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蛙
青蛙,英文名frog。是水陸兩棲動物,它主要包括兩類動物,分別為蟾蜍和蛙。它們成體沒有尾巴,卵產於水中,卵化後變成蝌蚪用鰓呼吸,經過變態,成體主要用肺呼吸,但多數皮膚也有部分呼吸功能。蛙和蟾蜍之間的區別並不大,是一科中同時包括兩種。一般來說,蟾蜍多在陸地生活,因此皮膚多粗糙;蛙體形較苗條,多善於遊泳。兩種體形相似,頸部不明顯,無肋骨。前肢的尺骨與橈骨愈合,後肢的脛骨與腓骨愈合,因此爪不能靈活轉動,但四肢的肌肉卻很發達。由於青蛙以害蟲為食,故有人類的好朋友之稱。
無尾目是生物從水中走上陸地的第一步,比其他兩棲綱生物要先進,雖然多數已經可以離開水生活,但繁殖仍然離不開水,卵需要在水中經過變態才能成長。因此不如爬行綱動物先進,爬行綱動物已經可以完全離開水生活。
青蛙
外形特征
蛙的種類大約有4800種,絕大部分都在水中生活,也有部分生活在雨林潮濕環境的樹上的。蛙雖為兩棲動物,但不能完全脫離於水,因此繁衍後代還需要產卵於水中經過蝌蚪階段。當然,也有樹蛙是利用樹洞中或植物葉根部積累殘餘的水窪就能使卵經過蝌蚪階段的。2003年在印度西部新發現一種“紫蛙”,常年生活在地底的洞中,隻有季風帶來雨水時才出洞生育。而在我國廣東廣州荔灣區一帶也發現一種“波動青蛙”,但它的外形比較像蟾蜍。蛙類和蟾類很難絕對地區分開,有的科如盤舌蟾科就即包括蛙類也有蟾類。但最新品種“波動青蛙”至今尚未有分類。
據蛙類體積來看,最小的隻有50毫米,隻相當一個人的大拇指長,大的也有300毫米(一尺多長),瞳孔都是橫向的,皮膚光滑,舌尖分兩叉,舌跟在口的前部,倒著長回口中,能突然翻出捕捉蟲子。有三個眼瞼,其中一個是透明的,在水中保護眼睛用,另外兩個上下眼瞼是普通的。頭兩側有兩個聲囊,可以產生共鳴,放大叫聲。體形小的品種叫聲頻率較高。有的蛙類皮膚分泌毒液以防天敵,生活在亞馬遜河流域雨林中的一種樹蛙分泌物被當地印第安人用來製作箭毒,見血封喉。
分布範圍
蛙類在全世界都有分布,除了加勒比海島嶼和太平洋島嶼以外。但由於氣候的變化和環境的汙染以及外來物種的侵入使蛙的棲息環境逐漸縮小導致蛙的數量在全世界迅速減少。
生活習性
蛙類基本在夜間捕食,主要是以昆蟲為食,但大型的蛙類可以捕食魚、鼠類,甚至鳥類。青蛙具有人類朋友的美稱,因為青蛙可捕食大量田間害蟲,對人類有益。它不單單是害蟲的天敵、豐收的衛士。那熟悉而又悅耳的蛙鳴,其實就如同是大自然永遠彈奏不完的美妙音樂,是一首恬靜而又和諧的田野之歌。“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那清脆的蛙的叫聲總給農民帶去播種的希望,總能帶動收獲的喜悅與歡樂!
曆史
青蛙最原始的進化開始於三疊紀早期,它是兩棲類動物。現今最早有跳躍動作的青蛙出現在侏羅紀。隨著青蛙的不斷進化,出現各種令人害怕的樣子怪誕的青蛙。蛙類的皮膚可分泌出毒液,其主要目的為防天敵。生活在亞馬遜河流域雨林中的一種樹蛙分泌物被製作為毒箭,一箭都有可能至於人死地。
蛙類祖先原本是在水裏生活的,但由於生活環境的改變,一些河流、湖泊成了陸地,蛙類的祖先不得不隨著環境的改變從水裏向陸地發展。生活環境的改變迫使蛙類的祖先們對自己身體的器官作相應的“調整”,以適應環境的變化。一些能適應陸地生活的種類生存下來,運動器官由水裏遊動的尾巴變成了陸地和水裏都能運動的四肢,呼吸器官由鰓變成了肺。蛙類的祖先由水生向陸生的一番轉變並不十分徹底,於是便有了後來的水中產卵,由蝌蚪發展成體,或許這說是蛙類祖先留給它們遺產吧!從青蛙幼體的發育中表現了出來。
捉蟲能手
青蛙是捉蟲能手,它們偏愛吃小昆蟲,於是便有了他們一套的捕蟲手法。一隻青蛙趴在一個小土坑裏,後腿蜷著跪在地上,前腿支撐,張著嘴巴仰著臉,肚子一鼓一鼓地等待著獵物的到來。一隻蚊子飛過來,青蛙身子向上一躥,舌頭一翻,又落在地上。蚊子不見了,它回複原來的樣子,等待著下一個目標的到來。
歌唱家
青蛙是有明的歌唱家。它嘴邊有個鼓鼓囊囊的東西,那是它的聲囊,它可以隨時的放聲高歌。蛙的聲帶位於喉門軟骨上方。有些雄蛙口角的兩邊還有能鼓起來振動的外聲囊,聲囊產生共鳴,使蛙的歌聲雄偉、洪亮雨後,當你漫步到池塘邊,你會聽到雄蛙的叫聲彼此呼應,此起彼伏,彙成一片大合唱。科學工作者指出,蛙類的合唱並非各自亂唱,而是有一定規律,有領唱、合唱、齊唱、伴唱等多種形式,互相緊密配合,是名副其實的合唱。據推測,合唱比獨唱優越得多,因為它包含的信息多;合唱聲音洪亮,傳播的距離遠,能吸引較多的雌蛙前來,所以蛙類經常采用合唱形式。由此可見,青蛙還是很有心機的一種動物啊!
運動健將
你別看青蛙表麵上傻傻呆呆的,它可聰明著呢!它的眼睛鼓鼓的,頭部呈三角形,爬行動作很遲鈍,但是人家的彈跳力可是一流的。當你稍一走近,它們就會跳起,這一跳的距離可有它體長的20倍。而且它還是一個遊泳高手,因為我們遊泳中的蛙泳姿勢就是跟人家學來的。有時候,動物還真是人類最好的老師。
偽裝高手
看它笨笨的,可沒想到人家也是偽裝高手。青蛙除了肚皮是白色的以外,頭部、背部都是黃綠色的,上麵有些黑褐色的斑紋。有的背上有三道白印。青蛙為什麼呈綠色?原來青蛙的綠衣裳是一個很好的偽裝,當它在草叢中的時候幾乎和青草一個顏色,這樣可以防止自己被敵人發現。
青蛙頭上有兩隻圓而突出的眼睛,一張又寬又大的嘴、舌頭很長。身體的背上是綠色帶有深色條紋,腹部是白色。身體下麵有四條腿,前腿短,後腿長,腳趾間有蹼。這樣方便他來回於水陸兩地。
2.螃蟹
螃蟹是甲殼動物,他屬於十足目,節肢動物門。螃蟹有堅硬的外殼保護著,它靠鰓呼吸。在生物分類學上,螃蟹與蝦子、龍蝦、寄居蟹算是同類的動物。絕大多數種類的螃蟹生活在海裏或靠近海洋,當然也有一些的螃蟹棲於淡水或住在陸地。它們靠母蟹來生小螃蟹,每次母蟹都會產很多的卵,數量可達數百萬粒以上。我們知道,螃蟹是橫著走的,那它靠什麼來判斷方向呢?它是依靠地磁場來判斷的。
螃蟹
不要生吃螃蟹
螃蟹不能生吃,據有關研究發現,活蟹體內的肺吸蟲幼蟲囊蚴感染率和感染度很高,肺吸蟲寄生在肺裏,刺激或破壞肺組織,能引起咳嗽,甚至咯血,如果侵入腦部,則會引起癱瘓。據專家考察,把螃蟹稍加熱後就吃,肺吸蟲感染率為20%,吃醃蟹和醉蟹,肺吸蟲感染率高達55%,而生吃蟹,肺吸蟲感染率高達71%。肺吸蟲囊蚴的抵抗力很強,一般要在55℃的水中泡30分鍾或20%鹽水中醃48小時才能殺死。生吃螃蟹,還可能會感染副溶血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大量侵入人體會發生感染性中毒,表現出腸道發炎、水腫及充血等症狀。所以,不能圖鮮而生吃螃蟹,否則會受一係列細菌感染的。
螃蟹的生活習性與繁殖
螃蟹一般生活在海裏或海邊的地方。螃蟹的成長過成為:產卵,然後經過幾次退殼後,長成大眼幼蟲,大眼幼蟲再經幾次退殼長成幼蟹,幼蟹外型幾乎與成蟹相同,再經過幾次退殼後就變成蟹。大部分的海水蟹類都是卵成熟後,不孵化直接排放於海洋。螃蟹身上堅硬的甲殼可以保護自己不遭受到天敵侵害,但是甲殼並不會隨著身體成長而擴大。所以螃蟹生長是間斷性,也就是相隔一段時間,舊殼蛻去後身體才會繼續成長。地球上體型最大的螃蟹是蜘蛛蟹,它們的腳張開來寬達3.7公尺,最小的螃蟹是豆蟹,直徑不到半公分。螃蟹雖小,但是五髒俱全,是非常有營養的一種食物。
經常吃螃蟹的人應該會發現,將螃蟹的硬殼去掉後,螃蟹的身體還有一部分受到殼的保護,看上去比較像盾,生物學家稱其為背甲(carapace)。螃蟹身體左右對稱,可區分為額區、眼區、心區、肝區、胃區、腸區、鰓區。螃蟹身體的兩邊有附屬肢(appendage)連接。頭部的附屬肢稱為觸角,具備觸覺與嗅覺功能,有些附屬肢有嘴部功能,用來撕裂食物並送入口中。螃蟹胸腔有五對附屬肢,稱為胸足。位於前方的一對附屬肢具有強壯的螯,可為覓食之用。其餘的四對附屬肢就是螃蟹的腳,螃蟹走路移動要依靠這四對附屬肢,它們走路的樣子獨特且有趣,它們一般都是橫著走的。不過也有例外,和尚蟹就是直著走。
螃蟹部分都在尋找時候,而且它們從不挑食,這一點就很好。隻要螯能夠弄到的食物都可以吃。小魚蝦是它們的最愛,不過有些螃蟹吃海藻,甚至於連動物屍體或植物都能吃。螃蟹吃別的動物,其他動物也可能吃螃蟹。人類就把螃蟹當美食佳肴,還有水鳥也吃螃蟹,有些魚類也像人類一樣喜愛吃蟹腳。年幼未成年的幼蟹成群在海中浮遊時,可能會被其他海洋生物狼吞虎咽,也因此螃蟹產卵時都要下很多的卵,這樣才能保證了子孫後代的充盈。
螃蟹橫著走的原因
我們知道,螃蟹一般都是橫著走,而且他們是靠地磁場為判斷方向的,那為什麼螃蟹要橫著走呢?在地球形成以後的漫長歲月中,地磁南北極已發生多次倒轉。地磁極的倒轉使許多生物無所適從,甚至造成滅絕。螃蟹是一種古老的回遊性動物,它的內耳有定向小磁體,對地磁非常敏感。由於地磁場的倒轉,使螃蟹體內的小磁體失去了原來的定向作用。為了使自己在地磁場倒轉中生存下來,螃蟹采取“以不變應萬變”的做法,幹脆不前進,也不後退,而是橫著走。雖然是一個很笨方法,但卻給他們提供適應地球變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