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詩歌創作?(2 / 3)

oblivion.”

羅列 

羅列法很早就出現在詩歌中。公元前800年的荷馬,17世紀的約翰·彌爾頓都曾

采用過這種技巧。羅列不過是一種列舉的方法,但如果充滿活力和生氣地加以運用,

其效果還是很強烈的。

伊麗莎白·巴雷特·布朗寧著名的《葡萄牙十四行詩》43首就是羅列法運用的

一個典範。在這首詩中,她列舉了自己對丈夫各種方式的愛。

How do I love thee?let me count the ways.

I love thee to the depth and breadth and height

My soul can reach.when feeling out of sight

For the ends of Being and ideal grace.

I love thee to the level of every day's

Most quiet need,by sun and candlelight.

I love thee freely,as men strive for right;

I love thee purely,as they turn from Praise.

I love thee with the passion put to USe

In my old griefs.and with my childhood's faith.

I love thee with a love I seemed to lose

With my lost saints I—love thee with the breath,

Smiles,tears,of all my life!—and,if God choose,

I shall but love thee better after death.

(1845~1847)

比喻性語言

比喻性語言所含有的詞語不能按字麵意義去理解。比喻性語言以一種清新的方式

引起人們的想象。比喻這種修辭手段包括明喻,隱喻,引申隱喻,誇張和擬人。以上

所述我們已在前幾章裏討論過。另外,這些修辭手段還被列入了書後的“寫作術詞彙

編”單。

影像

影像這個詞可以迎合我們的五種感覺:視

覺、聽覺、味覺、觸覺和嗅覺。在所有種類的寫

作中我們都能找到影像,但在詩歌中最為常見。

影像這個詞來自於意象主義運動,20世紀初期,

這場運動曾風靡一時。

意象主義極力傳播固有的原來的影像和精確

性。意象派詩人有意避開韻律和押韻,依靠影像

自身的力量吸引注意力和表達情感。下麵這首詩

可以說是意象派詩歌的代表作,作者是意象派詩

人埃茲拉·龐德。在沒有被判犯有叛國罪之前,他

曾寫下一些很有意思的詩歌。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black bough.

(1913)

格律

在詩歌寫作中,格律是指詩的節奏形式。

英語詩格律是以音步安排輕重音節而形成的。一個音步是指在一行詩中的一組重

音節和輕音節,一般由兩個或三個音節構成,其性質依據重音而定。英語詩歌的音步

有六種基本類型,前四種比較常見,後兩種用得相對少一些。

音步符號定義

抑揚格u′一個輕音節,一個重音節

抑抑揚格uu′兩個輕音節,一個重音節

揚抑格′u一個重音節,一個輕音節

揚抑抑格′uu一個重音節,兩個輕音節

揚揚格′′兩個重音節

抑抑格uu兩個輕音節

下麵是一些例子:

抑揚格I taste/a liq/uor/nev/erbrewed

抑抑揚格The Assyr/ian came down/like the wolf/on the fold

揚抑格Earth,re/ceive an/honored/guest

揚抑抑格Out of the/cradle/endlessly/rocking

擬聲

擬聲是指運用詞來模仿要描述的聲音,主要有三種:劈啪聲,嘶嘶聲和嗡嗡聲。

詩人利用擬聲法來創造音樂效果,強化意義。當代愛爾蘭詩人謝默斯·希尼在他的《攪

製黃油的日子》一詩中就運用擬聲法來暗示製作黃油時的聲響:

My mother took turn first,set up rhythms

that slugged and thumped for hours.Arills ached.

ftands blistered.Cheeks and clothes were splattered with flabbymilk.

押韻

押韻是指對詞尾音的重複。在詩的最後一行押韻形成押尾韻;在一行詩中間停

頓休止音節和本行最後音節押韻形成押中間韻。下麵就是押中間韻的一個例子;

“Each narrow cell in which we dwell.”這裏,中間的cell與末尾的dwell押韻。

詩歌的押韻格式是同韻詞的常規形式。

威廉·布萊克的詩為我們提供了押韻的絕妙例子:

I was angry with my friend:

I told my wrath,my wrath did end.

I was angry with my foe:

I told it not,my wrath did grow.

這裏friend與end押韻;foe與grow押韻。

詩人利用押韻法創造富於樂感的聲響,意境和結構。如今,除了還能作為詩歌的

一種標誌卡,押韻法如同“胖子”黃油罐頭一樣不時興了。不過,我們中畢竟還有人

喜歡“胖子”黃油罐頭。屬於你自己的東西才是可靠的;堅持自己的風格沒有一點兒

錯——盡管眼下押韻法可能過時了。誰知道明天會給我們帶來什麼?

節奏

節奏是指詩歌的韻律,就像音樂裏的拍子。節奏是通過格律形成的。另外,在你

寫詩時,每一行還須運用標點符號和大寫,以幫助讀者判斷在什麼地方停一下,哪些

詞需要重讀,這樣可以使你的詩節奏清楚。傳統上的詩歌一般都遵循一個固定的節奏

模式,但大多數現代詩歌則不這麼做。

體驗與變化

詩歌的領域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麵麵,其主要興趣並不在於美,道德真理或信仰,

而在於人生體驗。美與真理是體驗的一部分,所以詩人們經常對此進行釋說。但從整

體上講,詩歌對所有體驗變化的類型感興趣——善與惡,美與醜,奇特與普通。

為了感受所有這些主題,詩歌必須采取多種不同的體裁。盡管有些著名詩人已經

與某種詩體緊密相連(莎士比亞與十四行詩,迪倫·托馬斯與維拉內拉十九行詩,

羅伯特·弗洛斯特與抒情詩),但更多的詩人喜歡嚐試各種不同體裁。我建議你也這

麼做。各種體裁都試一試,看看哪些適合你的風格、讀者和寫作目的。

敘事民歌

古代敘事民歌是指以民間傳說為題材,通過口頭吟唱的形式世代相傳的故事,語

言簡樸,節奏感強。文學作品中最著名的兩部敘事民歌是科勒津治的《古航海家之歌》

和濟慈的《無情的美人》。但是這兩部作品太長,本書篇幅有限,我們這裏就沒有抄

錄。盡管如此,科勒津治和濟慈的民歌為你創作敘事民歌樹立了樣板。

史詩

史詩是指古代敘事詩中的長篇作品。反映具有最大意義的曆史事件或以古代傳說

為內容,以一係列傳奇冒險故事塑造出身高貴的著名英雄形象,結構宏大,充滿著幻

想和神話色彩。荷馬的《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就是史詩。我知道你很熟悉這兩部

作品。

自由體詩

自由體詩並不是削價銷售的商品。相反,所謂“自由”隻不過是指它們沒有固定

的節奏和用韻罷了。這種詩體以不同長度的詩行所形成的節奏來強化意義和聲響,語

言口語化。華爾特·惠特曼(1819~1892)被公認為是自由體詩的發明者。(著名詩人

羅伯特·弗洛斯特曾說過,自由體詩猶如打網球沒有網子一樣。)下麵這個例子選自

惠特曼的詩《從永久搖蕩著的搖籃裏》,請注意詩中強烈的節奏,長短不齊的詩行,重

複和頭的法:

Out of the cradle,endlessly rocking,

Out of the mocking bird's throat,the musical shuttle,

Out of the Ninth-month midnight.

Over the sterile sands and the fields beyond where the child leaving his

bed wandered alone,bareheaded,barefoot……

俳句

俳句是一種不押韻的日本抒情詩,每節三行,共十七個音節。第一行和第三行各

有五個音節,第二行有七個音節。俳句經常能夠通過自然影像創造別具特色的情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