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我有自己的理想與愛好”——理想和愛好:我選擇,我快樂(1)(2 / 3)

此外,當父母帶著孩子和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在一起時,有時你免不了會當著孩子的麵對他評價一番。盡管這些評介可能是無心而出,或僅寥寥數語,然而對孩子往往會產生微妙影響。

(二)家長的忌諱

自信是人生成功的起點,是人生前進的動力。一個孩子如果有自信,他的生活世界將是一片五彩繽紛的天空,對人生有一種積極進取的樂觀態度。正因為如此,一些兒童教育專家總結了家長當麵評介孩子的六大忌諱:

1.忌全盤肯定

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有麵子,就隻顧一直表揚孩子:“他自己穿衣服了,自己起床了,今天沒在外麵淘氣……”

這類家長也許是被親情迷糊了雙眼,對孩子的缺點視而不見,而這種“全盤肯定”式的評價恰恰最易導致孩子滋生自滿情緒。

同時,不當的表揚會改變孩子的目的性。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如果孩子自己吃飯,老師會說:“你真好,真是個好孩子,獎你一個五角星。”這種獎勵可能使孩子感受到很多鼓勵,但也得到一個錯誤的結論,即如果他幹一點兒好事就該受到物質獎勵,如果下次他們又自己吃飯了,老師並沒有給五角星,他們馬上決定,下次自己不吃了,因為他沒有得到應有的獎勵。這就產生了對獎勵的依賴,我們若把孩子培養成為獎勵而工作的人,他就會總是說:“我做了一件好事,就給我獎勵。”多做一件事,要多給一點兒獎勵,做了一件大一點兒的事,要得更大的獎勵,這樣,將自己做事的出發點建立在要獎勵上麵。從內心看還是缺乏主動精神。所以說,全盤肯定是有壞處的,而不是有益的。

2.忌全盤否定

孩子不能讓父母滿意的時候已經很負疚,這個時候最需要來自父母愛的陪伴、協助和支持。所以,當孩子失誤的時候,要把就事論事,不要對孩子講:“這次你把事情都弄糟了,你怎麼搞的?你都忘了應該怎麼做嗎?”、“我們家裏沒有哪個有你這麼笨的”等全盤否定的話。

失敗是一個必經的階段,父母應該教育的孩子有勇氣麵對不完善的結果,敢於犯錯誤,並且從錯誤中學習經驗和教訓,而不因犯了錯誤而產生自卑心理,甚至不思上進,破罐子破摔。

3.忌貶低他人

在對自己孩子作評價時,與孩子的同齡人作橫向比較,是十分自然的,但此時須注意多多肯定別人家孩子的優點,而切莫任意抬高自己、壓低別人,它本身就是一種“缺德”行為,如孩子仿而效之,將後患無窮。

4.忌損傷自尊

總是評論孩子,有可能會傷及孩子的自尊心。尤其是對於那些缺點較多但自尊心又較強的孩子來說,家長在向他人評價孩子時切莫信口開河。“這孩子今年又考了個倒數第一”、“她演出砸了鍋,同學們都小看她”……這類損傷孩子自尊心的評價極易引起孩子的反感乃至反抗,父母切記不可總掛在嘴上。

5.忌是非不分

孩子是自己的心頭肉,所以不少父母在評價孩子時被主觀蒙蔽,是非不分。“這孩子喝酒快趕上他爺爺了”、“他真有兩下子,偷了他姐姐十元錢卻沒被發現”……這類是非不分的評價肯定的是缺點、陋習,容易導致孩子混淆對錯,壞影響不言自明。

我原想通過表揚別的孩子,給我們家阿龍帶來點激勵,但沒想到令他的心裏感到了不舒服,並且還間接地損害了他和阿鵬之間的友誼。看來,我是該學習學習正確的教育方法了,讓孩子在溫暖中感受到動力,讓他在激勵中學會進步,通過正確、合理的競爭方式趕上其他小朋友,這才是正確的方法!

第二節“狀元”之路千百條

就要到報考大學的階段了,王強一家人都開始了緊張地商量。爸爸說:“王強,你去報那個醫科大吧,你爺爺當年就是醫生,他一直想讓你繼承這個事業!”

還沒等王強表態,這個時候,媽媽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報醫學幹什麼?每天見血動刀的多不好啊!王強,聽媽媽的,報法律吧!將來做個大律師,不僅掙錢多,工作也不是那麼辛苦啊!”

這個時候,王強終於有了說話的機會:“爸媽,我今年都十八了,求你們讓我自己決定上哪個專業成麼?我想好了,我要報考計算機專業!我想在計算機方麵做點成績出來。”

爸爸媽媽聽到王強的話,當即一起反對:“不行!這怎麼可以!孩子!我們不同意學計算機!那個多沒有前途,將來畢業隻能給別人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