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學習學習,我該如何對待你”——關於學習,我有很多不解和困惑!(2)(3 / 3)

表麵上看,小郭與老師之間的關係不好,是因為考試這件事情,但實際上,這是由於雙方的溝通不當造成的。

由於溝通不當,老師對小郭產生了誤會。也正是因為如此,小郭對老師滿腹抱怨,認為老師總是針對自己。所以,父母要從溝通入手,化解孩子的心理問題。

可以說,學生與老師之間的矛盾,基本上都是由於溝通不當造成的。在學生眼裏,與老師溝通非常困難,但其實,學生與老師溝通不必講究什麼技巧,重要的是主動。

所以,父母應當告訴孩子:每個老師都希望與自己的學生多交流、多溝通,了解學生所思、所想,這是老師的根本出發點。如果孩子能理解到老師的這個心理,那麼,孩子與老師的關係就會改善許多。

這方麵,已經有鮮明的例子表明:孩子與老師的關係恰當,孩子的成績與前途就會非常理想。2001年度江西文科狀元宋婷初中時物理一度下滑很厲害。高一時,她對物理老師談了自己的心態。物理老師說:“你要學好肯定沒問題,隻要按照我的方法來。”宋婷被感動了,信心再度提升,學習興趣大增,物理成績直線上升。這裏,宋婷的聰明之處就在於她主動尋求老師的幫助,從而使自己步入通向輝煌的坦途。

所以,父母就應當幫助孩子,主動爭取和老師交流的機會。父母要讓孩子明白,隻有多和老師交流,才能讓老師發現自己在學習上的不足和錯誤,從而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考入名校的李晶同學認為,在學習上,與老師多做交流是很重要的。因為老師教書這麼多年,見到過各種各樣的學生,對不同的學習方法、學習狀態也很了解。

然而,孩子在學校期間,也難免與老師之間出現摩擦,甚至被老師誤解。對於任何一個孩子來說,這顯然都是件很難過的事情,因為誰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與肯定,在學校裏如果得不到老師讚同和肯定式的評價,勢必會影響生活和學習的心情。不過,誤解隻是老師一時間對孩子錯誤的看法和評價,隻要能夠把事情說明白,彼此心裏就不會有隔閡,心情也會變得舒暢。

在被老師誤解後,孩子心裏生氣是難免的,但如果馬上辯解,反而會被老師誤認為不接受批評,不如放學後留下來心平氣和地向老師解釋。孩子遇到小郭這樣的事情,需要家長幫著出出主意。

第一,盡早找個合適的時間與老師說清楚。如果這件事情非常關鍵,不說清楚會影響日後的學習,就應當盡早地找老師去解釋。選擇合適的時間就是要在老師與你都心平氣和,氣氛不緊張時說,合適地點是在外人盡量少,更容易開口的情況下,因為這樣輕鬆的環境更有利於解決問題。

第二,另外找機會解釋。如果這件事不是很關鍵,那可以利用偶爾和老師在一起的時候說出來,因為時間推移了,人的情緒平靜了,更容易把事情說清楚。

第三,請別人代為解說。有時候,如果自己不好意思找老師,或是因為其他一些原因不便與老師當麵解釋,也可以請父母或是同學代為解說。家長應告訴孩子,隻要他是尊重老師的,老師也會原諒他,而且,有時候別人代為解說比自己解釋更好。

真的沒想到,小郭和老師的關係已經到這步田地了,要是再不改善,估計就該出大問題了。其實,小郭和老師關係不好,關鍵還是因為她對老師不甚了解,而且上次考試時她與老師之間的誤會也一直沒有澄清。因此,我要盡力改變孩子的不良心理,讓她主動向老師說明一切,這樣,她與老師之間的誤會一定可以煙消雲散。

第五節“臨時抱佛腳”是好習慣麼

小偉很聰明,可聰明人往往都有這樣的毛病:那就是在學習中喜歡偷懶。

正是因為知道自己聰明,別人需要花更多時間才能學明白的問題,自己很快就能弄通,因此在平時的學習中,小偉並不是很用功,而是到考期臨近的時候再進行強化突擊。這種臨時抱佛腳的做法一開始也許真能取得不錯的效果,因此,小偉的考試成績雖算不上是突出,但也還說得過去。

可時間一長,弊端就露出來了。由於小偉平時學習並不認真,考前突擊學到的知識隻是暫時地存在腦子裏,並沒有真正、紮實地掌握,考試一結束,基本上就全都忘記了。可是,學習是一個不斷累積的過程,沒有之前打下的基礎,到後來,小偉發現考前需要突擊學習的知識越來越多,深感焦頭爛額,到最後終於撐不住了,考試也考得一塌糊塗。

小偉拿著成績單,心裏頓時亂成了一片:“完了完了,這次考砸了,可是為什麼這次考得一塌糊塗啊?平常我都是突擊讀書,沒什麼問題,這次為何就不行了?該怎麼辦?該怎麼辦?以後我繼續如此還是平常用功?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小偉的這種表現,在現在的青少年中具有相當的普遍性。在學習過程當中,青少年普遍存在這種“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的錯誤心理。很多青少年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並不認真,投機取巧、得過且過。而一到考期臨近的時候,就開始抓狂,為了能取得一個好看的、說得過去的成績,通宵達旦,搞“突然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