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我有自己的理想與愛好”——理想和愛好:我選擇,我快樂(2)(3 / 3)

家長限製孩子興趣愛好的做法,在所有孩子的眼裏都是一件讓人極為反感的事。孩子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也許孩子的興趣愛好,在別人的眼裏看起來是那麼的不可思議,或是那麼的微不足道,但是對青少年自己而言,卻是他的最愛,是他的精神支柱。這種興趣愛好影響著每一個孩子的思想,占據著他們的生活,有的孩子甚至將這種愛好視為生活的重點。所以我們完全應該理解那些為了捍衛自己的興趣愛好而過激、衝動的青少年。如果某件事情愛好是孩子的最愛,那麼他們去努力的捍衛它,這是無可厚非的。

試想,終日麵對無休止的指令和一項項自己沒有興趣的目標,孩子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能茁壯成長嗎?即使不會“崩潰”,恐也很難大有作為。一位教育學家說得好:“隻有充分發展孩子們的天性,才能培養出孩子們大膽創新、勇敢質疑的頭腦。如果一心一意要培養順從聽話的‘乖’寶寶,就不要夢想培育出獨立自主的優秀人才。”

另外,一些孩子會由於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或是覺得家長對自己的期望值過高讓自己不堪重負,才會和家長在興趣愛好上較勁。其實還有一些青少年可能是因為其他一些外在的因素,而維護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孩子想踢足球,不是因為他喜歡足球這項運動,而是因為他喜歡上了某位足球明星,覺得那個明星特別帥,等等。孩子的心理是“誰敢罵我的偶像,就是跟我過不去!”

因此,當孩子對某些活動表現出強烈的興趣時,父母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地讓他放棄。與孩子溝通時,家長應注意:

1.善於發現孩子的出眾之處

有些孩子天生就是“偏”才、“怪”才,如果家長硬逼自己的孩子成全才,那孩子的“偏”才和“怪”才就會在無聲無息中被扼殺,最後孩子隻能成為庸才。所以,父母在溝通中應該敏銳地發現孩子潛在的特殊興趣愛好和某些方麵的天賦,用心去發掘、培養,使孩子在自己擅長的方麵達到一定高度。這無論對孩子今後的事業發展還是對孩子本身的性格養成都是十分有益的。

2.尊重孩子的決定

孩子到了初中階段、高中階段,他們已有很強的思維能力和辨析能力,他們最清楚自己該做什麼,擅長什麼。當孩子麵臨決定未來的選擇時,父母應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孩子的未來最好讓孩子決定。

3.理解、肯定、鼓勵孩子的興趣愛好

孩子有自己的興趣愛好,這其實是一件好事,哪個家長都不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是一個毫無情趣的書呆子。所以為了保護孩子的愛好,父母應該對孩子加以鼓勵。這樣可以使孩子的興趣愛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而且說不定可以在這些方麵能獲得意外的成功呢!同時,當一個孩子不能按父母設定的目標走下去的時候,他的內心非常矛盾,這時父母要多開導孩子,幫助孩子選擇另一條適合孩子自己的道路。鼓勵孩子,讓孩子明白成才的道路不止一條。

4.適當培養,不要強迫

家長在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時不要急於求成。可以和孩子商討學習培養的計劃,引導孩子循序漸進地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但也千萬不要把孩子的興趣愛好當成作業每天強迫孩子“修習”,這樣做隻會讓孩子對自己的愛好慢慢失去興趣,所以一定要注意這點。

5.把握好孩子的作息時間

家長在培養、發展孩子的興趣愛好的過程中,要注意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時間,學習時間、發展興趣愛好的時間要適當分配,孩子本身的意見同樣可以作為參考。需要注意的是,平常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態度要端正,不能因為自己是父母、是長輩就無視孩子的興趣愛好,或是逼迫孩子按自己的所謂“合理規劃”來生活。這樣做必定會引發孩子激烈的反抗。

這段時間,我和孩子總有那麼多的矛盾,現在才明白,原來是我不尊重他的興趣愛好造成的。看了一些專家的分析後,現在我明白該怎麼做了。首先我應該拋棄自己的武斷與大人的傲慢,正視孩子的興趣愛好,然後再和孩子進行交流,發現問題的所在,找到適當的解決辦法。對於合理、高雅的興趣愛好,我和他爸爸就應該盡量支持!對於小勇想踢足球這件事,現在我想明白了,這不是壞事,說不定,將來他還能成為中國的“羅納爾多”呢!

第四節我又有別的愛好了

一天,娜娜興高采烈地跑回家告訴媽媽自己要學舞蹈,以後要當一名舞蹈演員,登台表演,讓台下觀眾全都為了自己的舞姿而鼓掌。父母對娜娜找到奮鬥的目標感到非常高興,為此全家還慶祝了一番。可是加入學校的舞蹈隊還沒兩天,娜娜就覺得練舞太辛苦了,總是摔跟頭,還是拉小提琴比較時髦,於是就改學小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