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3章 揆度(2)(3 / 3)

衛莊公死後,桓公即位做了國君。公子州籲果然發動叛亂,殺死桓公,自立為國君。公子州籲的行為遭到了衛國人的譴責,他在大夫們麵前也沒有威信,隻有石碏大夫的兒子石厚與他臭味相投。石厚不聽父親的規勸,天天和州籲混在一起,兩人一起圖謀不軌。

一天,石厚為州籲出了一個主意:“我看宋國與鄭國是有仇恨的,宋殤公即位的時候,公子馮逃亡到鄭國,鄭國收留了他,還準備用武力送公子馮回宋國。為了這件事,宋殤公非常仇視鄭國。如果我們勸說宋國去攻打鄭國,我們再派兵支援他們,一來可以安定國內百姓,二來可以同諸侯國結好,豈不是一舉兩得嗎?不知你意下如何?”“好主意,好主意!”州籲歡喜得拍手大叫,立即派人去宋國商議。

宋國采納了衛國的建議,同意出兵討伐鄭國。州籲又說服了陳國、蔡國聯合出兵,共同包圍了鄭國的都城。鄭國人關閉城門,堅守不戰,宋國、衛國、陳國、蔡國的聯軍圍城五天,沒有攻下城池,隻好搶奪了一點麥子,各自回國了。州籲沒有達到目的,十分苦惱,整天失魂落魄的,連飯也吃不下。石厚也像喪家之犬,無著無落。

一天,州籲上朝議事,他的目光往大臣們的行列裏一掃,發現石碏不在。他忽然記起來,石碏早已告老還鄉了。州籲記起石碏,忽然萌生了一線希望,他馬上把石厚叫到跟前,說:“石厚,你的父親石碏可是深謀遠慮的老臣啊!為什麼不請他為咱們出點治國安邦的好主意呢?”石厚應承說:“那太容易了,我現在就去找他。”說完,就駕著馬車啟程了。

石碏望見兒子慌慌張張跑回家來,就猜透了幾分用意。他沒等石厚開口,就笑吟吟地對他說:“我想你和州籲是遇上了麻煩,我這裏已經替你們想好了一個主意,正想告訴你。”“多謝父親,望父親明示,兒終生不忘!”石厚喜上眉梢,樂得合不攏嘴。“我兒不必如此,”石碏板起麵孔說,“國家的事情要緊,我倒不是單為你們兩人。快去告訴州籲,先去陳國拜見陳桓公,他是衛國的朋友,一定會接待州籲的。然後再請他幫助你們去朝見周天子,如果受到周天子的承認,你們就獲得了合法地位,君主的權勢也就鞏固了。去吧,周天子很信任陳桓公,有他的引薦,事情不難成功。”

州籲得到石厚帶回的消息,樂得手舞足蹈。他與石厚連夜趕到陳國,先向陳桓公奉獻了珠玉、寶器,然後就提出拜見周天子。陳桓公按禮節接待了州籲和石厚,用美味佳肴款待他們,然後從懷中掏出一份信劄,慢騰騰地說:“請你們二位聽著,現在我就來答複你們的請求。”他展開信劄,一字一頓地念道:“衛國老臣石碏敬啟陳君桓公:衛國蒙受災難,公子州籲等誅殺國君,自立為主,實乃罪魁禍首,臣請陳君代衛國除害安邦,務將州籲及石厚立即格殺不留,此衛國之萬幸,天子之萬幸。”州籲聽了這話,如同悶雷擊頂,癱倒在地。埋伏在左右的武士將州籲和石厚捆綁起來,交給刀斧手,立即砍下首級。

原來,老臣石碏決心除掉州籲和石厚,為衛國鏟除禍害,就施用了一個“借刀殺人”的計謀,背地裏派人說服陳桓公,請他幫助衛國殺掉州籲和石厚。衛國的大夫和百姓聽說石碏用計殺死了自己的逆子,為國立功,都讚揚他說:“不愧是國家的忠良,能夠做到大義滅親,真是朝廷的好大夫啊!”

智慧金言

當兒子大逆不道、助紂為虐時,石碏為了國家和百姓,殺死了自己的兒子,這實在需要一種勇氣,需要一種精神。這是一種什麼精神呢?就是當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發生衝突時,永遠是“社稷重於親戚”。聯想到當今的某些領導幹部,為了替子女撈好處,不惜違法亂紀,坑害國家。他們與大義滅親的石碏比起來,是多麼渺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