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職場痛苦解除術(14)(2 / 2)

(4)異性恐懼。

主要症狀與前幾種情況大致相同,隻是患者在與異性或者上級接觸時,症狀尤其嚴重,感到極大的壓迫感,不知所措,甚至連話也說不出來。與自己熟識的同性及一般同事交往時,則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5)口吃恐懼。

口吃恐懼可歸類於社交恐懼的一種。患者本人獨自朗讀時,沒有什麼異常,但到別人麵前時,談話就難以進行。或者有發音障礙,剛說到一半兒,就說不下去了,對此憂心忡忡,因不能與人交談而感到自己是個殘缺的人,為此而苦惱。

[案例1]楊某,女,18歲,學生。不敢與人來往,怕與人對視,怕他人恥笑。她從小性格就比較內向,沒有夥伴,當時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好。到初中後,看到其他女同學經常和男同學在一起,又說又笑,十分開心,對他們是既羨慕又嫉妒,自己為什麼做不到呢?她的個性雖然孤僻,但內心卻渴求與人交往,並希望被他們重視,可她做不到,因此,她的內心十分矛盾。

進了高中,這種矛盾衝突越發強烈,每天獨來獨往十分痛苦。到高三時幾乎不敢去上課,在家還比較安靜,一到學校就心煩。進入大學後,這種感覺幾乎發展到了極致,常感到自卑,怕同學恥笑,不敢與他人的視線相對。她也知道這隻是自己心理上的問題,但就是無法控製。父母的事業心較強,對她也很少過問。但她的學習成績尚好,可她總覺得不如別人,在男同學麵前沒有吸引力。

[案例2]林某,27歲,女性。在一家外企工作,雖然業務上表現尚可,但幾乎從不參加聚會、聚餐等集體活動,每次都會找借口回避。她中學時便有不合群、過度內向、不善交際、怕見陌生人和怕被人注目等現象,經常會臉紅,還被同學們戲稱為“害羞女生”。近來症狀明顯加重,因被提升為經理秘書,經常要參加會議,文字準備工作也較多。但患者發現,在做記錄文字或電腦打字時都會手顫,怕被人注意,因此經常找借口請假不參加會議。患者為此而痛苦不堪。

社交恐懼症主要發生在抑鬱型氣質的人身上,這種人害怕與他人交往,剛開始患者都有一些自卑或害羞的心理,舉手投足總是畏畏縮縮、顧慮重重。長期不與他人交往,使他們逐漸地失去了與人交往的念頭。即使偶爾參加一兩次社交活動,也會有嚴重的不良情緒出現,內心不由自主地恐慌起來,並伴隨有心跳加速、呼吸短促、身體抖動等生理反應。嚴重的社交恐懼症患者,竟然覺得與人交往和上刑場毫無兩樣,而且還會繼續惡化,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最終導致嚴重的心理疾病。因此,對於社交恐懼症患者要進行預防和必要的治療。

(1)社交恐懼症的自我預防。

社交恐懼症多由心理恐懼引起,如怕難為情、怕見陌生人、怕表現自我等。是在多年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形成的,因此就需要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逐步培養患者對外界的適應能力,有意識地多接觸周圍的人和事。

預防社交恐懼症,首要從心理上戰勝自卑。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在社交上不如別人,但並非什麼都不如別人,要多想想自己的長處。不習慣社交的人,要去掉其自卑感,樹立一種自強、自信、自立的精神。其次,要敢於麵對並克服害怕的心理。因為,正常的社交活動,並不帶有什麼神秘的色彩,隻不過是社會間人與人的交往與應酬。因此過分注意自己社交中的言談舉止是多餘的,隻要做到隨和、大方、自然就行了。再次,要注意社交的形式,如社交前可帶著明確的社交內容參加社交。心理上有了具體社交內容,就可以把注意力從自身轉移到事物上,不至於過分緊張,有助於消除恐懼。

(2)對社交恐懼症的自我療法。

①相信自己,不斷地告誡自己“我能行”、“我是最好的”。

②不苛求自己,隻要盡力就好,至於結果會怎樣暫且不必顧忌。

③忘記所有過去不愉快的事情,一切從現在做起。

④友善待人,快樂為本。在幫助他人時能忘卻自己的煩惱,同時也可以證明自己的價值存在。

⑤找位可以傾訴的朋友。有煩惱時一定要說出來,找個可信賴的人說出自己的煩惱。

⑥每天給自己10分鍾的思考時間,不斷總結自己才能不斷麵對新的問題和挑戰。

⑦到人多的地方去,讓不斷過往的人在眼前經過,力爭向人們表示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