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青澀小男生,成熟大男人(2 / 3)

犯了錯,不能消極回避,要直麵錯誤,敢於承認,並且承擔責任,做一個負責的男人。犯錯能夠檢驗做人的勇氣。一個人隻有直麵自己的錯誤,而不是推搪敷衍,才算是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通往成功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隻有敢於正視自己的錯誤,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確保一生通途。

別人為我們指出錯誤,或者自己發現了自己的錯誤,我們就要及時找出犯錯的原因,吸取教訓,不讓同一個錯誤再次發生甚至是多次發生。

吸取了教訓,獲得了經驗,自己在解決了問題的同時還獲得了能力上的提升,獲得了成功的智慧,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才會少走彎路。

錯誤既然不可避免,那犯了錯就不能太苛責自己,更不能一味地活在過去,活在失敗或者錯誤的陰影裏,要向前看,要看到好的一麵。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吃一塹,長一智。犯了錯會讓我們獲得教訓,收獲經驗,隻是同樣的錯誤不要再犯第二次。

承認錯誤並不是丟麵子的事。遇到生活中的小事,低頭認錯會被他人諒解,倘若出現了學術上的錯誤,勇於認錯會得到人們的尊敬。尤其是那些大人物在公共場合公開承認自己的錯誤,比如貴為天子的漢武帝劉徹,就曾經向天下頒布自己的《罪己詔》,對自己一生所犯的過錯進行總結,並向因此而影響生活和生存的眾人道歉。曆史上對此有很高的評價,盡管他已經犯下了錯誤。同樣道理,近代發動戰爭的法西斯,對世界人民尤其是亞洲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同樣的罪行,德國的認錯態度就得到了世人尤其是被侵略國家的諒解和尊重,而日本拒不認錯卻招致了更多人的反感。

22歲以後,男人開始投身於自己的事業之中,這個時候尤其不能害怕犯錯,畏首畏尾可能保證你不犯錯誤,但是卻無法保證你獲得成功。有了錯誤要敢於正視,敢於承認,拒不認錯可能會讓你保留暫時的麵子和心理的平衡,但是卻不會給你帶來任何收獲。

要成功,必須首先了解自己。要了解自己,不但要了解自己的優點,還要找到自身的不足。這個世界上,人人都渴望成功,但是真正成功的人卻是少數,倒是那些失敗者比比皆是。甚至有很多人失意一生,而這些人之所以如此失意,就在於他們總是把失敗歸咎於客觀原因,從不在自己身上尋找原因,他們認識不到自己的不足,隻憑一腔熱血,依靠蠻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標,而這顯然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

兵法上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果連自己都不了解,怎麼能打勝仗呢?

巴西聯邦共和國第一位工人出身的總統盧拉,他的“仕途”非常坎坷。

從1988年起,盧拉就開始參加競選巴西總統。但是,由於當時他缺乏係統的領導思想,對於如何改變巴西經濟、控製持續不斷的通貨膨脹等沒有準確的認識,因此在第二輪投票中失利。失利之後不久,盧拉就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就在勞工黨內成立了公民權利研究所,聘請全國著名學者專家講課,為自己和黨員提供學習和研究的機會。

盧拉又在1994年和1998年兩次參加巴西總統競選。不過,新的變革讓他沒有完全跟上形勢,競選又告失敗。盡管連續三次競選總統均告失敗,盧拉並沒有選擇放棄。他深刻地反省了自己,並積極尋找自身的不足。盧拉走遍全國,實地考察和了解社會,為競選總統和執政做準備。

為了贏得2002年大選,盧拉做了許多努力。作為巴西眾多窮人的希望,往日的盧拉一貫以工人的形象出現,其政見也被對手批評為過於偏激。這次盧拉已經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他向英國工黨學習,將自己包裝成一名“巴西的布萊爾”,改變了以往的“激進工人領袖”的形象。

不過,盧拉更重要的改變還是體現在政見方麵。他研究當時國內國際的政治氣候和潮流,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從激進**變成溫和**。針對選民求變但怕亂的心理,盧拉提出了“和平與愛心”的競選口號以重塑形象、改變主張,變成了求變又求穩的務實**。他的改變贏得了選民的心,最終競選成為巴西的總統。

盧拉的成功,在於他每次失敗後,都能認真地反思,找到自身的不足,認真學習補救,最終完善了自己,順應了潮流,競選成功。

蘇格拉底認為:自知自己無知是大智。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不僅能夠看到自己的長處,更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因此,他能夠揚長避短,從而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相反,一個不自知的人,可能隻看到自己的長處,也可能隻看到自己的短處,抑或是會將自己的長處誇大,將自己的短處忽略。隻看到自己長處的人可能會有一番作為,但是難免會陰溝裏翻船;隻看到自己短處的人很難有一番作為,因為發現自己一無是處後便不會再有自信,但是這樣的人卻不至於犯無法挽回的錯誤,倒是那些放大自己長處、忽略自己不足的人,往往會失意一生。

年輕人往往容易陷入這個泥淖,自信有餘,但能力不足。不過這並不可怕,因為能力可以培養,可怕的是由自信變為自負,明明能力不足卻還認為自己無所不能,認為自己天下第一。這個社會有太多這樣的不自知者,他們認為自己是“英雄無用武之地”,認為這個社會埋沒人才,憤世嫉俗到了極點。倘若是真的恃才傲物也就罷了,讓別人無法接受、也讓他自身不得誌的是一味“傲物”卻根本無才,看不到自身的不足便認為自己沒有不足。如此這番,還談什麼成就,還扯什麼成功!

社會發展到今天,人們麵臨著各種各樣的壓力。尤其是年輕人,更是麵臨就業的壓力。很多年輕人感歎就業難,其實社會上有好多地方需要大量的人。到底就業是難還是不難,先來看一下很多年輕人的想法吧:“我是名牌高校的本科生,才不做那些專科生都能做得了的事呢!”“我是正經八百的碩士,怎麼可以跟那些本科生掙一樣多的錢?”……對於有這樣一種心態的年輕人而言,就業的確很難。但是,這些年輕人是否想過,他們是否具備突出的才能?不然,用人單位為何要花更多的錢去聘請一個碩士來做一項由本科生或專科生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呢?由此可見,不是就業難,而是自己的要求太高,或者說是眼高手低,也就是說他們根本看不起那些小事,不願意在一些平凡的崗位上踏實工作,因為,在他們看來,做這些小事是很沒有出息的。

一個天之驕子,怎麼可以做那些雜七雜八的細碎事情呢?殊不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理論知識學得再好,也不如那些理論知識稍遜一籌但是有多年實踐經驗的人做工作做得好。雄心勃勃的年輕人滿懷壯誌,在他們看來,隻要走出校門,他們就必定能成就一番大事業,因此,在找工作時總盯著那些大公司、好公司,對於工作任務也總是“挑大棄小”。在他們看來,隻有做大事才可以顯示出自己的能力,而做小事不僅浪費時間,還顯示出自己的無能。但是事實上,很多公司的高級主管曾反映,如今這些剛畢業的年輕人,一到單位後,往往是小事不好好做,大事又做不好。這是可以想象得出來的,生活中哪有那麼多天才,沒有時間和實踐的磨煉,怎麼可能有真知呢?一個走路都不穩的人,怎麼能夠期待跑起來跑得快呢?連小事情都處理不好的人,怎麼可能把大事情處理好呢?

喬恩大學畢業了,他如願以償地進入了全美最大的現金出納機公司工作。但是他被安排做該公司的電話遠端支持人員。具體工作就是別人在買了現金出納機後,在使用時如果有疑惑就打電話谘詢,他也就是負責接電話的電話排障員。這也是這個大公司裏小得不能再小的工作。

一個豪情壯誌的畢業生,做這樣在很多人看來沒有意義的工作,難免會失去原本的激情。然而,幾個月過去了,喬恩始終做得認真而不減熱忱。

電話排障員現場接觸儀器的機會的確不多,但是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排障員卻又必須對儀器有相當深入的了解,因此,這個工作其實有相當高的要求。但是,很多電話排障員因為一天八小時都是坐在電話椅上等待電話的,因此,他們對於儀器的處理還隻是停留在學校所學的知識以及公司發的故障解除手冊上的解決辦法。但是這些畢竟不全麵,因此總還是會有不少問題無法得到實際有效地解決。

不少人都意識到了這一點,但是沒有人想去改變它。以電話排障員那最底層的職位和微薄的薪水,隻需認真按照公司發放的手冊工作就已經不錯了。

但是,喬恩發現了這個問題後卻開始行動了。他決心尋求解決那些疑問的方法。從此,他找來很多相關的書籍,每天下班後,喬恩都會留下來細細研讀,總結在每一個細節中可能會出現的任何問題。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他就對現金出納機有了極為詳細的了解。即使感覺到了自己的進步,他也並未停留,而是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地學習新的東西。時間長了,用戶都願意把電話打給他。因為在喬恩那裏,用戶們的困難總能得到實際有效的解決。

很快,喬恩就在用戶中出了名。大家爭相傳誦,每當打進電話後,客戶都要求總機把電話轉到喬恩的分機上。從此,喬恩的分機幾乎沒有空閑的時候,而其他的排障員卻一天都沒有幾個電話打進來。不久,這種現象被公司的總經理發現了,於是,他抽時間以一個客戶的身份向喬恩谘詢問題。總經理谘詢的問題當然是難上加難的,但是,這個難度很大的問題也毫不例外地讓喬恩給解決了,並且,總經理還發現喬恩的服務態度特別好。總經理感到驚訝了:一個小小的電話排障員,居然能夠掌握如此多技術上的知識,連那些做了多年的技術人員都要被他比下去了。

到年底的時候,技術部經理空缺,總經理找到喬恩,問他是否願意到技術開發部工作,喬恩表示願意。於是,幾天後,喬恩就在自己的電話桌上發現了調換工作部門的通知書。

其實,無論是做什麼工作,最明智的選擇就是踏踏實實地將其做到最好,要相信,付出總會有收獲。總有不少人對眼前的工作不滿意,想調換工作,想被老板委以重任,卻對自己的本職工作不屑一顧。對於這樣的人,就算機會來了,也輪不到他。

很多年輕人就是看不到這一點:自己將來的晉升是建立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的,哪怕本職工作瑣碎煩冗。也許,你當前的工作職位不高、分量不重,但是通過認真對待它,你的某些能力和優點將會被人發覺,相反,倘若你因輕視它而沒有做好它,是否可以想到別人會如何說?眾人肯定會異口同聲地說:“連這麼簡單的工作都做不好,他還能做什麼呢?”留給了別人這樣的印象後,即使某一天機會來了,誰會放心把它交給你呢?倘若你熱愛自己的工作,即使它很不起眼,很瑣碎,你也一樣認真對待,那麼,任何人都無法阻礙你前進的步伐。

機會往往蘊藏在這些極其平凡的細節中。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差別就在於,前者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每一件事情,一個細微之處都不會放過,而後者卻把很多時間浪費在了抱怨上,踏實的人都向前邁了好幾步了,他還沉浸在抱怨之中。

另外,在判斷一份工作是否有前途時,我們必須要擺脫世俗的眼光。不少工作,在一些外行人看來稀鬆平常,但是並不能說明這工作就沒有前途。因為外行人是不能認清這份工作背後所能獲得的東西。從事一份工作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好的機會,有更好的發展。而發展的機會很可能就藏在那些不起眼的職位裏。

倘若你現在還認為你的工作微不足道,並因此產生不了熱情,那就請你馬上改變想法吧。全力以赴、盡職盡責地做好每一件小事,會有助於你對大事的把握。

有人會說:“如果一個人總是被一些小事糾纏,從而忽略了那些重要的事情,那麼,他還怎麼能夠全身心地去追求自己整個職業生涯中的宏偉計劃呢?”其實,大可不必有此顧慮,因為生活中的大事是依靠很多小事而存在的,隻有像對待重要的事情一樣以同等效率來處理那些小事,才能為處理大事鋪好路。

美德是什麼?美德應是一個人操守言行的總和,是人格素養的標尺。美德似碑,默然聳立,感召他人;美德像冰,高潔無瑕,淨化靈魂;美德如溪,潤物無聲,灌溉心田。無論在哪個國家,哪個時代,德行永遠是至高無上的操守,在生活中實踐美德是人類永恒的追求。

形容一個人最好的詞語就是“德才兼備”。因而,要走向成功,需要培養美德,以德立身,以德服人,這是一個成功者必須確立的內在標準。不具備美德,成功便無從談起,失敗將是必然的結果。

古往今來,崇尚和樹立美德不僅成為曆代仁人賢士的畢生追求,而且成為成功的根本。漠視和摒棄美德,甚而缺乏美德,其結果如同花朵缺少陽光雨露一樣,人的心靈就會出現荒漠,繼而導致道德滑坡、愚昧滋生、心理扭曲,後果無疑是可怕的。

美德的樹立和養成,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是一個人心理、修養、品質和性格的綜合反映,這就決定了它有賴於長期的修煉培養、艱苦的磨礪教化以及自覺的身體力行。作為人格的流露和外現,美德不容刻意裝飾,必須建立在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基礎之上。

人是社會的人,要成功,就需要得到別人的幫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道,就是美德、道德,有道德、有美德的人就像一塊磁鐵,能把有能力的人吸引到自己身邊,為己所用,鑄就成功。古人講為帥要有五德:即勇、毅、仁、智、信,這五德缺一不可。具有這五德,便具有了強大的人格感召力和征服力,讓人折服,為帥才能一呼百應,上下一心,百戰百勝。同樣,若你具有美德,便如同陽光一般燦爛,不但能夠照亮自己,還能夠照亮他人,散發出無窮的魅力,若你想集合眾人的力量幹大事業,必須堅持培養美德。

沒有出道前的劉備,無權無勢,靠編草席為生,但是他並不是一無所有,他有的便是崇高的美德,正因為此,他得到了關羽、張飛和諸葛亮的幫助,患難與共,後來還得到了趙雲等眾虎將謀士的相助,建立了蜀國,開創了三國鼎立的局麵,千古流傳。

富蘭克林是美國著名的民主主義者、科學家,一生受到人們的愛戴和尊敬。但是,富蘭克林早年的性格卻非常乖張,無法與人合作,做事處處碰壁,空負一身才能卻無用武之地。富蘭克林痛定思痛,在失敗中總結經驗,為自己製定了13條行為準則:

——正義:不做任何傷害或忽略他人利益之事。

——真誠:不做虛偽欺詐之事。做事要以誠摯、正義為出發點,若要表達見解,則必須有根據。

——謙遜:以耶穌和蘇格拉底為榜樣。

——勤奮:珍惜時間,永遠隻做有意義的事,堅決不去做毫無意義的事,對自己人生目標的追求永不間斷。

——節製:食不過飽,飲不過量,不因飲酒而誤事。

——節約:除非對別人或自己有特殊的好處,否則不亂花錢。

——緘默:講話要利人利己,避免長篇大論。

——秩序:把所有的日常用品都整理得井井有條,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排出時間表,辦公桌上永遠都不零亂。

——決斷:決心履行你要做的事,必須準確無誤地履行你所下定的決心,任何情況下都不改變初衷。

——克製:避免極端的態度,克製對別人的怨恨情緒,尤其要克製衝動。

——清潔:身體、服飾和習慣不可不潔。

——鎮靜:遇事不可慌亂,不管是普通的瑣碎小事還是不可避免的突發事件。

——貞潔:行房事是為了健康和後嗣,不可做到無味、衰弱或有損你本人或他人的安寧和名譽。

富蘭克林嚴格地執行著他的13條行為準則,可以說,富蘭克林的這13條行為準則就是美德的標準之一,所以他做人做事無不彰顯美德,並最終走上了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