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3 / 3)

葛根 橘皮 杏仁(生) 麻黃 知母 黃芩 甘草(各半兩)咀,水二升,煮八合,去滓,溫溫分減服之。嘔吐先定,便宜消息;不嘔者去橘皮。

肺腑髒熱,暴發氣斑,(不可作煮散。)囗香豉石膏湯囗。

香豉(二合) 蔥須(一兩) 石膏(二兩) 梔子(三分) 生薑(二兩) 大青 升麻 芒硝(各三分)咀,水三升,煮取一升三合,去滓,下芒硝,溫溫分減服。

溫病發斑,赤斑者五死一生,黑斑者十死一生,大疫難救,黑奴丸主之。(方在雜汗證中。)冬溫至夏發斑,咳而心悶,嘔清汁,眼赤口瘡,下部亦生瘡,或自下利,囗黃連湯囗。

黃連(一兩) 橘皮 杏仁(麩炒) 枳實 麻黃 葛根 濃樸 甘草(各一分)咀,水三升,煮一升二合,去滓,溫溫分減服。下利先止,別當消息。小兒斟酌。

天行發斑瘡,須臾遍身,皆戴白漿,此惡毒之氣。世人雲永徽四年,此瘡自西域東流於海內,但煮葵菜蒜齏啖之則止,鮮羊血入口即定。初患急食之,作菜下飯亦得。

小兒時行瘡豆,恐相傳染,先服囗漏蘆湯囗下之。本治熱毒癰疽,赤白諸丹,熱毒瘡癤。(以下皆是小兒湯劑。)漏蘆葉(無,以山梔子代之) 連翹 白蘞 甘草 芒硝(各一分) 升麻 枳實 麻黃 黃芩(各一分半) 大黃(四分)咀,水二升,煮一升半,下大黃,煮一升,去滓,下芒硝,分減服,以利為度。大人服可倍作。(大黃水浸,少時和水下之。)龐曰:凡覺冬溫,至春夏必發斑豆,小兒輩須服漏蘆湯下之,得下後,逐日空心飲甘草汁。三歲以上一盞,兒小減之,直候腹疼乃止;未疼可飲至十日,則永不發。或下後飲羊血一盞,則不發。

治時行豌豆瘡,囗樺皮飲子囗。

樺皮二兩,細切,水一升,煮至半升,去滓飲汁,分減服。

龐曰:初得病,便驚狂不眠,渾身 然汗出,問之身不憎寒,亦不惡風,其脈如數,以漏蘆湯下之;不甚數者,以大承氣湯下之。非但瘡豆,傷寒亦然。

治豆瘡毒瓦斯不出,煩悶,熱毒瓦斯攻腰,或腹脅痛不可忍,大便不通,囗五香湯囗主之。

麝香(半分) 木香 丁香 沉香 乳香(各一分) 芍藥 枳實 射幹 連翹 黃芩 麻黃 升麻甘草(各半兩) 大黃(一兩)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竹瀝半盞,煎八分,去滓,下樸硝一錢匕和服,以利為度。

天行熱氣生瘡 ,身痛壯熱,囗水解散囗。

麻黃(一兩) 黃芩 桂枝 甘草(各半兩)細末,暖水調下二錢匕,小兒一錢,覆令小汗。熱氣在表,已發汗未解,或吐下後,熱毒不散,煩躁謬語,此為表虛裏實,熱氣躁於外,故身體發斑如錦紋;或不因汗下,始得病一二日便發,皆由溫疫熱毒瓦斯使然也。甚則發豌豆瘡,其色白或赤,發於皮膚,頭作漿戴白膿者,其毒則輕;有紫黑色作根隱隱在肌肉裏,其毒則重,十死一生,甚者五內七竅皆有瘡形如豌豆,故以名焉。脈洪數者,是其候也。

天行熱毒未解,欲生豌豆,發熱疼痛,宜服解肌出汗囗葛根石膏湯囗。

葛根 麻黃(各一兩) 石膏(二兩) 黃芩 芍藥 桂枝 甘草(各半兩)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八分,溫服,取小汗。(自汗者去麻黃。)斑豆始有白 ,忽搐入腹,漸作紫黑色,無膿,日夜叫煩亂者,囗鬱金散囗。

鬱金一枚(甘草一分,水半碗,煮幹,去甘草,片切,焙幹為細末) 真腦子(炒,半錢)同研,每一錢匕,以生豬血五七滴,新汲水調下,不過二服。甚者毒瓦斯從手足心出,如癰狀乃瘥,此是五死一生候也。

此患小便澀,有血者中壞也。瘡黑 無膿,十死不治;斑豆煩喘,小便不利,囗鱉甲湯囗。

燈心(一把) 鱉甲(二兩)水一升半,煎六合,去滓,溫分作二服。

斑豆定煩喘,囗淡竹瀝飲子囗。

淡竹瀝暖飲之,煩喘自汗,瘡不作黑厭,可治。

定煩喘,囗麻黃甘草湯囗。

麻黃 杏仁 桑白皮 甘草(各一分)咀,水一升,煎四合,放溫分減服。若脈數有熱,以竹瀝代水一半煎之,嗽或喉痛加射幹一分。

斑豆瘡出不快,囗紅花湯囗。

紅花子(一合,槌碎)水半升,煎百沸,去滓,分減服之。

斑豆服涼藥太過,咳嗽,手足冷,脈遲,囗甘草幹薑湯囗。

幹薑(半兩) 甘草(一兩)咀,水一升半,煎六合,分作二服。

常行瘡豆,囗紫草湯囗最良。患其服之太少不能中病,但多槌切好紫草。(以湯沃之,用物合定,候溫去滓,分減服。每紫草半升,用湯一升為準也。)斑豆已出,不可止爾,發表更增斑爛,以表虛故也。

豌豆瘡欲出,囗甘草湯囗。

甘草(四兩)細銼,水二升,煎一升,去滓,分減溫服。覺腹中微利即止。

囗油飲子 囗飲清油一升即不生。

豌豆斑瘡不快,表裏不解,煩喘,大便秘氣攻腹滿,囗犀角升麻湯囗。

麻黃(一分半) 木香 犀角 升麻 芍藥 甘草 杏仁 枳實 雄黃(各一分) 大黃(半兩)麝香(一錢)咀,水二升,煎一升半,下大黃,再煎一升,去滓,下雄麝末沸勻,分作三服,以大便通為度。

囗瘡已出定方囗。

芒硝 豬膽和研勻塗之,勿動痂落無瘢,仍臥黃土末上良。

天行瘡豆,預服此則不發,囗三豆飲子囗。

赤小豆 黑豆 綠豆(各一升) 甘草(一兩)淨淘水八升,煮熟,逐日空心任性食豆飲汁七日,永不發。

瘡豆發斑,下利赤黃或膿血,遍身發熱,囗梔子薤豉湯囗。

好豉(半升) 薤白(二兩) 肥梔子(十六枚)水二升半,煮梔子、薤白將爛,下豉再煮十數沸,去滓,分減服。解下惡物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