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方式是很多的。為孩子創造條件,多聽、多看、多讀,使孩子知得多,見得廣,鼓勵孩子多觀察、多思考、多問幾個為什麼,就能引起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從而激發孩子學習新知識的濃厚興趣。為此在引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要抓住事物的新奇性、形象性、矛盾性、變化性等特點,用感官上的刺激,引起孩子們的興趣與關注,進而使他們接近、了解未知事物,解決新問題。在讓孩子學習時,要采取豐富多樣的方法,設置各種巧妙的情景,不斷呈現事物的這些特性,努力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既可以鞏固已有知識又可以體會到知識的實踐意義,體驗到學習的莫大樂趣,得到心理上的滿足。另外,也容易使孩子意識到自己掌握知識的不足之處,從而產生進一步學習的要求與興趣。
4.幫助孩子體驗成功的快樂
孩子都會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因為他是按照別人的評價去認識自己的。如果別人說他笨,他就會認為自己笨。一個總是失敗的孩子體驗不到成功的快樂,也就不去努力了。對於一個從未完成過作業的孩子,家長最好讓他先做幾道容易的習題,讓他能輕而易舉地完成,再調整作業的難度。如果孩子的學習不好,不要將失敗的原因歸為孩子不聰明,家長可以從學習態度(是否認真)、意誌力等方麵去尋找原因,千萬不要說他笨,讓他自暴自棄。
5.鼓勵孩子適時地自我激勵
心理學研究表明,經常取得成功的人自信心比較強,屢屢遭受失敗和挫折的人容易產生自卑感。對於兒童和少年來說,經常受到表揚和鼓勵,有利於增強自信心。懂得科學教育的家長,總是能夠根據孩子的優勢和長處,為孩子創造獲得成功的機會,使他們在多種活動中得到成功的歡樂,增強對於自己能力的自信心。
因此,如果孩子能夠經常自我激勵、自我鞭策,他便有可能避免學業上的失敗。首先要幫助孩子樹立自我激勵的目標。其次要讓孩子學會自我暗示,經常對自己說一些激勵的話,如“我一定能成功”。再次是讓孩子在行動中擺脫消極情緒。如果孩子因為怕學習失敗而產生恐懼,重要的是告訴孩子采取什麼樣的行動來消除這種情緒。
6.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
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不僅是指孩子有自己的房間,有書桌、台燈、書櫃和各種工具書,還包括良好的心理環境和心理氣氛。如果家長在家裏擺麻將桌,吃吃喝喝,來來往往的朋友不斷;家長在家裏從不讀書看報,家裏也沒有起碼的書報等學習資料,家裏沒有讀書的氣氛,那麼孩子就不能受到良好的影響,沒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孩子也就不能受到好好學習的家庭教育。因為,教育絕不是不斷重複的簡單說教,它是環境的熏陶,是榜樣的示範,是情感的感染,是心靈的呼喚。
我明白,孩子厭學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對學業失去了興趣。如果我能喚起孩子學習的興趣,那麼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麼?接下來,我要與老師進行積極溝通,然後找出一種適合小明的方法,比如確定目的、一定的物質獎勵等,重新喚起他對學習的熱情,讓他在學習中感受,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快樂。就像古語說的那樣:“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第八節體育那麼美好,數學那麼枯燥
“阿俊,成績單發下來了嗎?趕緊讓我看看!”阿俊剛回到家,爸爸的聲音就傳了過來。他不情願地蹭了過去,小心翼翼地對爸爸說:“爸,還是我和你說吧。我語文98分,英語97分……”
“不錯不錯!阿俊,爸爸答應過你,平均成績到95分就帶買新款球鞋,等下爸爸就帶你去!”
“爸爸,你稍微等下,”看到爸爸心花怒放的樣子,阿俊再也忍不住了,“我的平均成績沒有到95分……”
爸爸聽到阿俊的話,不由好奇了起來,急忙問道:“不是語文98分英語97分麼?這成績不錯呀!”
這個時候,阿俊才吞吞吐吐地說:“爸,我的數學隻考了8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