季繁殖。巴布亞企鵝的某些種群也在冬季繁殖。由於帝企鵝的發育時間比較長,它們為了讓寶寶出生在成活率最高的夏季,所以一般都會在秋季就開始繁殖。

企鵝們經常以表演或鳴叫來作為入群或離群的形式。求偶配對時,常有求偶鳴叫,鳴聲在兩性之間有二態性。合恩角企鵝鳴聲似驢鳴。到繁殖季節,帝企鵝能找到舊巢及舊配偶。除了帝企鵝隻由雄鳥來孵它們的寶寶外,其他的企鵝種類都由雙方孵卵。在交配時企鵝群中十分熱鬧,鳴聲聒耳,到孵卵時則一片寂靜。卵和雛鳥的成活率決定於氣候條件、幼鳥在生殖種群的百分比和敵害等因素,一般是產卵總數的20%~60%。產卵後,雌和雄鳥常常以一兩周為期互相輪換離群到海洋覓食,一般都是雌鳥先去。但雌性帝企鵝從鳥群到海洋需要走80~160公裏,一直到64天孵卵期之末才能返回;孵卵期間正值南極最嚴寒之際,做了爸爸的雄帝企鵝將卵寶寶放在腳上孵化,如果一旦卵寶寶從腳上掉落,就一位這一個小生命的消失。此時的企鵝爸爸們都是靠體內早就儲存好的脂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