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問管子說:“代國的特產都有哪些呢?”管子回答說:“代國盛產銀狐皮,您可以高價收購。”管子接著說:“銀狐皮適應陰陽的變化,六個月才出現一次。您高價收購,代國人忘記它難以求得,隻顧高價出售,必定爭相捕獵。於是齊國不必拿出金錢,代國百姓必定放棄生產而到山林裏捕獵銀狐。離枝國聽說後,必定侵犯代國北方。離枝侵犯代國北方,代國必定歸順齊國。您借此機會派人運載金錢到代國去。”桓公說:“好。”當即命令中大夫王師北率人將金錢運載到代穀,求購銀狐皮。代王聽說後,告訴宰相說:“代國之所以比離枝國弱小,就是因為沒有金錢。現在齊國用金錢購買銀狐皮,是代國的福事。你趕緊命令百姓求得銀狐皮換取齊國的錢幣,我將用它招致離枝的百姓。”代國人果然放棄農業,居處山林之中捕狐求皮,結果兩年也弄不到一張銀狐皮。離枝聽說後,便侵犯代國北方,代王得知後十分恐慌,便率領士卒退守代穀。離枝隨即侵入代國北方,代王率領士兵甘願歸順齊國。齊國沒花一分錢,隻是通使三年,就使代國臣服了。
桓公問管子說:“我想知道控製衡山國的辦法,該怎麼做呢?”管子回答說:“您可以派人高價收購衡山國的器械,再進行轉賣,燕國、代國必定跟著您購買,秦國、趙國聽說後必定與您爭相收購,這樣衡山國的器械價格必定漲一倍。天下各國紛紛爭購,衡山國器械的價格必定上漲十倍以上。”桓公回答說:“好。”當即派人到衡山國購買器械,不敢壓低價格。十個月之後,燕、代兩國聽說此訊,果然派人到衡山國購買器械。自此三個月之後,秦國聽說此訊,果然也派人到衡山國購買器械。衡山國君主告訴宰相說:“天下各國爭相購買我國的器械,下令價格上漲二十倍以上。”衡山國的百姓放棄了農業,而研究製造器械的技巧。齊桓公隨即命隰朋通過水路從趙國購買糧食,趙國糧價十五錢一石,而隰朋以五十錢收購,天下各國聽說後,都將糧食運到齊國出售。齊國用十七個月收購器械,用五個月收購糧食,然後立即封閉了關卡,不與衡山國往來,燕國、代國、秦國和趙國紛紛召回了使者。衡山器械賣光了,魯國割占了衡山國南部,齊國割占了衡山國北部。衡山國自量沒有器械應付兩個敵國,於是隻好拱手把國土獻給了齊國。
活學活用
兵法雲: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比喻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事實上卻另有企較。這裏的明修棧道,實際上就是一種“障眼法”,故意讓對方被自己製造的假象迷惑,以產生有益於自己的錯誤判斷。
善戰者,不戰而屈人之兵。管子運籌帷幄,常在經濟方麵給對手製造一些假象,誘使對方的決策者做出錯誤判斷,無形中就將周邊小國輕易收服。《輕重》篇中就有很多類似的故事。