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陽光燦爛的日子”——青春期,我需要理解和支持(2)(3 / 3)

前幾天學校開了家長會,會後又單對青春期女孩子的生理反應開了一個小會,老師告訴我們,不要對這種問題藏藏掖掖。現在我才想到,在這件事上,我做得並不好。其實,月經對於女孩子來說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是再普通不過的了,所以,我沒有必要藏著它,遮著它,讓孩子自己苦苦地背負著疼痛和擔心。一回家,我不等孩子求援,就會給她最全麵、最專業的解答!

第五節遺精了,難道我要死了麼

初中二年級的亮亮平時很懂事,學習也很用功,很討大人的喜愛,可是最近亮亮平靜的世界突然發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

一天夜裏,亮亮突然從夢裏驚醒,醒來之後發現自己短褲濕了一片,在這之前,誰也沒有告訴亮亮這是什麼情況,該怎麼辦,亮亮一下子蒙住了。但是,有一點亮亮明白,這是男人自己的事,隻能靠自己解決。自此以後,遺精帶來的恐懼使亮亮成天擔驚受怕,亮亮以為自己是得了什麼病,或者是自己的身體發育出現了問題。從那以後,他每天晚上都睡不著覺,白天上課無精打采,臉色蒼白,記憶力銳減,學習成績迅速下降。

亮亮在自己的日記裏,寫出了自己的擔心:“我是不是得病了?我自己的這種毛病會不會使自己過早地死掉?或者是會影響到以後的生活?完了,完了,我該怎麼辦啊?誰能幫幫我啊?”從此,亮亮再也無法安然入睡,屢屢從噩夢中驚醒。

大多數男孩在發生第一次遺精後,都會變得惶恐、緊張,一是不明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懷疑自己身體出了問題,再一個就是怕被家長知道,會遭到家長的責備。亮亮就是如此,麵對遺精不知該如何是好,這才使心裏蒙上了一層陰影。

遺精通常會給處在青春期的男孩帶來苦惱、困惑、羞愧、恐懼、不安,甚至很深的罪惡感,這其中的原因是和遺精發生的方式有很大關係。男孩遺精不像女孩月經發生的那樣單純,遺精的發生一般都含有性色彩比較強的心理活動。當然,這種心理活動,常常是在男孩子無法控製的情況下發生的,尤其是第一次遺精,絕大多數男孩子都是從睡夢中醒來以後發現的,而且做的夢差不多都與性有關。一些男孩對遺精有不正確的認識和心理反應,這往往引起不良的心態而影響其情緒和健康,甚至產生嚴重後果。

孩子對遺精的恐懼心理,一部分是由於父母之前沒有進行教育。其實,早在孩子剛遺精時,父母就應當及時發現,然後告訴孩子,其實遺精是男孩子青春期的生理發育到一定程度後正常的自然現象。遺精並不是男孩子胡思亂想就能想出來的。到了青春期,他不想,也會發生,沒到青春期,不管他怎麼想,也是不會發生的;也就是說,遺精不是人的意識所能控製的。

但是,有些家長卻不這麼看,他們會對孩子的遺精現象橫加指責。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父母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了解:人的一生要經曆生長、發育、成熟、衰老的各個身體變化時期。青少年的第一次遺精,標誌著生理發育逐漸成熟。男孩到了10歲左右,就開始邁進人生一個重要的階段──青春發育期,進入這個青春發育期後,男孩子時常在無性意識的情況下遺精。遺精常常發生在晚上做夢的時候,所以也稱為“夢遺”。

但是,如果孩子的遺精現象頻繁,那麼,這就要引起父母的注意了。

(一)導致孩子過頻遺精的因素

一般來說,過頻的遺精現象,可能是以下幾個因素造成的:

1.精神因素

這主要是指男孩子性的要求過分強烈、不能克製,特別是在睡眠前“思淫”引起性興奮,長時間使大腦處於興奮狀態而造成遺精。

2.體質虛弱

如果孩子各髒器的功能不夠健全,如大腦皮層功能不全,也會發生遺精。

3.局部病變

如果孩子的性器官或泌尿係統的局部病變,如包莖、包皮過長、尿道炎、前列腺炎等,這些病變可以刺激性器官而發生遺精。

(二)父母的對策

1.讓孩子了解青春期的知識

父母要結合孩子生理發育的具體情況,適當地進行較為深入的青春期知識內容的教育,幫助孩子認識男女第二性征的表現及差異,向孩子介紹兩性生殖器官的構造及作用等。作為父母,有責任、有義務對孩子傳授係統的性知識,讓孩子認識性、了解性,要因勢利導,針對孩子的生理變化,幫助孩子重新認識自己,容納自己。

2.培養對性的科學態度

父母要在向孩子傳授青春期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孩子對性的科學態度,讓孩子明白遺精和其他第二性征的出現是自然的現象,是每個男子漢成長都必須經曆的,是自己健康、正常的標誌,而絕不是什麼可恥、肮髒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