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企業經營中的問題診斷(2)(1 / 3)

他們看準這一市場,重新定位:“使中國的管理者、創業者能夠得到世界上最好的管理知識和管理工具。”擴大招收範圍,讓更多的學員能夠接受好的管理知識,這樣也能大大降低每個學員的學習費用。

出乎意料的成功,總是讓我們不敢去把握,想著自己已經擁有了很好的發展,不必去冒險,結果,正是這種一成不變的思維,導致企業與機遇失之交臂。用變化的眼光去看問題,隻有摒棄慣性的思維才有可能對意外事件做出理智而正確的判斷。往往意外的成功,究其內在原因,可能就有規律可循,就能把握其發展方向,這樣再做出決定,就不是冒險行動了。由此可見,一定要有敏銳的市場感覺。

同樣,意外的失敗也需要我們去研究,“失敗是成功之母”,隻有認識到自己的失誤,才能更好地走好下麵的路。但如果不能重視失敗,可能會走向下坡路。

德魯克本人早年在一家進出口公司當實習生,這家公司主要經營的業務是向印度出口掛鎖。這種掛鎖不是很牢固,用別針一挑就能夠打開,於是老板認真做了改進,結果反而滯銷了。另一家小的競爭對手注意到同樣的事情後,生產了兩類掛鎖,一種是樣子鎖,另一種是安全性更高的掛鎖,前者賣給農村的客人,後者賣給城裏人,他們成功了。

像這個進出口公司意外的失敗,雖然給企業帶去了一定的麻煩,但如果能找到直銷原因,發掘更好的產品設計方法,那麼,他們一定能發現新的銷售市場。比如,可能是產品或服務設計或營銷戰略不再符合現實狀況;也可能是客戶的價值和認識已經發生了改變,盡管他們仍然購買同一種“東西”,但他們實際所購買的是截然不同的“價值”;還可能是原來的同一市場或同一最終用途,現在分裂成了兩個或者更多的市場,而且每一個市場所要求的東西都完全不同了。總之,細細研究,定能找到失敗的原因,就可以避免以後走錯路,也能從中發現公司發展的新途徑。當然,許多失敗都是失誤,是貪婪、愚昧、盲目追求,或是設計與執行不得力的結果。但是如果經過精心設計、規劃及小心執行後,仍然失敗,那麼這種失敗常常反映了隱藏的變化,以及隨變化而來的機遇。

總之,留意意外成功和意外失敗,其中蘊含著機遇,當機遇閃現和來臨的時候,不失時機地、主動地捕捉它和駕馭它,定能取得更好的業績。

尋找適合自己的規模

【德魯克如是說】

規模不當是一種慢性的、虛弱的、消耗的而又很常見的疾病。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規模不當是可以治好的。但這種治療既不容易,又不愉快。

——德魯克《管理:使命、責任、實務》

【活學活用】

德魯克認為,規模不當的原因有時雖然不清楚,但其診斷卻是簡單的。其症狀是明顯而相同的。規模不當的企業中必然有一個(或極少數幾個)領域,活動、職能部門或工作不成比例得過於龐大。這個領域是如此的龐大,以致必須投入大量的努力和成本,使得企業不可能取得經濟成績和成果。無論企業生產出多少收益來,這個過於龐大的領域總是把這些收益吸收進去了還不夠。由於企業在大小、分量或複雜性方麵不成比例,以致無法取得任何成果。

秦池是山東省臨胞縣的一家酒場的白酒品牌,1990年3月成立,建立初期,它隻是山東無數個小酒廠中的一個,銷售範圍也隻局限於濰坊,每年產白酒的量僅有1萬多噸。為了謀求更好的發展,1993年,廠長姬長孔開始把目標鎖定沈陽。同時,秦池還采取多種營銷方式。比如,在電視台上密集投放廣告,並由當地技術監督部對秦池酒進行鑒定,還進行消費者免費品嚐活動……經過這一係列宣傳活動,秦池一下為眾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