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說:“想做的事情,立刻去做!”王傳福發現電池商機,放棄穩定的工作下海經商;王傳福看到節能前景廣大,果斷進軍汽車業。這些重大舉措都讓人認識到王傳福的膽量和見識。從中,我們也應該學習他這種立刻行動的果斷力。認準了,就義無反顧地堅持,早晚會有成功的那一天。
立刻行動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是不屈不撓的堅韌力,努力去打拚,不怕失敗和困難,一定會開辟出屬於自己的天地。
留戀現在,就是拋棄未來
【德魯克如是說】
從做出某項決策或行動的那一刻起,這項決策或行動就已經過時了。去修補常態沒有任何用處,因為常態已經成為昨天的現實。
——德魯克《成果管理》
【活學活用】
常常有這樣一個奇怪的規律:當我們自我感覺到非常成功時,失敗可能正在開始。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管理者,就應該忘記過去所得成就,像龍蝦那樣,自行脫掉外麵那層具有保護作用的硬殼,讓自己重新能夠自由活動。
1982年,劉永言、劉永行、陳育新(劉永美)、劉永好四兄弟一同辭去公職,來到川西農村創業,他們變賣手表、自行車等家產,籌集1000元人民幣資金,開始了艱苦的創業曆程。
1986年,時任國務委員、國家科委主任宋健在視察育新良種場時,題詞“中國經濟的振興寄希望於社會主義企業家”,於是,劉氏兄弟把育新良種場改名為四川新津希望飼料廠。1990年,希望集團初具規模,劉氏兄弟大膽調整產業,致力於飼料產品的研發和生產;1992年,希望集團注冊成立。1995年至1997年之間,在南方希望資產的基礎上,劉永好先生組建了四川新希望集團公司,在以後的約十年時間裏,新希望集團進行了大量的規範和創新,成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新希望集團從種植業、養殖業起步,曆盡艱辛,站穩腳跟,保證了企業持續發展,成為中國最有代表性的民營企業之一。1995年,新希望集團依靠先進的技術、過硬的產品質量、和創新型的營銷手段,使企業發展成為銷售收入達到20億的大型民營企業,它也成為中國飼料百強第一位,連續4年入圍中國企業500強。
但是,任何行業都有競爭,隨時可能冒出新企業搶占市場。好像在一夜之間,劉永好發現了數十家規模相當的飼料企業,這些企業直接衝擊著新希望在業內的領導地位,比如,湖南正虹與湘大、四川通威、江西振邦、廣東恒星、山東六合等,其中六合的規模甚至已經超過新希望。並且,飼料銷售的周期波動比較大,再擴大規模對企業也不利。那麼,新希望下一步該朝哪個方向發展呢?還在飼料業繼續鑽研,尋找新的市場,生產新的產品嗎?
劉永好沒有這樣做,他發現了一個更好的賺錢方法,劉永好準備多元化發展,以飼料產業為基礎,借助資本化的力量開展有限多元化,把將新希望集團打造成集飼料、金融、房地產、化工、乳業等為一體的多元化大型集團。
這樣就大大降低了企業風險,同時也讓企業有了更好更大的發展空間。於是,新希望在飼料產業方麵,收購了山東六合集團和北京千禧鶴,打造出一個覆蓋生豬養殖、飼料、獸藥、屠宰、加工、銷售的完整產業鏈。在金融產業方麵,新希望參與了民生銀行、民生人壽的發起籌建,同時還控股或參股福建聯華信托、金鷹基金、東方基金和上海銀行,形成了一個涵蓋銀行、信托、保險、基金等多個領域的金融大集團。在乳業方麵,新希望先後收購了安徽白帝、重慶天友、杭州雙峰等12家區域性乳業公司,成功打造出了西部乳業龍頭。在化工方麵,控股華融化工和甘肅新川化工,收購ST寶碩,打通銷售環節。
通過這樣一個係列的適度多元化發展戰略,大大降低了企業因為飼料波動較大而帶來的風險,完善了產業布局。
劉永好雖然在飼料行業已經做得很好,但在這個領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他沒有故步自封,躺在功勞簿上不做事情,而是重新尋找讓企業做大做強的方法,通過多元化,保證了企業穩步前進,開拓了企業更大的發展空間,保證了企業繼續健康發展。
企業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警惕,即便小有成績,那隻是暫時的,並且已經是過時的了,企業要前進,就應該為其注入新的動力。如果發現企業停步不前,那就應該琢磨著尋找市場,如果一個領域已經發展空間不大,就要尋找新的發展領域,總之,應該不斷地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