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用鼓勵而非懲罰的手段督促粗心的孩子改變
青少年正處在一個叛逆的時期,如果這時候用一些激烈的手段去管製,隻能適得其反,因此,對青少年的管理,打壓不如引導,對於馬虎大意這個毛病同樣如此。孩子由於馬虎出了錯,如果對孩子作出懲罰,會讓孩子心理上產生厭倦和反感,失去學習的興趣。孩子學習情緒的好壞,對學習的影響很大。家長的批評甚至打罵,使孩子心理受到嚴重的挫折,懷疑自己的能力,缺乏學習的信心,這會讓一個雄心勃勃要爭第一的孩子變成一個對學習不負責任的“粗心”孩子。因此,應該在孩子有進步時表揚、鼓勵,讓孩子一直保持良好的學習情緒的同時,認識到馬虎大意的危害。
3.為孩子準備一本錯題集
家長可以把孩子因為粗心而做錯的習題收集整理在一起,並且同他一起分析做錯的原因,找出症結所在並找出規律。讓孩子平常多看幾遍,或是警告自己,並在心裏默念:別人都不馬虎,為什麼我馬虎呢?並不是自己不會,如果連自己會的都要錯,那該多可惜啊。一個不認真、不負責的人是成不了大事業的,我還年輕,我一定要克服它,讓我學習生活得更好,我一定能成功。馬虎並不是我的專利,它控製不了我,我一定要戰勝它。
這種方法對於提高孩子認識粗心大意的危害,提高改正粗心缺點的自覺性很有好處。
4.培養孩子良好的書寫習慣
家長一定要從寫作業的細節抓起,從草稿本抓起,幫孩子養成一個寫作業一絲不苟的習慣,那麼計算錯誤就會很少發生了。比如,草稿本要拿正規練習本,書寫規範、整齊,切不可隨便用什麼紙片或本子東擺一個式子,西擺一個式子,這樣不利於檢查。抄題目時書寫認真,條理清楚,並且看清每一個數據和運算符號,能驗算的要有驗算步驟。隻要長期堅持,孩子一定會變得細心、嚴謹起來。
5.做一些必要的敏捷動作訓練
有些小學低年級學生顯得笨手笨腳、動作不靈活,這可能是手眼不協調的孩子。手眼不協調的孩子容易顧此失彼而粗心大意。
孩子出生後,會用自己的感官和四肢去探索周圍的世界,如果我們沒有給他們足夠的探索機會,就影響了他們動作協調性的行為發展。例如沒有經過足夠爬行的孩子,在手眼協調性上就非常差。現在的孩子多是“高樓兒童”、“電視兒童”、“讀書兒童”,難免會出現一些手眼不協調、或動作發展相對滯後的孩子。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多去室外運動。家長可以帶孩子做一些拍球、跳繩、打羽毛球、打乒乓球等戶外活動。在家裏,也可以讓孩子動作敏捷地做事情。敏捷的孩子眼神自然好。
6.用目標激勵孩子上進
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製訂減少因馬虎而導致錯誤的計劃,並對孩子取得的成績予以獎勵措施。比如說,本周因為馬虎大意錯了8道題,下周要求減少一個錯誤,大下周再減少一個錯誤直至因馬虎而產生的錯誤全部消失。每達到一個目標就給予精神或物質獎勵。這種用目標來激勵孩子上進的方法,也能幫助孩子逐步消滅因粗心造成的錯誤,從而養成仔細認真的好習慣。
孩子總是馬虎,我和他爸爸也與他談過許多次了,但總是沒什麼特別好的效果!唉,你說一個聰明的孩子,總是犯粗心大意的錯誤,該多讓人著急啊!前兩天我看到一篇文章說,讓孩子擺脫粗心,可以讓他多做小事,從小事做起培養自己的認真,這樣就能逐漸克服。好吧,今後家裏的小事我都會放手讓他去做的,同時也要給他記錄,讓他自己看到,哪裏做得很好,哪裏做得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