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開心極了,這麼多寶石可以賣多少錢啊!不過轉念間,商人又沮喪起來,他後悔昨晚沒有多揀幾顆石子,多揀幾顆,就會得到更多的寶石!於是商人就這樣懊惱了一路,之前的快樂也消失不見了。
一個容易滿足的人,所獲得的快樂會多得多。當商人發現石子是寶石時,他獲得了快樂,但當他開始痛悔昨天晚上沒有多撿幾顆石子時,快樂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快樂其實很簡單,它永遠屬於知足的人,而不屬於貪得無厭的人。
人之所以感到痛苦,原因之一就是永不知足,索求太多已經足夠甚至是一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因為自己的內心填不滿、放不下,我們才時常感覺活得太累。當你真正放下了後,你才發覺所有的苦惱也都被你放下了,你又如原來一樣輕鬆快樂。
有一個人,他窮得連一張床都沒有,每天晚上都隻能在一張長凳上睡覺。一天晚上,窮人自言自語地說:“如果哪天我發了財,決不像那些可惡的富人一樣做吝嗇鬼……”
這時候,窮人身邊出現了一個魔鬼,魔鬼說道:“我聽見了你的願望,我可以讓你發財。”說完魔鬼就從衣服裏掏出了一個魔力錢袋。魔鬼說:“這錢袋裏永遠有一枚金幣,是拿不完的。但是,你要記住,隻有當你把錢袋扔掉時,才可以開始使用那些金幣。所以在你覺得金幣拿夠了的時候,就把錢袋扔掉。”
說完,魔鬼就不見了,而窮人的身邊真的出現了一個錢袋,裏麵裝著一枚金幣。窮人把那枚金幣拿了出來,再伸手進去拿,裏麵又有一枚。於是,窮人不斷地往外拿金幣。整整一個晚上,窮人都在不停地往外拿金幣。第二天金幣已有一大堆了。他想:這些錢已經夠我用一輩子了。
這時他很餓,很想去買麵包吃。但是在他花錢以前,他知道必須扔掉那個錢袋,於是,他便拎著錢袋向河邊走去,但是當他扔掉錢袋後,覺得很舍不得,於是又掉頭回去把錢袋拿了回來。他又繼續從錢袋裏往外拿錢。就這樣,每次當他想把錢袋扔掉的時候,他就總覺得錢還不夠多。
三天過去了,他旁邊的金幣越來越多,以至於完全可以去買吃的、買房子、買最豪華的車子。可是,他總是對自己說:“還是等錢再多一些才好。”
一連五天,他不吃不喝拚命地拿錢,金幣已經快堆滿一屋子了,但是,他仍然舍不得放棄那個錢袋。他虛弱地說:“我不能把錢袋扔掉,金幣還在源源不斷地湧出來啊!”
最後,他終於因為又累又餓,死在了自己的長凳上,旁邊堆放著滿屋子的金幣。
我們一心隻希望擁有得越多越好,爬得越高越好,到頭來,我們的心靈卻無法得到休息。貪婪是一種誘惑,讓我們不知疲倦地爬向那沒有止境的深淵。
活得太累的人,隻知道一個勁地朝前走,而不知道停下腳步歇息,觀賞沿途的風景。生活是個過程,當我們回首一路走來的路途,有的人的回憶裏不但有一生的收獲,更有那些鮮活的畫麵、美好的風景,而有的人卻隻有花費他畢生時間換來的唯一的果實。索求有度,丟掉那些不值得你帶上的包袱,輕鬆上路,你的人生旅途會更加愉快。
3.舍棄有時反而是一種獲得
枯葉舍棄樹幹,是為了期待春天的蔥蘢;河流舍棄平坦,是為了回歸大海的懷抱;蠟燭舍棄完美的軀體,是為了帶給世界光明;心靈舍棄凡俗的喧囂,才能擁有一片寧靜。
要想得到永久的掌聲,就必須舍棄眼前的虛榮;要想得到小草的清香,就必須舍棄城市的舒適。舍棄了薔薇,還有玫瑰;舍棄了小溪,還有大江;舍棄了一棵樹,還有整片森林;舍棄了馳騁原野的不羈,還有策馬徐行的自得。舍棄並不是失去,有時候反而是一種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