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軀體是整體關聯的,因此,不管是身體的哪個部位產生病痛,都會導致整個身體的不適。那麼,我們要怎樣做,才能更好地保證身體各個部位的健康,讓它們為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更好地服務呢?
31頭疼痛苦解除術
頭疼屬於疼痛的範疇,它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一種病症,是人體因為致痛因素產生的一種主觀感覺。產生頭痛的原因有很多種:化學因素,物理因素或生物因素等,這些致痛因素通過刺激大腦組織結構中的感覺神經末梢,把疼痛的感覺通過相應的傳導通路傳到大腦,令人感知。
其中有一些平時不易診斷的症狀,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因此,這裏我們要介紹一些基本常識,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體,遠離頭痛困擾。
如今,在人們所患的各類常見病症中,頭疼的發病率僅次於感冒,它對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那麼,頭疼究竟是怎麼造成的呢?
人體整個頭部及其前、後、左、右等部位的疼痛,統稱為頭疼。頭疼是由於頭部或者頸部神經末梢感受器受到刺激,產生異常疼痛的神經衝動,並傳達到人的腦部所致。人體頭部的顱外組織除了顱骨本身外,都能夠敏銳地感受到疼痛的感覺。而腦部組織隻有靜脈竇、顱底硬腦、腦底動脈以及回流靜脈對疼痛的感覺敏感。
頭疼患者一般會覺得頭部有壓迫、麻木、緊箍的感覺,感到鈍疼和脹疼,但是很少會有人因為頭疼而影響日常生活的。頭疼的強度雖然不大,卻會讓人不勝其擾。有的患者可能因為成年累月地感到持續性的頭疼,而變得脾氣暴躁、情緒焦慮,甚至會因為情緒過分激動,受到重大刺激,而使頭疼更為劇烈。
中醫雲:“凡外感六淫,內傷髒腑,導致陽氣阻塞,濁邪上踞,肝陽上亢,精髓氣血虧損,經絡運行失常者,均能發生頭疼”。由此可見,頭疼有外感、內傷之分。外感頭疼,指的是各種原因引起的感冒及傷寒等造成的頭疼;內傷頭疼,則主要是由氣血兩虛、陰陽衰弱、肝火旺盛等各種原因造成的疼痛所致。
一般來說,人們易患的頭疼有以下幾類:由於顱內外動脈擴張引起的血管性頭疼;由於顱內痛覺神經敏感組織被牽引或移位,引起的牽引性頭疼;顱內外感覺敏感的組織發生炎症引起的刺激性頭疼;由於緊張,導致人頭部的肌肉收縮引起的緊張性或肌收縮性頭疼;大腦中,傳導痛覺的顱神經和頸神經受損或發生炎症,導致的神經炎性頭疼;頭部五官病變,引起疼痛擴散的牽涉性頭疼等。
此外,許多精神方麵的因素也可能引起頭疼。與任何疾病一樣,頭疼的嚴重程度也會因為人體素質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同一位患者的頭疼也可能因為當時身體、精神狀況的不同而異。還有一些疾病產生的頭疼,其產生因素不是單一的。例如,高血壓性頭疼可能是由血壓直接引起的血管性頭疼,也可能是情緒緊張引起的肌收縮性頭疼。而一旦血壓恢複正常,後一種頭疼的症狀就會緩解並消失。在平日生活中,多了解上述有關知識,對防治頭疼有著重要意義。
現代醫學界對頭疼進行了如下的分類。
(1)偏頭痛。
偏頭痛是一種經常反複發作的,極其嚴重的頭疼病。一般患者總會感到頭部前麵一側有跳動的疼痛感。偏頭痛發作時,不同體質的病人感覺也會有所不同,有些患者可能會表現為情緒焦慮、易怒;有些患者會伴有腹瀉、便秘;還有一些患者甚至想要逃離,躲避光線和噪聲。
偏頭痛通常由於緊張、疲勞、飲酒、吸煙等因素誘發,在任何年齡段都可能發生。尤其是在人感到勞累、天氣突變或者睡眠不穩定的時候更容易發作。因此,偏頭痛發作時,患者除了服藥外,更重要的是注意休養,防止疲勞,避免運動過劇和冷熱不定。平時睡覺的時候枕頭不要過軟或過硬。
在學習和工作中,不要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給自己造成壓迫感,尤其要注重眼部保養,定期做眼部按摩。閑暇的時候,可以找一些關於穴位的書籍,學習按摩頭部的重要穴位。在飲食上不要貪涼,少食用有刺激性的食物。
(2)緊張性頭疼。
這是人過於緊張,導致頭部和頸部肌肉持續收縮所引起的一種頭疼症狀。而引起這種肌肉收縮的原因有三種:長期情緒焦慮、憂鬱,伴隨精神緊張的結果;由其他原因或身體其他部位疼痛引起的並發症;由於坐姿不良引起的頭部、頸部、肩胛帶疼痛。這種病症在女性中比較常見,多在30歲以後發病,往往通過心理治療可以緩解和消除。
(3)血管性頭疼。
血管性頭疼在發作時,患者會清晰地感覺到血管的跳動,並伴有惡心、嘔吐的症狀,少數患者甚至會有視覺紊亂的感覺。血管性頭疼的患者發病原因多是與睡眠不好、情緒緊張以及思慮過多有關。血管性頭疼一般持續時間較長,容易反複發作,經久不愈,並多與血瘀、肝風等有關,因此在平時生活中,要十分注意對肝髒等器官的養護。
(4)神經性頭疼。
神經性頭疼,多由精神緊張、生氣引起。外在表現主要是患者頭部有壓迫感、沉重感,感到頭悶,好像有東西緊箍著似的。神經性頭疼又稱為精神性頭疼,或神經功能性頭疼,發病率比一般頭疼病症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